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十三花”里故事多
鱼先军
文章字数:1825

  有春天,就有说不完的故事。
  正在和朋友喝茶聊天,桌上的手机就“叮咚”出了一串忧伤的文字:哥!我想家了,我想吃咱家乡的“十三花”。
  微信是蓉妹从千里之外的南国发来的,二十多年了,每当她的事业、家庭一帆风顺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以书信、电话的形式和我联系,倾诉着成功的喜悦和她对家乡的眷念。如今通讯发达了,只要手指轻轻一点,这种亲情和牵挂就会跨越时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递到千里之外。
  蓉妹想吃的“十三花”,是家乡黑龙口一带乡间过红白喜事招待客人的十三道主菜的简称。
  说起“十三花”的来历,老人们一如望着村头几抱粗的古树一样,说爷爷的爷爷辈就那样了,至于是什么时候起根发源,都没有准确的说法,只是听爷爷说,老先生当年讲过一段古话。
  黑龙口一带过去人烟稀少,一湾子几户人家结庐而居。从秦岭源头沁出的涓涓细流,一路淙淙,跳跃在大山的夹缝中,滋养着一湾人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有了十二户人家的炊烟。一湾人家,和睦相处,相互帮衬,虽是布衣粗食,麻鞋裹腿,却有世外桃源般的安逸。
  一天夜间,湾头的崖窝里,新来了一户逃荒的人家。一家两口,男的脸瘦如削却骨架俊朗,女人挺着个临产的大肚,面黄肌瘦,艰难地蜷缩在一堆破絮中,见有人来,那男的,在无奈绝望中露出了祈求的目光。
  多一口人,总是一喜,人在难处就帮一把吧。老者摸着啜着烟斗的下巴说。
  就像许多传说故事一样,这家人善良而勤劳,孩子机灵聪慧,竟然一举高中,被御批为管辖一方的县令。
  临上任前,爷儿俩采山中野蔬,杀畜宰禽,女人拿出家传的手艺,要为一湾子人家每户做一道菜,以答谢众乡邻当年的收留与帮衬之恩。
  夜幕降临,月上东山,一湾人相聚在一起,看着桌上主人摆下的十二道菜,虽是野蔬粗粮,自养家畜,但在主人的精心烹制下,大小参差,热凉搭配,色香俱佳,竟然与官家的席面不差上下,里间灶锅炖好的山珍汤,还不时飘来阵阵幽香。
  乡邻们也要送上自己的一份贺礼,或几只鸡蛋或山鸡野兔、一捧山果、一盘家蔬……老者从每户送来的贺礼中,各取一份,凑成一盘,放在了桌子的最中间,说是一湾子人家为主人添喜添福。满满当当的一桌菜,成了穷乡避壤最丰盛的一顿美餐。
  开席前,老者说:这是咱湾子的喜事,这桌菜是一湾子最好的菜,十二盘菜是主家对大家最真挚的谢忱,大家都要吃好,要心领这份情。
  月光融融,席间有道不尽的乡情与祝福。这位举子后来为官清廉,仕途宽广,但每年都要回到家乡,精心做一桌“十三花”席招待乡邻,只是除了家乡的菜蔬之外,还增添了不少外地的佳肴。
  岁月更替,“十三花”在一辈一辈地往下传承着,它不仅仅是一桌丰盛的佳肴,更是一个地方民俗文化的独特体现。后来,也有人说“十三花”是代表了一年四季加一个农历闰月农家一年圆满的日子。
  无论从政经商还是在外打工,凡有一家过事,无论远近,一律车马舟楫赶回家吃“十三花”。亲戚可以上溯到上下五辈,还有盘根错节的叔、侄、姑、姨,老舅老表,也只有在“十三花”里才相聚在一起,互论辈分,共话桑麻,在“十三花”里彰显人事兴旺,家业昌盛。
  “十三花”在商州东乡西乡,南片北片特色各异,但尤以北乡黑龙口的“十三花”菜蔬丰盛,口感醇厚地道,单是那每一道菜的做工,就有十二分的讲究。厨子的手艺自然是祖传的,刀工了得,切、拉、划、片,或斜或正,刀刀见功。蒸、煮、焖、炒,花样繁多。清淡,则闻不得一点荤腥,酸辣,则无自产柿子醋不成,调味品多是自家秘制。你如果要问厨子,这道菜是咋做的,也只是抿着嘴轻轻一笑,你尝。
  顶头片子精选了猪肝、心、兜,垫以黑龙口地道的油炸豆腐片,外围用蒸熟的鸡蛋切牙,摆盘多呈菊花、莲花型。荤菜多以蒸碗为主,以自产萝卜切片坐底,油而不腻,清醇爽口。一碗红肉,其色灼灼,肥瘦皮筋,入口即溶,绵香萦喉。
  下街口周家要给重孙结婚,爷给儿子说:把你姑婆接上来。
  儿子知道姑婆90多岁了,闻不得汽油味,便骑了电动车,跑70里路到袁河,见姑婆正在给牛铡草,说,姑婆,我接你吃“十三花”呀!姑婆说,姑婆跑不动了。侄孙子说,我开的电动车。姑婆笑笑的说,我娃孝顺,还记得姑婆。
  老姑婆回娘家,侄男子孙围了一屋子,这个给姑婆夹一块肉,那个给姑婆端一碗蒸丸子。姑婆吃毕,用手扑簌了腔子,长长地打了声饱嗝,说,姑婆吃一回“十三花”,眼睛能看见穿绣花针,姑婆再吃一回“十三花”耳朵就能听见蚂蚁吵架,惹得一屋子人笑背了气。
  说起“十三花”,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我急忙给蓉妹子回微信:想家了就回来,商州城新开了家“十三花”,那味儿,地道着呢!
  蓉妹回了一张大大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