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那山 那天 那人
文/图 尹遥
文章字数:3439
  小村一隅
  相互照应的两位老人
  老人的家
  老人的“大餐”

  晨曦里,微微的光线缓缓地划过村落后大山的黑寂。这时,镇安县达仁镇农光村支书家的灯亮了,彭支书的婆姨麻利地打水、生火开始做早饭。后院养的大公鸡蹲在石堆上高昂地鸣叫着,打破了小山村里的宁静。山脚下的小河静静地流淌,田边早开的梨花在春寒料峭中带来深山的第一抹春意。
  天色渐亮,村中间的水泥路上渐渐热闹起来,不远处走来蓝色工服的身影,原来是昨天来村里入户扶贫的市地电公司职工,远路的吃过早饭,已陆续从分散在沟岔的农户家里向村部聚集,准备向组织汇报包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扶贫规划。
  海霞听到屋外忽远忽近的人声也赶忙跳下床,洗漱的时候慢慢回忆着昨天的情形。估计昨晚留宿在村民家里的同事们,许多都和自己一样一夜未眠吧。
  昨天清晨出发前,温度骤降,几百里之外的城市里就飘起了雪花,可大家依旧热情高涨,对这次活动期盼了许久。因为农光村路途遥远,单位便统一安排交通工具前往帮扶的村落。一山未了一山迎,大巴车摇摇晃晃行驶了将近6个小时,又沿着崎岖的山路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农光村村部的门口。海霞立起身看了看窗外,高大的群山,抬眼便是乱石嶙峋的山崖,被寒风吹落了一冬的枯叶与荒草,与凋零的树木交织在一起,厚重的荒芜平添几分萧瑟,海霞心想,这就是镇安县达仁镇农光村啊。
  一下车,大家立刻被早早守候在院子的老乡团团围住,海霞也被一个大妈热情地拉住手:“姑娘,穿的暖和不,冷不冷?”虽然坐了一路车还有些晕头晕脑,但海霞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加上看到同事们脸上虽都略带疲惫,却一个个被这嘘寒问暖的场景包裹,暖流即刻在人群中蔓延,大家都忘记了一身的疲累,彼此都像见着亲人般,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
  彭华支书和包扶村的第一书记地电公司的余达人两个人在院子里来回穿梭,按照帮扶的职工和村民所结的对子,一组组相互介绍着,大家认清了包扶的困难群众后,便收拾好带来的行李,于天黑前赶往老乡的家。此刻,宁静已久的小山村热闹起来,平日里宁寂的山路上,有的顺着小河往一、二组走,有的逆流而下往三组去,路上随时遇到围观的人们,都热情地拉起家常,当听到有人询问没有赶来的扶贫对象的家在哪里时,村民纷纷指路。
  海霞包扶的是一对鳏寡老人,就在离村部两公里远的坡脚下,和她同行的那个村民家在30公里外的大山梁上,有的条件稍好一点的则骑着摩托车带着大伙从路旁驰过。一路走着,渐渐地大家有的进了沟岔的土路,有的爬上了山旁的小路,这时,大路上剩下海霞一个人,忽然四周安静下来。海霞这才环顾四周,用好奇的双眼欣赏深山里的静谧和景致。临近傍晚,暮色渐渐的垂了下来,远处的农家升起了晚饭的炊烟,远方的山色变得迷离起来,大山更加厚重而深远。这个村落似乎海拔稍低,田间早种的油菜已稀稀疏疏地开起了黄色的小花,山上刚刚发青的树木似乎被春风摇醒,在早春拂过的风中,茁壮地长着,扭着细细的腰肢。山下那淙淙流动的小溪,愈发湍急秀丽起来,清脆的滴答着。这样的美景让海霞看得不禁沉醉流连,不知不觉中,她已经看到河对岸陈凤英老人的家。
  海霞走下了水泥路,走过一座用水泥电杆铺就的小桥,穿过麦田里的小道,来到了这座小土屋的门前,忽然间心扑通通地跳动起来。推开破旧厚重的木门,屋里黑漆漆的,只见一个老人在锅台前烧火,有些惊异地瞅着海霞,用浓重的方言问道:“你找谁?”
  海霞说:“我是入户包扶的,陈凤英老人在吗?”
  老人从锅灶边站了起来,嗫嚅地说:“来,快进来。”海霞跨进门槛,再一看,还有一个婆婆坐在屋角的火塘边,对着她淳朴地微笑着,海霞猜想这就是陈凤英老人了,便笑着打着招呼,顺便在旁边一条低矮的木凳上坐了下来。此时细细打量四周,海霞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只有火塘边的一张用塑料布围起来的床,床头一个粮柜上放着一台小小的彩电,过道一张堆着几只碗和日杂用品的黑乎乎的四脚木桌,再过来就是一个生火做饭的土灶台了,想不到竟然还有如此家徒四壁的贫困!这间土屋,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窗子用油布封起来,门墩下的土壕有一寸多的缝隙,风呼呼地钻进来,虽然背对着火塘,海霞还是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时,她扭过身,和两位老人攀谈起来,这才知道,爷爷是上面那个村的村民,和陈凤英老人搭伴过了十几年日子,已经81岁了。婆婆比他年长3岁,腿脚不好,无儿无女,全靠爷爷给她一日两餐地做饭,照顾着生活起居。老人看上去虽然已经年届耄耋,可面庞依然清秀,围坐在火塘边,不停地向地塘里添着柴火。老人现在几乎足不出户,进县城也已经是记忆中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事了。
  老人说:“老了,也做不了什么,到别的地方去也没什么事干。”海霞伸手烤着火,看着突突的火苗,听着生于民国年间的老人娓娓悉数家里的情况,时间的脚步仿佛停了下来。望过去,虽然这般的清贫,可两个老人相互守护,相互照应,却还是个小家。这时,爷爷掀起锅盖,说:“饭好了,娃,你也吃点。”海霞站起来看了看锅里,锅底浅浅地蒸着南瓜米饭,中间放了两个蒸碗。海霞下意识地觉得饭可能只做了两个人的,可转念之间特别想再呆一会儿,陪两位老人一起吃饭,于是就愉快地说:“饭看起来好香,我也想吃点。”
  老汉一听,高兴地又拿起一个碗,用手背抹了抹,开始盛饭,并随手撑开一张像凳子一样大的小木桌,把菜和饭摆了上来。3个人围坐在火塘边的小木桌前,桌上两个蒸碗,一个是豆豉蒸腊肉,一个是鸡蛋羹,旁边还放了一碗辣椒,这样的饭,海霞平生是第一次吃。山村里没有菜,两碗蒸菜很咸,陈年的大米在柴火锅里蒸成了米渣,老人颤颤巍巍地把平日舀盐的勺子,在水桶里涮了涮,给海霞舀鸡蛋羹。这样的饭,海霞其实很难下咽,可老人们大口地吃着。也许这是山里人再普通不过的饭食了,可对于年均不足5000元的低保和高龄补贴作为唯一收入,还得支付日常看病、买菜、买粮全部开销的两位老人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大餐”。这样的饭,海霞真的终身难忘,平日里锦衣玉食,吃饭挑三拣四,不好吃的东西随手就倒掉,真不知浪费了多少,看到这山村里的一日两餐,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海霞想到这里,不禁自责起来,在这偏远的山区,挣一分钱都难上加难,当然不会像城里人那样大手大脚地浪费,他们的要求是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就不错了。
  夜色渐渐降临,吃完了饭,海霞看天色已晚,起身道别。这一次来是了解帮扶户的基本情况的,但看到的贫穷程度还是超出了海霞最初的预想,这样的生活体验让她着实接受了一场心灵洗礼,心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让不知贫苦饥寒的女儿也来亲身感受一下,好好接受一次教育。临走,她悄悄塞给陈凤英老人几张百元钞票,想好下一次再来的时候,就要带一些被褥衣物和果蔬粮油之类的物品了。有时间的话多来几次,能陪陪老人,在他们有生之年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返途中,海霞百感交集,经过路旁的一个农户门前时,老乡热情地招呼她到家里烤火,几个同事已围坐在火旁,大家见了面,纷纷说起当天入户的情形和包扶的设想,也传递着听到的信息。
  “刘书记给半上坡上的老两口买了猪娃和一年的口粮,还鼓励他们要好好地养,等到来年一起吃杀猪饭。”
  “下次带几十斤优质的茶叶种子在这里,看产量能不能提高?”
  “那一家真穷啊,一个光棍汉,家里连个电视机都没有,我准备介绍他进城去务工。”
  “我想指导他们家搞香菇种植,占地少,见效又快,还可以帮着使用微商,做在线推销,实在不行了,到年底自己收购一部分。”
  有人还计划包扶孩子上学的费用,有的想帮着实现一个多年卧床不起的村民渴望能进城看病的愿望……大家越说越热烈,越来越真诚,每张脸庞都被篝火映得红彤彤的,仿佛和村民一起看到了美好的明天……
  这一夜,分别留宿在老乡家里的伙伴们,都躺在硬板床上,回想着一天来的所见所闻,辗转反侧,一夜难眠。
  回想到这里,海霞立即收拾妥当,在留宿的支书家匆匆吃了早饭,也随着大伙儿一起赶往村部,参加单位支部召开的汇报会,这将是2016年达仁村重要的一天。
  寂静的大山深处,终于迎来了春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其实知道,淳朴的自然会馈赠他们支撑下去的力量。而过了那天之后,他们也更会知道,地电公司这帮人以及身后的党组织与在农田里耕作一辈子的农民要结成对子,开展精准扶贫计划,日子开始一天天地有了希望。
  那山,那天,那人,这不是故事,却凝聚了结对子的人们整个春天的梦想。春风里,过不了两天,山就会渐渐地绿了,遍野的山花也即将开放,满山的茶树扎根于泥土,茁壮地成长着。清明过后,去年种下的茶树就能采摘头茬茶叶了,再过二十几天,村部里地电公司帮助建起的茶叶加工厂就会机声轰隆,大家可以热火朝天地奔着小康大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