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阳:为民“直通车”实现服务“零距离”
文章字数:1505

  山阳县根据市委“五个五”党建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以群众办事干部代办为核心,以民情民意直通、惠民政策直通、群众办事直通、干群联系直通、矛盾调处直通、纠风监督直通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直通车”工程,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民意上得来,政策下得去
  认真倾听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基础。山阳县把延伸“触角”,打通“经络”作为大事来抓。在镇办干部《民情日记》收集民情的基础上,还建立了“123”民情收集整改网络:建立县镇村三级民情信息员、电子信箱、热线电话全天候民情收集一张网,组建由驻村包联干部、村组长、上岗党员和从“两代表一委员”中选聘的两支民情信息员队伍,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问题反映、民事代办等服务,依托村级“民情恳谈会”、镇级“民情交办会”、县级“民情督办会”三会制进行整改筛选,建立了能办即办、不能办及时逐级上报的民情月报制度,形成了覆盖全县、上下联动、民情直达的民情民意收集整改网络。目前,全县各级收集民情民意1.21万条,化解办理率98%以上。
  为了让国家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交到群众手中,走到群众心中,山阳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依托县政府网、党建网、纪检监察网、县直部门网站设立惠民政策栏目,实现惠民政策及时发布,全面在线,一点即知;县、镇(办)、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中心、站)设立惠民政策公示栏,做到项项政策全面公示不遗漏,一看尽知;编印《惠民政策汇编》3400余册,实现惠民政策一查便知;各村确定惠民政策宣传员,各职能部门设立服务热线,实现群众咨询一问皆知。
  服务“零距离”,办事上“高铁”
  为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该县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建立完善了县、镇办、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中心、站),编辑了《惠农政策汇编》和《便民服务手册》,收录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10方面119项惠民政策,涉及72个管理执法部门、服务行业的服务事项,推行一单式告知、干部去向公示、为民服务代理等制度,做到服务内容、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热线电话“六公开”,给群众办事提供了“千里眼”、“点菜单”。电力部门推出了“温馨服务”,广电网络公司推出了“一刻钟服务圈”,农业系统推出了“农技服务直通车”等等,全县各级窗口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群众办事乘上了“高铁”。
  如今,该县已有75个部门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或便民服务室,18个镇办分别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239个村社区建立了365群众工作室,在11个边远地区建立了镇(办)为民服务代办点。各级便民服务平台累计为群众办事21570件,其中镇村为群众代办5426件。
  常进群众门,变成一家人
  山阳县在县级领导干部中推行“一联五帮”制度,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后进村,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户、致富典型户、普通党员户、信访户、村(社区)干部户各1户,从不同群体知民情、解民忧。组织37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239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每名有能力的党员至少联系帮扶1户生活困难群众,使干部群众既身子坐在一起,又心声交流在一起。同时制定了便民服务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在全县开展“办事效率最差单位”、“落实最慢事项”、“工作落实不力个人”评选活动,在县电视台开办“向群众汇报、请群众评议”栏目,在“阳光”下“晒服务”。目前,各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面达到了100%,为群众解难事1.5万件。
  通过实施“为民服务直通车”工程,该县基层党组织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工作方式转变,服务群众模式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由单一服务变为系统服务,由传统服务变为现代服务,彻底解决群众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逐步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群众参与为动力、群众评价为标尺的群众工作运行机制,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服务群众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