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丰碑洛惠渠
文章字数:3189
洛惠渠
当年建设者开挖洛惠渠渠道
张东县长在洛惠渠工地
当年洛惠渠工地建设现场
当年洛惠渠工程动员大会
当年建设者开挖洛惠渠土渠
我的心里满满的都是你,只好把你捧在指尖,每天……
——作者题记
公元1958年,在全国处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特殊时期,国民经济遭受挫折,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财力捉襟见肘、群众缺吃少穿的洛南县,在极端困难条件下,3300多名洛南儿女用原始的钢钎铁锤,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和40里梁塬修筑出一条洛南亘古未有、商洛最大的水利工程——洛惠渠,解决了自古干旱的40里梁塬和洛南县城10多万人口的用水困难,使6万多亩旱地变成水田,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于牺牲、敢于创造的壮丽凯歌。洛惠渠,浇灌着辽阔的土地,也浇灌着人们的心灵……
居住在洛南县城西柳林村的85岁的张明哲老人,现在经常要做一件对他来说显得异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苦口婆心地告诉他的子孙以及村里的后生们,要他们珍惜每一滴水,这些水太难得啊,“你们现在喝的水,那是用血换来的啊。”
58年前,27岁的张明哲正在谈恋爱,但是恋爱遇到了问题,对象家里不同意,原因是张明哲要去一个工地,能不能活着回来是个未知数。年轻气盛的张明哲还是依然上了工地。这婚事可以不谈,而这工地他非上不可,孰轻孰重他清楚。他知道他在做着一件福及子孙后代的事情,即便死了,也值。
他要去的工地就是洛南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一座水利工程建设工地——洛惠渠。
当时,张明哲和村里人都在为水发愁。
而当时的洛南同样。10万多人没有水吃,6万多亩土地自古都在干旱着。
是的,一切都源于干旱。
干旱,万年的伤疤
处于大秦岭东段南麓的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自古为陕西东南门户。在这片被誉为汉字故里的28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片绵延40多里的、洛南最大的丘陵地带,位于洛南县城以西、洛河之南,称为梁塬。40里梁塬72洼,坡塬交错,沟壑纵横,耕地6万余亩。
这是一片黄色的坡塬。
这黄色,应该是火的颜色,是被干旱曾经炙烤的焦黄的颜色,曾经被火炙烤成洛南最让人揪心的一片坡塬。
这是一片千百年来一直在干旱着的土地。
生活于40里梁塬上的白塬村的农民诗人白学清,曾经写下许多通俗晓畅的顺口溜式的诗,其中有一首诗,在40里梁塬妇孺皆知,这首诗描绘了40里梁塬干旱少雨、百姓饱受无水之苦的境况:
“有女莫嫁旱梁塬,吃水更比吃油难。
天旱塬上干瞪眼,雨涝冲刷不得安。”
有什么能够苦过苦瓜和黄柏?梁塬的干旱。
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再也没有比这里的百姓更能够理解这句话的分量。风调雨顺,地里就有收成,干旱少雨,百姓就得准备提着篮子讨饭。
由于缺水,雨天的积水,遍布旱塬的池塘里污浊的雨水,便成为人畜的饮用水源。而遇到大旱,池塘干涸,人们只好到梁塬下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地的洛河去挑水。
张明哲清楚的记得,当时40里梁塬、永丰川等地的人们的缺水状况:人们去池塘挑那些下雨积蓄的红泥水,还要排长长的队,去迟了,常常挑不到水。他说,塬上旱了,你知道人有多可怜,宁给你馍吃,不给你水喝。有个小伙子跑几十里到洛河去挑水,好不容易挑回来,扁担穗子断了,水倒了,受不了家里的责骂,上吊了。
今年79岁的石门镇的雷显发,这位当年洛惠渠建设的英雄,虽然因为脑梗言语困难,但是依然能够说出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洛呀么洛南县,四十里大梁塬。
一遇干旱受灾害,粮食减了产。”
40里梁塬焦渴着,与40里梁塬毗邻的卫东、四皓、祖师、城关等大片的原野也焦渴着,而同样焦渴着的还有古老的洛南县城。
当时,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洛南县城,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来自地下水和县河水。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有限的地下水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穿城而过的县河水因为污染而无法饮用。
今年67岁的张林英,是时任洛南县县长张东的女儿,她在洛南县委大院长大,清楚地记得,当时县委大院灶上的用水,是用架子车从洛河里拉回来的。
现实,是如此的严酷。
现实,也在考验着洛南的干部群众。
决策,艰难的选择
与火一样燃烧着的干旱颜色相对的,是梁塬的北坡脚下轻轻流淌着的洛南人民的母亲河——洛河。
洛河,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洛南县洛源镇的草链岭,全长近500公里,流经河南省的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偃师等市县,于巩义市汇入黄河。洛河在洛南境内长129公里。
千百年来,洛河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掠过梁塬的干旱,滔滔东去。
洛河中游地区的河南省洛宁县,无边的竹海远近闻名,那是洛河水滋润的一抹绿色。
于是,洛南有一句顺口溜在当时广为流传:“洛河水,不浇田,流到河南浇竹园。”
洛河水为什么只浇河南的竹园,不上我的梁塬?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把目光投向了汤汤的洛河水。
他叫张东,时任洛南县县长。
张东又名锡贤、维东,生于1923年,1972去世,商洛市丹凤县人。1938入党,1946年回商洛做中共地下工作,1955年至1961年任洛南县县长。
在任洛南县县长期间,张东带领干部群众建成洛南露天煤矿,修筑公路,建起了商洛地区第一个水库——西湖水库,还建起千亩核桃水保林,在洛河岸边的白洛建起了商洛第一个小水电站。
1956年,张东带领技术人员,在梁塬地区抓水利水土保持试点工作,他对梁塬干旱少雨、百姓苦不堪言的现状了如指掌,心急如焚。
也就在这一年,张东县长到保安一带下乡,在洛河洗手的时候,抬头看到洛河下游渐渐矮去的重重大山,突发奇思:为什么不能修一条渠,把白白流掉的洛河水引入梁塬和洛南县城?
有了想法就干。这一年冬季,张东县长亲自带水利技术人员来到保安实地勘测。
今年81岁的肖民生,祖籍陕西周至县,这位在洛南工作了30多年的水利工作者,当时随张东县长一起走进了保安的崇山峻岭。他清楚的记得他们勘测时的情形:遇到悬崖绝壁,腰间拴个绳子吊在半山腰;饿了,就吃干粮,渴了,抓把雪。
勘测回来,县上开会,讨论是否上马洛惠渠工程。据肖民生说,当时一些人不同意,有点犹豫,有些畏难,但是,被称为“黑旋风”的张东大手一挥:非修不可!
犹豫和畏难,是可以理解的。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全国处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特殊时期,国民经济遭受挫折,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和全国一样,洛南的财力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群众缺吃少穿,生活困难。
据《洛南县志》记载,当时,洛南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为183万元,而洛惠渠工程总投资为850万元。
850万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洛南县洛惠渠管理处副主任张刚算了一笔账:“那时候一个重体力活一天的工钱是1.2元。按这样的标准算,850万元应该相当于现在的8.6亿元,还要多。”
这是一个凝聚着非凡的勇气、胆识的决策。
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严酷现实下,举全县之力修建这样一个水利工程,考验的不仅仅是智慧和勇气,还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敢打硬仗、敢于牺牲的决心和毅力。
陕西省水利厅教授级总工程师王建杰慨叹道:“在这样困难条件下敢于上马洛惠渠工程,足以体现洛南县委、县政府为老百姓谋福祉、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理念。”
经过1956年、1957年的反复论证、实地勘察,洛南县委、县政府会议研究,决定上马洛惠渠水利工程。
决定作出后,县委、县政府派人赶赴省政府等相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
从洛南到西安这段100多公里的路程,张东县长不知道走了多少次。没有车子,只能徒步行走。张东县长的大女婿、今年67岁的聂生林,曾无数次地听岳父说他们徒步翻越秦岭去西安的情景。当时去西安汇报工作,没有车子,就骑骡子,在秦岭上吃干粮,要喝水,可水壶里的水都冻成了冰。
洛南提出的洛惠渠建设方案,得到省上的肯定。
洛惠渠是洛河上游规模最大、灌溉面积最多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商洛最大的灌区。
洛惠渠由保安镇的张坪垭口引水,穿越22.5公里的崇山峻岭,进入梁塬后,分南北两个干渠,北干渠在穿越梁塬、北塬后通入洛河;南干渠绕永丰川之后,一路通入丹江,全长58公里。建成后灌溉面积可达6万多亩,解决保安、永丰、城关以及卫东等1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
一张洛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引洛水上梁源的浩大蓝图,就此被真切而生动地描画出来。
当年建设者开挖洛惠渠渠道
张东县长在洛惠渠工地
当年洛惠渠工地建设现场
当年洛惠渠工程动员大会
当年建设者开挖洛惠渠土渠
我的心里满满的都是你,只好把你捧在指尖,每天……
——作者题记
公元1958年,在全国处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特殊时期,国民经济遭受挫折,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财力捉襟见肘、群众缺吃少穿的洛南县,在极端困难条件下,3300多名洛南儿女用原始的钢钎铁锤,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和40里梁塬修筑出一条洛南亘古未有、商洛最大的水利工程——洛惠渠,解决了自古干旱的40里梁塬和洛南县城10多万人口的用水困难,使6万多亩旱地变成水田,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于牺牲、敢于创造的壮丽凯歌。洛惠渠,浇灌着辽阔的土地,也浇灌着人们的心灵……
居住在洛南县城西柳林村的85岁的张明哲老人,现在经常要做一件对他来说显得异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苦口婆心地告诉他的子孙以及村里的后生们,要他们珍惜每一滴水,这些水太难得啊,“你们现在喝的水,那是用血换来的啊。”
58年前,27岁的张明哲正在谈恋爱,但是恋爱遇到了问题,对象家里不同意,原因是张明哲要去一个工地,能不能活着回来是个未知数。年轻气盛的张明哲还是依然上了工地。这婚事可以不谈,而这工地他非上不可,孰轻孰重他清楚。他知道他在做着一件福及子孙后代的事情,即便死了,也值。
他要去的工地就是洛南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一座水利工程建设工地——洛惠渠。
当时,张明哲和村里人都在为水发愁。
而当时的洛南同样。10万多人没有水吃,6万多亩土地自古都在干旱着。
是的,一切都源于干旱。
干旱,万年的伤疤
处于大秦岭东段南麓的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自古为陕西东南门户。在这片被誉为汉字故里的28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片绵延40多里的、洛南最大的丘陵地带,位于洛南县城以西、洛河之南,称为梁塬。40里梁塬72洼,坡塬交错,沟壑纵横,耕地6万余亩。
这是一片黄色的坡塬。
这黄色,应该是火的颜色,是被干旱曾经炙烤的焦黄的颜色,曾经被火炙烤成洛南最让人揪心的一片坡塬。
这是一片千百年来一直在干旱着的土地。
生活于40里梁塬上的白塬村的农民诗人白学清,曾经写下许多通俗晓畅的顺口溜式的诗,其中有一首诗,在40里梁塬妇孺皆知,这首诗描绘了40里梁塬干旱少雨、百姓饱受无水之苦的境况:
“有女莫嫁旱梁塬,吃水更比吃油难。
天旱塬上干瞪眼,雨涝冲刷不得安。”
有什么能够苦过苦瓜和黄柏?梁塬的干旱。
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再也没有比这里的百姓更能够理解这句话的分量。风调雨顺,地里就有收成,干旱少雨,百姓就得准备提着篮子讨饭。
由于缺水,雨天的积水,遍布旱塬的池塘里污浊的雨水,便成为人畜的饮用水源。而遇到大旱,池塘干涸,人们只好到梁塬下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地的洛河去挑水。
张明哲清楚的记得,当时40里梁塬、永丰川等地的人们的缺水状况:人们去池塘挑那些下雨积蓄的红泥水,还要排长长的队,去迟了,常常挑不到水。他说,塬上旱了,你知道人有多可怜,宁给你馍吃,不给你水喝。有个小伙子跑几十里到洛河去挑水,好不容易挑回来,扁担穗子断了,水倒了,受不了家里的责骂,上吊了。
今年79岁的石门镇的雷显发,这位当年洛惠渠建设的英雄,虽然因为脑梗言语困难,但是依然能够说出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洛呀么洛南县,四十里大梁塬。
一遇干旱受灾害,粮食减了产。”
40里梁塬焦渴着,与40里梁塬毗邻的卫东、四皓、祖师、城关等大片的原野也焦渴着,而同样焦渴着的还有古老的洛南县城。
当时,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洛南县城,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来自地下水和县河水。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有限的地下水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穿城而过的县河水因为污染而无法饮用。
今年67岁的张林英,是时任洛南县县长张东的女儿,她在洛南县委大院长大,清楚地记得,当时县委大院灶上的用水,是用架子车从洛河里拉回来的。
现实,是如此的严酷。
现实,也在考验着洛南的干部群众。
决策,艰难的选择
与火一样燃烧着的干旱颜色相对的,是梁塬的北坡脚下轻轻流淌着的洛南人民的母亲河——洛河。
洛河,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洛南县洛源镇的草链岭,全长近500公里,流经河南省的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偃师等市县,于巩义市汇入黄河。洛河在洛南境内长129公里。
千百年来,洛河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掠过梁塬的干旱,滔滔东去。
洛河中游地区的河南省洛宁县,无边的竹海远近闻名,那是洛河水滋润的一抹绿色。
于是,洛南有一句顺口溜在当时广为流传:“洛河水,不浇田,流到河南浇竹园。”
洛河水为什么只浇河南的竹园,不上我的梁塬?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把目光投向了汤汤的洛河水。
他叫张东,时任洛南县县长。
张东又名锡贤、维东,生于1923年,1972去世,商洛市丹凤县人。1938入党,1946年回商洛做中共地下工作,1955年至1961年任洛南县县长。
在任洛南县县长期间,张东带领干部群众建成洛南露天煤矿,修筑公路,建起了商洛地区第一个水库——西湖水库,还建起千亩核桃水保林,在洛河岸边的白洛建起了商洛第一个小水电站。
1956年,张东带领技术人员,在梁塬地区抓水利水土保持试点工作,他对梁塬干旱少雨、百姓苦不堪言的现状了如指掌,心急如焚。
也就在这一年,张东县长到保安一带下乡,在洛河洗手的时候,抬头看到洛河下游渐渐矮去的重重大山,突发奇思:为什么不能修一条渠,把白白流掉的洛河水引入梁塬和洛南县城?
有了想法就干。这一年冬季,张东县长亲自带水利技术人员来到保安实地勘测。
今年81岁的肖民生,祖籍陕西周至县,这位在洛南工作了30多年的水利工作者,当时随张东县长一起走进了保安的崇山峻岭。他清楚的记得他们勘测时的情形:遇到悬崖绝壁,腰间拴个绳子吊在半山腰;饿了,就吃干粮,渴了,抓把雪。
勘测回来,县上开会,讨论是否上马洛惠渠工程。据肖民生说,当时一些人不同意,有点犹豫,有些畏难,但是,被称为“黑旋风”的张东大手一挥:非修不可!
犹豫和畏难,是可以理解的。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全国处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特殊时期,国民经济遭受挫折,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和全国一样,洛南的财力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群众缺吃少穿,生活困难。
据《洛南县志》记载,当时,洛南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为183万元,而洛惠渠工程总投资为850万元。
850万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洛南县洛惠渠管理处副主任张刚算了一笔账:“那时候一个重体力活一天的工钱是1.2元。按这样的标准算,850万元应该相当于现在的8.6亿元,还要多。”
这是一个凝聚着非凡的勇气、胆识的决策。
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严酷现实下,举全县之力修建这样一个水利工程,考验的不仅仅是智慧和勇气,还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敢打硬仗、敢于牺牲的决心和毅力。
陕西省水利厅教授级总工程师王建杰慨叹道:“在这样困难条件下敢于上马洛惠渠工程,足以体现洛南县委、县政府为老百姓谋福祉、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理念。”
经过1956年、1957年的反复论证、实地勘察,洛南县委、县政府会议研究,决定上马洛惠渠水利工程。
决定作出后,县委、县政府派人赶赴省政府等相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
从洛南到西安这段100多公里的路程,张东县长不知道走了多少次。没有车子,只能徒步行走。张东县长的大女婿、今年67岁的聂生林,曾无数次地听岳父说他们徒步翻越秦岭去西安的情景。当时去西安汇报工作,没有车子,就骑骡子,在秦岭上吃干粮,要喝水,可水壶里的水都冻成了冰。
洛南提出的洛惠渠建设方案,得到省上的肯定。
洛惠渠是洛河上游规模最大、灌溉面积最多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商洛最大的灌区。
洛惠渠由保安镇的张坪垭口引水,穿越22.5公里的崇山峻岭,进入梁塬后,分南北两个干渠,北干渠在穿越梁塬、北塬后通入洛河;南干渠绕永丰川之后,一路通入丹江,全长58公里。建成后灌溉面积可达6万多亩,解决保安、永丰、城关以及卫东等1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
一张洛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引洛水上梁源的浩大蓝图,就此被真切而生动地描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