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阅兵方队里的山阳籍军人
柳阳
文章字数:1632
  杨西岭在阅兵村留影
  杨西岭参加训练

  2015年9月3日上午,当威武雄壮的阅兵队伍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你知道那些英姿飒爽、豪情万丈的受阅士兵中有一个山阳籍军人吗?11时10分许,山阳籍现役士官杨西岭所在的方阵通过天安门。“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那一刻,我更加感受到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和荣耀。”回忆当时的情景,杨西岭至今仍心潮澎湃。
  杨西岭出生在山阳县南宽坪镇河口村的一个五口之家,父母亲都是朴实的农民。2006年,杨西岭应征入伍,开始了他无限向往的军旅生涯。入伍后,杨西岭被分配到西藏军区,驻地在林芝,在这里一待就是10年。
  2014年12月的一个上午,主教练召集所有官兵紧急集合。原来是挑选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官兵,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沸腾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是西藏军区只需要64个人组成一个方阵参阅。
  “身高1.78—1.86米,体重符合标准,连胸宽、臂长、脸型都有要求,还要看身体的协调性。”看到具体的挑选标准,不少官兵都遗憾地摇了摇头……杨西岭顺利通过。3月5日,杨西岭同战友背着行李,奔赴河北藁城某训练基地。这意味着,他们的阅兵之旅正式开启。
  来到藁城,参训队员经过整编后立即投入训练。早上6点起床,早操、洗漱、早餐。7点30分,训练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下午2点30分,集结号吹响,全体训练到6点。夜幕降临,训练场上传来统一的口号,夜训加练开始了,稍息立定、敬礼摆头、答词口令、持枪操枪……为了准确掌握动作,每个动作每天都会重复上千遍,反复练习上千次,嗓子喊哑不能说话、军装汗渍结成碱是家常便饭。每名战士不仅需要长时间站立,而且行进中,头线、下颌线、肩背线、上手线、脚线都必须精准定位,整齐划一。每天的训练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左右,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不敢有丝毫松懈,就算是休息的间隙,大伙儿也凑在一起,互相交流,生怕出半点纰漏。
  杨西岭说,训练基地一共进行了8次考核,每次都有人离开。“我们部队去的时候有400个人,最终只有64人参加阅兵。”
  6月5日,经过层层选拔的官兵前往北京阅兵村,在大阅兵之前,他们在此地训练,主要练习整体方阵、分排配合以及地空配合。由于阅兵时高机动突击车方队是车载方队,注重驾驶员和乘载员合训,在高温炙烤下,杨西岭和战友们每天苦练12个小时以上,一天8小时军姿,上手握枪上万次、敬礼摆头上万次、答词口令上千次,对着太阳光练习眼睛抗刺激反应,对着灯光练习减少眨眼的次数。连面部表情也有规定,要做到目光坚定、面露微笑,而后雕塑般的立在那儿,除了士兵们的呼吸声和从耳根、脸颊、指尖落下的汗滴声,四周鸦雀无声。
  杨西岭说,由于训练强度大,每人一天至少喝掉4升水,上午就要换三四件衣服。“大家戴着军帽练习,都晒得黑黑的,只有帽带经过的地方相对白一点,大伙儿就叫它‘帽带印’,肩背长期挂着枪,留下了‘枪带痕’。几个月的魔鬼式训练下来,他徒步行进距离近千公里,双手双脚最初的血泡早已结成厚厚的老茧,他晕倒了6次,脱水8次,脖子扭坏9次,平时一年半穿坏一双的作战靴在短短的5个月训练期间穿坏5双……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杨西岭一次次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这一切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以最好的姿态走过天安门。
  3日凌晨1点,起床号响起,2点出发,3点半抵达受阅地点,稍作调整,随后进行简单的适应性训练。5点,列队长安街阅兵现场。当时针指向10点,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当他们的方队行进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作为乘载员的杨西岭手端钢枪目不斜视,始终保持最好的受阅姿态,油然而生的喜悦和骄傲在此刻也达到了巅峰。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呐喊,眼前滚滚车流、雷达声声,头顶战鹰掠过、彩带翩翩,他的眼眶不由湿润了。“能成为一名中国军人,我倍感骄傲!”
  圆满完成阅兵任务后,杨西岭被评为阅兵训练标兵,并从西藏军区驻林芝部队调入驻拉萨部队,他把这次经历看成是自己军旅生涯中的重要经历。杨西岭告诉笔者:“受阅一次,责任一生。我要把这种精神带到工作中去,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