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洛南有个农民发明家
40多年获380项国家专利
文章字数:1368

  40多年来,他一边打工,一边坚持不懈搞发明,至今,他已研发各种技术项目43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专利的有380多项。他就是洛南县农民发明家罗红柱,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罗红柱的发明生涯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家乡洛南县城关街道办事处罗坡村是典型的陕南山区,村里绝大多数耕地都是坡地。那种只能用镢头挖种地的劳作,已成了罗红柱家乡人的习惯。高中毕业的罗红柱滋生了改良发明农机用具的念头。说干就干,他买了一堆材料,画了几张草图,就在家“叮当”开了。一些不明就里的乡亲嘲笑说“书呆子当起了打铁匠”。面对那些冷言热语,罗红柱依然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在家里敲敲打打搞自己的发明。怕噪音影响到邻居夜间休息,他竟用砖头封堵了自家窗户,整夜整夜地不断试验。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的第一项重要发明——手提式自控点播器研制成功。这种新式的点播器可以减少播种不均匀,节约一个人力,同时提高效率,以前两个人一天的工作量,现在一个人半天就可以搞定,而且不用弯腰播种,劳动变得轻松起来,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直到1992年,在县科技局相关人员的帮助下申请了国家专利。罗红柱受到了鼓舞,对搞发明更是如痴如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罗红柱的手提式自控点播器获专利不久之后,陕北劳改农场两名同志慕名前来,很希望他们的农场也能用上点播器,罗红柱便大方地送给了他们样机。远道而来的两位同志掏出2000元让老罗收下,他坚决不要。看着罗红柱凄凉的四壁,他们万万没想到一个普通农民竟有这样的情怀。
  有次春节期间,一位远在白水的亲戚来看望罗红柱,聊天中谈到当地果农摘苹果的难处。罗红柱心动了,捣鼓了3年搞出了方便摘果器的模型。这个摘果器有点像小孩子捕蝉用的网,不过装有刀片,器杆可以调控,站在地上即可操作,看来简单,却很实用。
  上世纪90年代,罗红柱到西安一食府打工。期间,他常常看到城里有些挥金如土的人,点了满桌子的饭菜,吃不了一半就倒掉。每每看到这种浪费现象,罗红柱的心里总是沉甸甸的无奈叹息。于是,罗红柱产生了用粮食研制一种书法艺术字,用于教化人们珍惜粮食的想法,另外,如若作为一种工艺品,还可以提高粮食的经济价值,帮农民独辟蹊径增收致富。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罗红柱终于成功发明粮食艺术字,并于200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996年的一天,罗红柱从媒体上得知,有些革命老区的学生学习条件比较差,他就自筹资金7万多元,制作了10多万个习字板,分别捐赠给延安、井冈山、沂蒙山等30多个革命老区县。看到不少学生书写基础差,罗红柱又开始研制简便习字板。他研制出的习字板经一些小学生试用,得到一致肯定,并很快获得国家专利。
  紧接着,罗红柱走出家门,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几十个市县,一边打工,一边收集玩味不同地域博弈麻将的玩法,然后比较筛选,综其所长,以便使自己研制的麻将能适应更多地方人们的玩法习惯。在研制过程中,罗红柱不知多少次带着自己的试制麻将,让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人们试玩,广泛征求意见,并向专业人士咨询请教,然后再不断修改,不断改进……通过近20年的认真研制、反复试验,罗红柱终于发明成功新型系列“道德麻将”,并被授予国家专利。
  如今,已经快花甲之年的罗红柱已经很少出去打工,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之中。截至目前,他的专利技术成果有10多项已在当地开发应用,20多项专利技术成果转让国内外,累计实现经济效益上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