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把式张友海
文章字数:640
本报讯(杨远彦)晴天烈日下的田野,美得像一幅画。6月18日,在镇安县东大门界河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金黄色的麦茬,散发着阵阵清香。“老把式”张友海在这样如诗如画的风景里,驾驶着他的“大铁牛”,一会儿呼啸到东,一会儿转战至西,为村民们翻地。镇界河村很有名气。“在麦田里驾驶非常颠簸,别的人最多干四五个小时,就喊叫换人,“老把式”一干就是一天,中间都不歇。”
“我最多一天能犁5至6亩地,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晚上。”张友海笑着说,每年“三夏”,他都要这样夜以继日地忙活20多天,找他耕地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好多活都接不了,最多能接80%的单,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忙有忙的辛苦,也有忙的收
突然,“大铁牛”停了,张友海休息片刻,蹲到地边,在麦茬地里仔细察看,他一边摇头,一边朝地头的人喊道:“不行,不行,土太粘了……”因为刚下过雨,土壤湿粘,不利于播种,“老把式”停下来,蹲在树荫下乘凉。
年近58岁的张友海,是山阳县户家塬镇西坪村人,从18岁就开始干农活,打井、收麦、播种……样样都会干,干得还特别好,就被大家称为“老把式”,在山阳县户家塬镇西坪村与镇安县米粮获。别人两三个人干的活,张友海一个人就干了,自然挣得也比别人多。“这家伙能行得很,就这十几二十天,收入接近万元!”
“现在国家对咱农民的政策确实好,买农机有补贴,还有专人培训,今年用的机子是新引进的精密旋耕机,确实比咱原先的机子好用、更安全……”张友海指着机器,脸上露出了笑容。
张友海说,他还在自家地里种了5亩魔芋,整天忙碌又充实,累并快乐着。
“我最多一天能犁5至6亩地,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晚上。”张友海笑着说,每年“三夏”,他都要这样夜以继日地忙活20多天,找他耕地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好多活都接不了,最多能接80%的单,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忙有忙的辛苦,也有忙的收
突然,“大铁牛”停了,张友海休息片刻,蹲到地边,在麦茬地里仔细察看,他一边摇头,一边朝地头的人喊道:“不行,不行,土太粘了……”因为刚下过雨,土壤湿粘,不利于播种,“老把式”停下来,蹲在树荫下乘凉。
年近58岁的张友海,是山阳县户家塬镇西坪村人,从18岁就开始干农活,打井、收麦、播种……样样都会干,干得还特别好,就被大家称为“老把式”,在山阳县户家塬镇西坪村与镇安县米粮获。别人两三个人干的活,张友海一个人就干了,自然挣得也比别人多。“这家伙能行得很,就这十几二十天,收入接近万元!”
“现在国家对咱农民的政策确实好,买农机有补贴,还有专人培训,今年用的机子是新引进的精密旋耕机,确实比咱原先的机子好用、更安全……”张友海指着机器,脸上露出了笑容。
张友海说,他还在自家地里种了5亩魔芋,整天忙碌又充实,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