五指收拢齐发力 奏响廉歌漾栗乡
文章字数:6644
2015年以来,镇安县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扛起党风廉政建设这尊重鼎,细化了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从思想上“排毒”、作风上“清毒”、组织上“刮毒”,持续深化“三转”,聚焦主业主责,让遵规守纪入脑入心、使监督执纪有力有为,一系列动作、一项项举措、一套套“组合拳”正自上而下在栗乡大地全面铺开,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着历史,成为近年来镇安反腐倡廉活动中一帧帧宝贵的历史见证。
弹好“前奏曲”扎紧制度篱笆“墙”
“制度先行,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逻辑起点,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还要常态化推进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让每个党员干部从骨子里崇尚廉洁。”商洛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波说。
按照这一思路,镇安县认真梳理事务、权力、制度“三项清单”,启动制度廉洁性评估和骨干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编制廉政风险防控指引,对科级以上、关键岗位和新入职的人员进行廉政谈话;成立12个监督专责小组,对重点项目、民生资金实行“嵌入式”监督;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廉政教育日活动,常态化推进廉政教育……
注重宣教引领。镇安县委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宣传教育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体部署,将两项党内法规列入县委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主要内容。坚持用好用活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阅读《案例选编》等活动,现身说法,以案释纪,唤醒党员干部的党纪党规意识。邀请省纪委专家为40名县级领导、82名党政“一把手”作了“两项法规”专题讲座;推行党政“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制度,全县40名县级领导、106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联系分管片区干部讲了廉政党课;镇村机构改革结束后,县纪委及时开展了“送廉政、送纪律、送业务”下基层活动,集中对全县15个镇办纪委书记、纪检干部和154个村(社区)支部书记、监委会主任共340余人进行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培训;积极推进文家烈士陵园、镇安看守所和云镇中小企业孵化园三个廉政教育基地建设;认真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向所有县级领导、科级干部和村两委会负责人免费赠阅廉政读本6类3600余册,所有党员干部人均记学习笔记1万字、撰写心得体会1篇;镇安纪检监察网成功改版并正式上线,各类媒体刊载栗乡反腐倡廉宣传报道460余篇,已在全县形成了“思廉、保廉、促廉、反贪”的廉政文化氛围。
拓展宣教平台。成功上线运行《栗乡清风》微信平台,传递廉政“好声音”60期210条,点击量超过3.2万次;组织所有县级领导、700余名科级干部观看了“廉政文化商洛行”--《带灯》走进镇安文艺演出;组织10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就作风建设作出了电视公开承诺,广泛接受监督;联合团县委、教体局成功举办了廉政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大赛和“律动青春·唱响廉洁”廉政歌曲大奖赛等“青春倡廉”系列教育活动;联合县妇联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分层次召开座谈会120场次,培育了廉洁家庭新风。
树立廉政标线。在全面落实中央和中省市纪委出台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基础上,全力推行重要节点廉政谈话和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去年以来,有22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向县纪委报告了有关事项,87名基层单位负责人、村干部上报了有关事项,并分层次进行了廉政提醒谈话;全县154个村(社区)已全部建立新型农村红白理事会,试点推广了县医院等5个县直单位;在镇办全面实行民情日记、民事代办、挂牌上岗、去向公示、当日接访五项制度,用心用力建好四级便民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对新任职的村干部进行了以“廉政鉴定、廉政考试、廉政谈话、廉政承诺和廉政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五廉”教育活动,800余名新任职的村干部公开了承诺事项,切实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针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问题频发的实际,县纪委督促县农业、财政部门出台了《镇安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健全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资产资源管理制度、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制度、集体建设工程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针对在查办工程建设领域案件中发现的无序管理、违规发包等典型问题逐渐向隐蔽领域转移的实际,县纪委提出了《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附属工程监督管理的建议》,引起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县上还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确定国土、住建、财政、卫生等四个部门为县纪委重点联系单位,着力探索具有部门特色、符合行业实际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各镇、各部门突出党政主要领导和人、财、物管理等岗位及人员,按照清权确权经常化、风险排查动态化、风险防控制度化、权力运行规范化的循环推进模式,结合机构改革、人事变动等因素,调整部门权力17项,动态排查调整廉政风险信息节点611条,健全防控措施5类134条,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了红、橙、黄三色预警标识和分层次监管,扎紧扎密制度笼子,把板子落到具体人员、具体工作当中,让制度规定刻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从源头上把守从业底线,筑牢思想防线,远离带电“高压线”。
公开述职让“一把手”在群众面前“亮功底”,公开测评把工作绩效交给党员群众“掌标尺”,公开结果让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面向社会“晒等次”。“如果平常对‘主业’谋划少、抓得少、露面少,关键时刻就可能‘掉链子’。”镇安县县长贾建刚在述职述廉点评会上说。
弹好交响曲扛起两个责任“斧”
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困境,“两个责任”落不实、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等问题,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成小斌深入基层实地走访调研,不断对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细节进行调整和完善,创新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突出“三明确”亮责、“三推进”履责、“三追究”问责,构建以厘清责任边界、明确责任内容、强化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为重点的全链条、闭环式的“两个责任”落实体系,详细制订了党委领导班子、党委主要负责人、党委班子其他成员主体责任、纪委领导班子、纪委领导班子成员监督责任共5张责任清单。
去年以来,县委、政府先后14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听取纪检监察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重点问题10件;11名县委常委包抓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38个,所有县级领导深入分管单位专题安排党风廉政建设工作160余次,听取工作汇报153场次,实施约谈和诫勉谈话65人;县委出台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工作的通知》,县纪委精心编制了《镇安县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实手册》,划定了党委和纪委、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的责任田,为各级党委和纪检部门落实责任明确了路径,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责任落地生根。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为领导班子年度安排部署、定期巡查考核、加强作风建设、严格干部选任、深化社会评价、积极推动纪检体制改革等19项全面领导责任;主要负责人为落实“四个亲自”、定期研究部署、严格检查考核、严格约谈提醒、严格以身作则等8个方面负总责责任;班子成员为落实分管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报告约谈、加强机制建设和严格自律等6个方面“一岗双责”责任;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为加强组织协调、严格执纪监督、强化警示教育、保障党员权利等17个方面具体责任。四套班子集体、所有县级领导和15个镇(办)、59个单位及700余名科级干部完成了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并按时上报了责任制《措施报告》和《执行报告》。
紧抓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紧套监督责任这个“牛轭子”,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呈现出更加严格化的趋势。县上还通过“签字背书加一案双查”等办法,将问责的鞭子抽到一些党委(党组)身上。去年以来,全县为297个单位和547名个人进行了廉政鉴定,有7个单位和47个村因廉政问题被取消评先资格,对落实不力的4个单位、9名领导干部实施了责任追究。
实践证明,“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如同攥紧的拳头,目标直指全县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开展“两个责任”工作述职评议,解决“不愿抓”的问题;建立个案专题分析制度,解决“不会抓”的问题;创新“书记项目”制度,解决“抓不好”的问题;建立纪委联系点,解决“抓不实”的问题;强化督查考核通报,解决“抓不长”的问题。
弹好进行曲拉圆正风肃纪“弦”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镇安县纪检监察机关明确工作方向,持续发力,动真碰硬,向不良作风开战。围绕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巩固年“四步走”的要求,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树好政治定力“风向标”,戴紧“紧箍咒”。去年以来,县委持续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教育、监督、惩处、制度“四位一体”的“作风建设巩固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青春倡廉、作风建设公开承诺、新《准则》《条例》宣讲等16个专项主题活动,出台了《镇安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明确行政问责的范围、责任划分、方式及适用、权限和程序,确保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监督管理有纪可依、有责必问。建立了领导抓促、目标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的作风建设落实年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和“一岗双责制”,促其时刻绷紧“正风肃纪弦”,着力解决了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的政治纪律不严、政治规矩不明、服务群众不优、责任意识不强、制度落实不力等重点问题。
打好明察暗访“组合拳”,种好“责任田”。坚持把明查暗访作为有效抓手,紧盯“四风”问题不放松,不断增加检查频次和力度,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严禁借节日之机违规用公款购买、发放、赠送月饼和各种购物卡、商业预付卡(券)和电子礼品卡……”,持续释放出“触碰纪律红线就要付出代价”的强烈信号。县纪委整合县直派驻纪检组力量,组建3个联合巡察组,创新推出“两纵一横一延伸”明查暗访工作机制,建立了县纪委督查、巡察组联合巡察、协作区交叉互查和镇办延伸自查的“四查”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紧盯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分级负责或推磨检查等方式,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若干意见开展监督检查,派出监督检查组27次,集中开展明查暗访9次,累计发现各类问题105个,印发通报5期,下发整改督办函及建议书17份,约谈镇和部门领导班子集体23次,县纪委对全县滥发福利、公车私用、违规公款接待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4起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切实发挥了从严执纪的惩戒警示作用。
用好责任追究“杀手锏”,不当“纸老虎”。“强调千遍,不如问责一个”。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杀手锏”,是倒逼“两个责任”落实的关键。县委以执纪问责为抓手,以治理新“三难”问题为突破口,在县委政府机关、15个镇(办)、54个县直部门、18个窗口单位、154个村(社区)统一制作了监督举报公示牌,设立了专线举报电话和邮箱,全年累计受理查处投诉案件17起;加强对镇办落实“五项制度”的监督检查,全县15个镇(办)、154个村(社区)建立了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室,全面实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为民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深入开展办公用房专项清理,对528名科级干部办公用房进行了实地测量,腾退超配面积112平方米。11月,市委《关于进一步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十条意见》出台后,县委迅速进行了多层次、广角度、全覆盖的学习宣传,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强化监督检查,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顶风违纪问题,促进《十条意见》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铁十条”。纪检干部绝不能做“纸老虎”、“稻草人”,持续加强对“关键少数人”的监督,制定了《关于规范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权力行使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实行“五不准”,有效建立“不能腐”的防护网,构建起履行主体责任的“硬约束”,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弹好主题曲亮出纪律审查“剑”
“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存在工作面过宽、职能泛化和主责淡化等问题,执纪办案主业被湮没,分散了精力,影响了效率。
“惩治腐败要坚持砺剑、试剑、亮剑、护剑‘四轮驱动’,让纪检监察部门真正成为执纪监督、惩治反腐的‘尖刀连’、‘突击队’。”镇安县纪委在纪律审查工作中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
拓宽案源渠道。县纪委规范建成了12388信访举报平台及内网办信平台,接通了信访举报、电话网络、微信易信、信访直通车等多个端口,多渠道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注重从执法效能监察、党风政风督查中发现线索,建立与公检法和审计、财政等执纪执法部门联络机制,实现线索互通、协作联动。制定了《加强和规范线索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坚持案件线索“零报告”和处置会议制度,实行分类处置、分类管理,严格按五类标准处置,对巡视组和上级交办的案件线索认真核查、严肃处理。2015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举报139件次,处置问题线索250件次,初核违纪线索241件次。
聚焦主业办案。按照中省纪委提出的反腐重心向市县下移,着力解决基层“苍蝇扑面”问题的要求,突出纪律审查主业,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暗腐败”,把涉农领域优亲厚友、强占掠夺、贪污挪用、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坚持把依纪依法、安全办案作为查办案件的生命线来抓,全面落实案件主办人、错案责任追究、“一案一承诺”和办案安全责任书等制度,投入近20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办案安全谈话室,为安全办案提供了硬件保障。实行办案经费补助制度,为24个基层单位兑付办案补助7.9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办案积极性。7月初,县委对上半年无初核、无立案的3个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实施了约谈,面对面传导压力、实打实落实责任。县纪委还增设纪检监察三室,对三个镇办案协作区进行了调整,将68个县直部门划分为三个办案协作组,并明确三名常委分别包抓、三个纪检监察室对口指导,采取提办、参办、督办、协办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大基层办案力度。“隔行如隔山”。办案人员开始“恶补”业务知识,从一窍不通到熟悉,甚至是某些环节的精通,为案件的查处奠定了基础。
紧扣三转担责。县委对近年来县纪委监察局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把不该管的工作坚决交还给主责部门,切实做好再监督、再检查。精简后,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参加的议事协调机构仅为10个,精简率达92%。砺剑的根本目的在于试剑、亮剑,以内设机构调整为契机,打造纪检监察“升级版”,取得了“攥指成拳”的成效。2015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28件147人,结案128件、处分14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挽回经济损失284万元,重点查处了青铜关镇、东川镇民政办原负责人侵占民政资金,永乐镇镇城社区七组原负责人侵占集体资金等28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
弹好经典曲扬起反腐铁军“鞭”
镇安县纪委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价值追求,撤掉“保护膜”,建设专业办案人才队伍,打造了一支既能打“老虎”、又能拍“苍蝇”的反腐“铁军”。
在大力惩腐正风的同时,县纪委监察部门对“自己人”违纪违法行为也毫不手软,严防“灯下黑”。为磨砺敢办案、能办案、办成案的反腐利刃,县纪委结合干部队伍实际,制订了学习培训计划和纪律要求,并通过选派参训、集中学习、专题讲座、旁听代训等方式,注重方法技巧的传授和典型案例的剖析。坚持每季度从基层抽调6人到委局机关跟班学习,为15个镇(办)配备了20名纪检干部。开设“镇安纪检监察廉政讲堂”,全年邀请上级纪委领导、专家和委局领导成功举办专题讲座10期,培训干部600余人次。严格落实《商洛市纪检监察干部“十不准”规定》,以零容忍态度严肃处理违纪干部。
建立了“一案三卡”制度、案件主办人员负责制、干部内部监督制度等一系列“护剑”制度,加大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防止办案人员自身被腐蚀、拉拢和变质。
全面落实镇纪委书记和派驻机构负责人“一律不分管主业以外其他工作”的刚性要求,实行纪检监察重点工作按月汇报交账制度,通过大会交账、现场点评、实地核查、汇总通报、问责推进,倒逼下级纪检机关积极主动落实监督责任。
坚持把监督重点放在“问题”上,效果体现在“问责”上,改变过去一竿子插到底、从头查起的监督做法,把重点放在督促监督主体履行监督责任上来。对发现的问题,坚持“快查快办”,严格时限要求、缩短办案周期,力求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按照“一行业一治理”的思路,对公安、教育、财政、计生等热点行业进行了集中清理,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切实发挥监督作用,严肃查处了履职尽责、执纪执法、资金监管等方面的违规违纪问题5起、实施问责6人。
的确,纪委就是要专职专责,惩腐利剑不能生锈,也不能做秀。腾出手来出拳才有力,聚焦主业惩腐力度才更迅猛,效果才更明显。
弹好“前奏曲”扎紧制度篱笆“墙”
“制度先行,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逻辑起点,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还要常态化推进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让每个党员干部从骨子里崇尚廉洁。”商洛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波说。
按照这一思路,镇安县认真梳理事务、权力、制度“三项清单”,启动制度廉洁性评估和骨干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编制廉政风险防控指引,对科级以上、关键岗位和新入职的人员进行廉政谈话;成立12个监督专责小组,对重点项目、民生资金实行“嵌入式”监督;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廉政教育日活动,常态化推进廉政教育……
注重宣教引领。镇安县委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宣传教育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体部署,将两项党内法规列入县委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主要内容。坚持用好用活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阅读《案例选编》等活动,现身说法,以案释纪,唤醒党员干部的党纪党规意识。邀请省纪委专家为40名县级领导、82名党政“一把手”作了“两项法规”专题讲座;推行党政“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制度,全县40名县级领导、106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联系分管片区干部讲了廉政党课;镇村机构改革结束后,县纪委及时开展了“送廉政、送纪律、送业务”下基层活动,集中对全县15个镇办纪委书记、纪检干部和154个村(社区)支部书记、监委会主任共340余人进行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培训;积极推进文家烈士陵园、镇安看守所和云镇中小企业孵化园三个廉政教育基地建设;认真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向所有县级领导、科级干部和村两委会负责人免费赠阅廉政读本6类3600余册,所有党员干部人均记学习笔记1万字、撰写心得体会1篇;镇安纪检监察网成功改版并正式上线,各类媒体刊载栗乡反腐倡廉宣传报道460余篇,已在全县形成了“思廉、保廉、促廉、反贪”的廉政文化氛围。
拓展宣教平台。成功上线运行《栗乡清风》微信平台,传递廉政“好声音”60期210条,点击量超过3.2万次;组织所有县级领导、700余名科级干部观看了“廉政文化商洛行”--《带灯》走进镇安文艺演出;组织10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就作风建设作出了电视公开承诺,广泛接受监督;联合团县委、教体局成功举办了廉政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大赛和“律动青春·唱响廉洁”廉政歌曲大奖赛等“青春倡廉”系列教育活动;联合县妇联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分层次召开座谈会120场次,培育了廉洁家庭新风。
树立廉政标线。在全面落实中央和中省市纪委出台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基础上,全力推行重要节点廉政谈话和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去年以来,有22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向县纪委报告了有关事项,87名基层单位负责人、村干部上报了有关事项,并分层次进行了廉政提醒谈话;全县154个村(社区)已全部建立新型农村红白理事会,试点推广了县医院等5个县直单位;在镇办全面实行民情日记、民事代办、挂牌上岗、去向公示、当日接访五项制度,用心用力建好四级便民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对新任职的村干部进行了以“廉政鉴定、廉政考试、廉政谈话、廉政承诺和廉政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五廉”教育活动,800余名新任职的村干部公开了承诺事项,切实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针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问题频发的实际,县纪委督促县农业、财政部门出台了《镇安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健全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资产资源管理制度、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制度、集体建设工程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针对在查办工程建设领域案件中发现的无序管理、违规发包等典型问题逐渐向隐蔽领域转移的实际,县纪委提出了《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附属工程监督管理的建议》,引起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县上还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确定国土、住建、财政、卫生等四个部门为县纪委重点联系单位,着力探索具有部门特色、符合行业实际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各镇、各部门突出党政主要领导和人、财、物管理等岗位及人员,按照清权确权经常化、风险排查动态化、风险防控制度化、权力运行规范化的循环推进模式,结合机构改革、人事变动等因素,调整部门权力17项,动态排查调整廉政风险信息节点611条,健全防控措施5类134条,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了红、橙、黄三色预警标识和分层次监管,扎紧扎密制度笼子,把板子落到具体人员、具体工作当中,让制度规定刻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从源头上把守从业底线,筑牢思想防线,远离带电“高压线”。
公开述职让“一把手”在群众面前“亮功底”,公开测评把工作绩效交给党员群众“掌标尺”,公开结果让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面向社会“晒等次”。“如果平常对‘主业’谋划少、抓得少、露面少,关键时刻就可能‘掉链子’。”镇安县县长贾建刚在述职述廉点评会上说。
弹好交响曲扛起两个责任“斧”
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困境,“两个责任”落不实、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等问题,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成小斌深入基层实地走访调研,不断对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细节进行调整和完善,创新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突出“三明确”亮责、“三推进”履责、“三追究”问责,构建以厘清责任边界、明确责任内容、强化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为重点的全链条、闭环式的“两个责任”落实体系,详细制订了党委领导班子、党委主要负责人、党委班子其他成员主体责任、纪委领导班子、纪委领导班子成员监督责任共5张责任清单。
去年以来,县委、政府先后14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听取纪检监察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重点问题10件;11名县委常委包抓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38个,所有县级领导深入分管单位专题安排党风廉政建设工作160余次,听取工作汇报153场次,实施约谈和诫勉谈话65人;县委出台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工作的通知》,县纪委精心编制了《镇安县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实手册》,划定了党委和纪委、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的责任田,为各级党委和纪检部门落实责任明确了路径,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责任落地生根。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为领导班子年度安排部署、定期巡查考核、加强作风建设、严格干部选任、深化社会评价、积极推动纪检体制改革等19项全面领导责任;主要负责人为落实“四个亲自”、定期研究部署、严格检查考核、严格约谈提醒、严格以身作则等8个方面负总责责任;班子成员为落实分管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报告约谈、加强机制建设和严格自律等6个方面“一岗双责”责任;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为加强组织协调、严格执纪监督、强化警示教育、保障党员权利等17个方面具体责任。四套班子集体、所有县级领导和15个镇(办)、59个单位及700余名科级干部完成了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并按时上报了责任制《措施报告》和《执行报告》。
紧抓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紧套监督责任这个“牛轭子”,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呈现出更加严格化的趋势。县上还通过“签字背书加一案双查”等办法,将问责的鞭子抽到一些党委(党组)身上。去年以来,全县为297个单位和547名个人进行了廉政鉴定,有7个单位和47个村因廉政问题被取消评先资格,对落实不力的4个单位、9名领导干部实施了责任追究。
实践证明,“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如同攥紧的拳头,目标直指全县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开展“两个责任”工作述职评议,解决“不愿抓”的问题;建立个案专题分析制度,解决“不会抓”的问题;创新“书记项目”制度,解决“抓不好”的问题;建立纪委联系点,解决“抓不实”的问题;强化督查考核通报,解决“抓不长”的问题。
弹好进行曲拉圆正风肃纪“弦”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镇安县纪检监察机关明确工作方向,持续发力,动真碰硬,向不良作风开战。围绕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巩固年“四步走”的要求,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树好政治定力“风向标”,戴紧“紧箍咒”。去年以来,县委持续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教育、监督、惩处、制度“四位一体”的“作风建设巩固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青春倡廉、作风建设公开承诺、新《准则》《条例》宣讲等16个专项主题活动,出台了《镇安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明确行政问责的范围、责任划分、方式及适用、权限和程序,确保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监督管理有纪可依、有责必问。建立了领导抓促、目标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的作风建设落实年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和“一岗双责制”,促其时刻绷紧“正风肃纪弦”,着力解决了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的政治纪律不严、政治规矩不明、服务群众不优、责任意识不强、制度落实不力等重点问题。
打好明察暗访“组合拳”,种好“责任田”。坚持把明查暗访作为有效抓手,紧盯“四风”问题不放松,不断增加检查频次和力度,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严禁借节日之机违规用公款购买、发放、赠送月饼和各种购物卡、商业预付卡(券)和电子礼品卡……”,持续释放出“触碰纪律红线就要付出代价”的强烈信号。县纪委整合县直派驻纪检组力量,组建3个联合巡察组,创新推出“两纵一横一延伸”明查暗访工作机制,建立了县纪委督查、巡察组联合巡察、协作区交叉互查和镇办延伸自查的“四查”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紧盯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分级负责或推磨检查等方式,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若干意见开展监督检查,派出监督检查组27次,集中开展明查暗访9次,累计发现各类问题105个,印发通报5期,下发整改督办函及建议书17份,约谈镇和部门领导班子集体23次,县纪委对全县滥发福利、公车私用、违规公款接待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4起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切实发挥了从严执纪的惩戒警示作用。
用好责任追究“杀手锏”,不当“纸老虎”。“强调千遍,不如问责一个”。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杀手锏”,是倒逼“两个责任”落实的关键。县委以执纪问责为抓手,以治理新“三难”问题为突破口,在县委政府机关、15个镇(办)、54个县直部门、18个窗口单位、154个村(社区)统一制作了监督举报公示牌,设立了专线举报电话和邮箱,全年累计受理查处投诉案件17起;加强对镇办落实“五项制度”的监督检查,全县15个镇(办)、154个村(社区)建立了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室,全面实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为民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深入开展办公用房专项清理,对528名科级干部办公用房进行了实地测量,腾退超配面积112平方米。11月,市委《关于进一步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十条意见》出台后,县委迅速进行了多层次、广角度、全覆盖的学习宣传,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强化监督检查,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顶风违纪问题,促进《十条意见》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铁十条”。纪检干部绝不能做“纸老虎”、“稻草人”,持续加强对“关键少数人”的监督,制定了《关于规范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权力行使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实行“五不准”,有效建立“不能腐”的防护网,构建起履行主体责任的“硬约束”,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弹好主题曲亮出纪律审查“剑”
“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存在工作面过宽、职能泛化和主责淡化等问题,执纪办案主业被湮没,分散了精力,影响了效率。
“惩治腐败要坚持砺剑、试剑、亮剑、护剑‘四轮驱动’,让纪检监察部门真正成为执纪监督、惩治反腐的‘尖刀连’、‘突击队’。”镇安县纪委在纪律审查工作中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
拓宽案源渠道。县纪委规范建成了12388信访举报平台及内网办信平台,接通了信访举报、电话网络、微信易信、信访直通车等多个端口,多渠道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注重从执法效能监察、党风政风督查中发现线索,建立与公检法和审计、财政等执纪执法部门联络机制,实现线索互通、协作联动。制定了《加强和规范线索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坚持案件线索“零报告”和处置会议制度,实行分类处置、分类管理,严格按五类标准处置,对巡视组和上级交办的案件线索认真核查、严肃处理。2015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举报139件次,处置问题线索250件次,初核违纪线索241件次。
聚焦主业办案。按照中省纪委提出的反腐重心向市县下移,着力解决基层“苍蝇扑面”问题的要求,突出纪律审查主业,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暗腐败”,把涉农领域优亲厚友、强占掠夺、贪污挪用、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坚持把依纪依法、安全办案作为查办案件的生命线来抓,全面落实案件主办人、错案责任追究、“一案一承诺”和办案安全责任书等制度,投入近20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办案安全谈话室,为安全办案提供了硬件保障。实行办案经费补助制度,为24个基层单位兑付办案补助7.9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办案积极性。7月初,县委对上半年无初核、无立案的3个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实施了约谈,面对面传导压力、实打实落实责任。县纪委还增设纪检监察三室,对三个镇办案协作区进行了调整,将68个县直部门划分为三个办案协作组,并明确三名常委分别包抓、三个纪检监察室对口指导,采取提办、参办、督办、协办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大基层办案力度。“隔行如隔山”。办案人员开始“恶补”业务知识,从一窍不通到熟悉,甚至是某些环节的精通,为案件的查处奠定了基础。
紧扣三转担责。县委对近年来县纪委监察局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把不该管的工作坚决交还给主责部门,切实做好再监督、再检查。精简后,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参加的议事协调机构仅为10个,精简率达92%。砺剑的根本目的在于试剑、亮剑,以内设机构调整为契机,打造纪检监察“升级版”,取得了“攥指成拳”的成效。2015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28件147人,结案128件、处分14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挽回经济损失284万元,重点查处了青铜关镇、东川镇民政办原负责人侵占民政资金,永乐镇镇城社区七组原负责人侵占集体资金等28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
弹好经典曲扬起反腐铁军“鞭”
镇安县纪委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价值追求,撤掉“保护膜”,建设专业办案人才队伍,打造了一支既能打“老虎”、又能拍“苍蝇”的反腐“铁军”。
在大力惩腐正风的同时,县纪委监察部门对“自己人”违纪违法行为也毫不手软,严防“灯下黑”。为磨砺敢办案、能办案、办成案的反腐利刃,县纪委结合干部队伍实际,制订了学习培训计划和纪律要求,并通过选派参训、集中学习、专题讲座、旁听代训等方式,注重方法技巧的传授和典型案例的剖析。坚持每季度从基层抽调6人到委局机关跟班学习,为15个镇(办)配备了20名纪检干部。开设“镇安纪检监察廉政讲堂”,全年邀请上级纪委领导、专家和委局领导成功举办专题讲座10期,培训干部600余人次。严格落实《商洛市纪检监察干部“十不准”规定》,以零容忍态度严肃处理违纪干部。
建立了“一案三卡”制度、案件主办人员负责制、干部内部监督制度等一系列“护剑”制度,加大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防止办案人员自身被腐蚀、拉拢和变质。
全面落实镇纪委书记和派驻机构负责人“一律不分管主业以外其他工作”的刚性要求,实行纪检监察重点工作按月汇报交账制度,通过大会交账、现场点评、实地核查、汇总通报、问责推进,倒逼下级纪检机关积极主动落实监督责任。
坚持把监督重点放在“问题”上,效果体现在“问责”上,改变过去一竿子插到底、从头查起的监督做法,把重点放在督促监督主体履行监督责任上来。对发现的问题,坚持“快查快办”,严格时限要求、缩短办案周期,力求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按照“一行业一治理”的思路,对公安、教育、财政、计生等热点行业进行了集中清理,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切实发挥监督作用,严肃查处了履职尽责、执纪执法、资金监管等方面的违规违纪问题5起、实施问责6人。
的确,纪委就是要专职专责,惩腐利剑不能生锈,也不能做秀。腾出手来出拳才有力,聚焦主业惩腐力度才更迅猛,效果才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