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闯红灯说开去
文章字数:1706
下午,北大街十字,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奶奶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过马路,当时正是红灯,老奶奶拉着小女孩径直就朝前走,小女孩忙喊:“奶奶,红灯!”老奶奶说:“红灯也可以过”,小女孩执拗的说:“老师说了,红灯不能过”。最后,俩人等绿灯亮起才向对面走去。故事的开端我们无比熟悉,故事的结局却有些陌生。有人调侃说,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要说闯红灯,先得说说为什么设置红绿灯,因为城市公共交通纵横交错,为了使得稀缺的公共交通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各种东奔西走、南来北往的车辆和行人而设置的交通信号装置。而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的功能不过是设置红绿灯的一个副产品罢了。据2012年一则数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有2.6人死于闯红灯,这个数字和13亿人口总量相比占比甚微,但对于遭遇事故的家庭来说,却是难以估量的痛。有的人为了省几秒,把一辈子都省了。
红绿灯作为交通信号灯是全世界通用的做法,那么别的国家又是怎么面对红绿灯的呢,两则来源于现实的段子或许能可窥一斑:一个中国留学生因在德国闯一次红灯,他的德国女友便把他甩了,他很不解,说不就是闯一次红灯吗,当时已经是夜晚时分,路上并没有车,他女友告诉他,你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事儿是你做不出来的?另一个段子则相反,一美国留学生在中国找了个女友,俩人过马路时正是红灯,当时路上也无车辆,女友拉着他就要过马路,他说等等,现在是红灯,女友一生气,自个先过马路了,留下他一脸的茫然,不久和他分手了,其中一个理由是,你连红灯都不敢闯,不知道你还能做什么。同样的红灯,不同的选择,两种文化的冲突。
和中国对闯红灯这种现象无限包容相比,西方有些国家却对此反应颇为激烈,甚至将此纳入公民个人诚信记录,曾经一个中国在欧留学生,毕业后去欧洲一个大投行应聘,笔试、面试、背调各方面都顺利通过,最后HR却告诉她,公司不会和她签约,她感到十分不解,就问为什么,HR告诉她,你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符合公司的人才需求,但我们查到你有三次闯红灯的记录,她很困惑说,不就是闯三次红灯么,当时都是赶时间没看清,既然公司在意这件事儿,以后再也不会了,HR告诉她,没有以后了,凭你的表现原本可以在任何一个公司谋到一个很好的职位,但你的诚信记录让你可能几乎找不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记录上只显示三次闯红灯记录,那么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你闯红灯的次数远远大于三次,我们招聘一名员工就会充分信任他,赋予他很多独立处理公司事务的权力,我们无法相信一个诚信记录存在瑕疵的人会诚实的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那样的话会给公司带来很大不可预知的风险,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很难要求公司会给他足够的信任和尊重。
对,就是两个字,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不以六律,无以正五音。一个简简单单的闯红灯现象其实折射的是目前中国存在大量的追逐特权地位、蔑视践踏规则的现实。谁要是循规蹈矩,不是被大家嘲笑死脑筋、神经病,便是被认为智商低、脑子笨。相反那些享受特权、蔑视践踏规则的人反而为大家所推崇、羡慕,觉得有本事、能力强。长时间此种不正之风的蔓延,透支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最后受到伤害的也是社会大众本身。
也有人说,当时路上没有车,我还要在那傻等红灯,对我来说是时间的浪费,对公共交通来说是资源的浪费么。我想说的是,社会问题的复杂在于,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尽善尽美,没有缺点的制度,只能比较哪个制度对全社会更有利,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红绿灯设置虽缺乏弹性空间,却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最能平衡社会大众出行冲突、保障公共交通顺利安全的制度设计。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按红绿灯指示走,虽然对个体来说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对整体来说,却能无限接近公共交通资源利用的帕累托最优(经济学术语,指资源分配公平和效率的最优状态)。少一点私心,多一点公德,少一些浮躁,守一点规矩,看似通融了别人,最后何尝不是便捷了自己。
规矩不是万能的,但规矩能最大程度的平衡集体大众的利益。作为集体大众的一分子,就让我们从不闯红灯开始,放慢脚步,利用红灯时间用目光打望下我们平常无暇细细打量的城市,领略下城市风土人情,当你驻足而立时,你或许也成为别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要说闯红灯,先得说说为什么设置红绿灯,因为城市公共交通纵横交错,为了使得稀缺的公共交通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各种东奔西走、南来北往的车辆和行人而设置的交通信号装置。而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的功能不过是设置红绿灯的一个副产品罢了。据2012年一则数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有2.6人死于闯红灯,这个数字和13亿人口总量相比占比甚微,但对于遭遇事故的家庭来说,却是难以估量的痛。有的人为了省几秒,把一辈子都省了。
红绿灯作为交通信号灯是全世界通用的做法,那么别的国家又是怎么面对红绿灯的呢,两则来源于现实的段子或许能可窥一斑:一个中国留学生因在德国闯一次红灯,他的德国女友便把他甩了,他很不解,说不就是闯一次红灯吗,当时已经是夜晚时分,路上并没有车,他女友告诉他,你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事儿是你做不出来的?另一个段子则相反,一美国留学生在中国找了个女友,俩人过马路时正是红灯,当时路上也无车辆,女友拉着他就要过马路,他说等等,现在是红灯,女友一生气,自个先过马路了,留下他一脸的茫然,不久和他分手了,其中一个理由是,你连红灯都不敢闯,不知道你还能做什么。同样的红灯,不同的选择,两种文化的冲突。
和中国对闯红灯这种现象无限包容相比,西方有些国家却对此反应颇为激烈,甚至将此纳入公民个人诚信记录,曾经一个中国在欧留学生,毕业后去欧洲一个大投行应聘,笔试、面试、背调各方面都顺利通过,最后HR却告诉她,公司不会和她签约,她感到十分不解,就问为什么,HR告诉她,你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符合公司的人才需求,但我们查到你有三次闯红灯的记录,她很困惑说,不就是闯三次红灯么,当时都是赶时间没看清,既然公司在意这件事儿,以后再也不会了,HR告诉她,没有以后了,凭你的表现原本可以在任何一个公司谋到一个很好的职位,但你的诚信记录让你可能几乎找不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记录上只显示三次闯红灯记录,那么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你闯红灯的次数远远大于三次,我们招聘一名员工就会充分信任他,赋予他很多独立处理公司事务的权力,我们无法相信一个诚信记录存在瑕疵的人会诚实的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那样的话会给公司带来很大不可预知的风险,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很难要求公司会给他足够的信任和尊重。
对,就是两个字,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不以六律,无以正五音。一个简简单单的闯红灯现象其实折射的是目前中国存在大量的追逐特权地位、蔑视践踏规则的现实。谁要是循规蹈矩,不是被大家嘲笑死脑筋、神经病,便是被认为智商低、脑子笨。相反那些享受特权、蔑视践踏规则的人反而为大家所推崇、羡慕,觉得有本事、能力强。长时间此种不正之风的蔓延,透支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最后受到伤害的也是社会大众本身。
也有人说,当时路上没有车,我还要在那傻等红灯,对我来说是时间的浪费,对公共交通来说是资源的浪费么。我想说的是,社会问题的复杂在于,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尽善尽美,没有缺点的制度,只能比较哪个制度对全社会更有利,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红绿灯设置虽缺乏弹性空间,却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最能平衡社会大众出行冲突、保障公共交通顺利安全的制度设计。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按红绿灯指示走,虽然对个体来说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对整体来说,却能无限接近公共交通资源利用的帕累托最优(经济学术语,指资源分配公平和效率的最优状态)。少一点私心,多一点公德,少一些浮躁,守一点规矩,看似通融了别人,最后何尝不是便捷了自己。
规矩不是万能的,但规矩能最大程度的平衡集体大众的利益。作为集体大众的一分子,就让我们从不闯红灯开始,放慢脚步,利用红灯时间用目光打望下我们平常无暇细细打量的城市,领略下城市风土人情,当你驻足而立时,你或许也成为别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