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引来百花开
文章字数:1640
6月14日,笔者走进位于秦岭深处陕西省镇安县西口回族镇石景村北阳山万亩华山松基地。北阳山华山松基地党支部书记兼石景村华山松协会会长的魏吉林,正在松林间砍伐树下的灌木杂草,为的是在2个月后松籽成熟正常采摘扫清障碍。一眼望去,开阔的山谷间松林茂密,青翠欲滴,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经过26年的执着追求,魏吉林靠栽植华山松不仅自己走上了富裕路,而且带动了本村乃至全镇有栽植华山松条件的回汉族农民致了富。如今,他建成已成材的标准化松树园面积50亩,组织成立了石景村华山松协会和新民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已在海拔1000米以上,适宜华山松生长的石景、宝石、石门、西庄、长发等5个村建成优质华山松3.5万亩。自1993年以来,他先后被商洛市授予“农村党员致富带领人”“五好党支部书记”,被镇安县授予“十佳致富能人”等荣誉称号。
引水上山,向荒山要效益,为回汉族乡亲们趟条致富路
“20多年前,我们这里80%的荒坡只长草没有树,是吉林这小伙子执着的干劲把荒山栽上了‘摇钱树’。”石景村79岁的回族老党员马照荣感慨地说。
让荒山变果园,向荒山要效益,魏吉林暗下决心,要给乡亲们趟条致富路。说干就干,1990年魏吉林下决心上山在自家的3亩荒山上栽上了华山松苗。
为了解决新栽松树苗的浇水问题,魏吉林夫妻俩每天坚持担水上山,当时通往果园的路又窄又陡,从山下往他家山上的松树园担水有一里多路,他每天送水不间断。一次,担水走到半山腰间脚下一滑,连人带一担水摔倒在地上,他爬起来把提着空桶返回山下取水点,重新担了一担上了山,山上山下来回担水把3亩新栽的松树苗浇完已经是天黑时分了。由于水份充足,第二年春天,松树苗长势很好。
1992年春上,魏吉林大胆决定把邻近自己松树园其他人的撂荒地租下来。在他的感召下,本村10户农民将25亩荒地租给了魏吉林,签署了荒山租赁合同,租期30年。
“租到手的荒山是一片‘旱台’。”魏吉林说,他与同伙回族村民刘永全开始了“背水一战”,筹资9万多元,实施引水上山工程。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能够灌溉150多亩松树园的二级提灌工程1993年7月10日终于完工。村里的老人夸赞魏吉林说:“咱们祖祖辈辈都想着把水引上山,可都没有能做到,吉林做到了,真了不起。”
水引上了山,村民的担心消除了,魏吉林的信心更足了。如今,他承包的50亩华山松园松树已长大成材挂果,成熟的华山松籽产量达到了3.8万公斤,被锦州一客商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悉数订购,实现年收入近12万元。
建协会,做强华山松产业,创优华山松基地
西口回族镇石景村海拔1300米,是全镇海拔最高的一个村,粮食产量很低,尤其是玉米遇到秋季连阴雨多很难成熟,多数回汉族农民靠进城打临工或做点小生意为生。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的发展,在魏吉林的带动和影响下,一些村民开始利用退耕还林地栽植华山松。
1997年3月,西口回族镇规划建设万亩华山松基地,魏吉林动员大伙:政府要给我们修路,引水上山,动员大家以流转坡地的形式连片栽植华山松。
第二年春天,西口回族镇在石景村打井引水搞提灌工程,修路工程也相继开工。在魏吉林的带领下,村主任刘长根、党员刘胜兴、杨武奇等10户回汉族村民分别以荒坡地流转的形式租赁了本村农民2100亩荒坡地,为了让大伙栽上优质华山松树苗,管好自己的松树园,在魏吉林的倡议下,2001年,大家在石景村申请成立了华山松协会,吸纳会员181名,其中党员20名、共青团员10名。投资5万元建成建筑面积98平方米,设施齐全的西口回族镇北阳山华山松基地培训中心。
一花引来百花开。在魏吉林的带动影响下,西口回族镇北阳山系海拔1000米以上的石景、宝石、西庄、石门、长发等5个村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片,一片兴一山”的华山松栽植格局,目前有1120户回汉族群众栽植华山松3.5万亩,年产华山松籽1000多万斤,松籽主要销往黑龙江、吉林等地,人均年华山松籽收入接近4000元。
如今,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依靠小松籽富裕起来的回汉族农民,大都按照统一规划盖起了小洋楼。不少农户还购买了小汽车,摩托车几乎成了每家每户必备的交通工具,村民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
经过26年的执着追求,魏吉林靠栽植华山松不仅自己走上了富裕路,而且带动了本村乃至全镇有栽植华山松条件的回汉族农民致了富。如今,他建成已成材的标准化松树园面积50亩,组织成立了石景村华山松协会和新民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已在海拔1000米以上,适宜华山松生长的石景、宝石、石门、西庄、长发等5个村建成优质华山松3.5万亩。自1993年以来,他先后被商洛市授予“农村党员致富带领人”“五好党支部书记”,被镇安县授予“十佳致富能人”等荣誉称号。
引水上山,向荒山要效益,为回汉族乡亲们趟条致富路
“20多年前,我们这里80%的荒坡只长草没有树,是吉林这小伙子执着的干劲把荒山栽上了‘摇钱树’。”石景村79岁的回族老党员马照荣感慨地说。
让荒山变果园,向荒山要效益,魏吉林暗下决心,要给乡亲们趟条致富路。说干就干,1990年魏吉林下决心上山在自家的3亩荒山上栽上了华山松苗。
为了解决新栽松树苗的浇水问题,魏吉林夫妻俩每天坚持担水上山,当时通往果园的路又窄又陡,从山下往他家山上的松树园担水有一里多路,他每天送水不间断。一次,担水走到半山腰间脚下一滑,连人带一担水摔倒在地上,他爬起来把提着空桶返回山下取水点,重新担了一担上了山,山上山下来回担水把3亩新栽的松树苗浇完已经是天黑时分了。由于水份充足,第二年春天,松树苗长势很好。
1992年春上,魏吉林大胆决定把邻近自己松树园其他人的撂荒地租下来。在他的感召下,本村10户农民将25亩荒地租给了魏吉林,签署了荒山租赁合同,租期30年。
“租到手的荒山是一片‘旱台’。”魏吉林说,他与同伙回族村民刘永全开始了“背水一战”,筹资9万多元,实施引水上山工程。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能够灌溉150多亩松树园的二级提灌工程1993年7月10日终于完工。村里的老人夸赞魏吉林说:“咱们祖祖辈辈都想着把水引上山,可都没有能做到,吉林做到了,真了不起。”
水引上了山,村民的担心消除了,魏吉林的信心更足了。如今,他承包的50亩华山松园松树已长大成材挂果,成熟的华山松籽产量达到了3.8万公斤,被锦州一客商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悉数订购,实现年收入近12万元。
建协会,做强华山松产业,创优华山松基地
西口回族镇石景村海拔1300米,是全镇海拔最高的一个村,粮食产量很低,尤其是玉米遇到秋季连阴雨多很难成熟,多数回汉族农民靠进城打临工或做点小生意为生。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的发展,在魏吉林的带动和影响下,一些村民开始利用退耕还林地栽植华山松。
1997年3月,西口回族镇规划建设万亩华山松基地,魏吉林动员大伙:政府要给我们修路,引水上山,动员大家以流转坡地的形式连片栽植华山松。
第二年春天,西口回族镇在石景村打井引水搞提灌工程,修路工程也相继开工。在魏吉林的带领下,村主任刘长根、党员刘胜兴、杨武奇等10户回汉族村民分别以荒坡地流转的形式租赁了本村农民2100亩荒坡地,为了让大伙栽上优质华山松树苗,管好自己的松树园,在魏吉林的倡议下,2001年,大家在石景村申请成立了华山松协会,吸纳会员181名,其中党员20名、共青团员10名。投资5万元建成建筑面积98平方米,设施齐全的西口回族镇北阳山华山松基地培训中心。
一花引来百花开。在魏吉林的带动影响下,西口回族镇北阳山系海拔1000米以上的石景、宝石、西庄、石门、长发等5个村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片,一片兴一山”的华山松栽植格局,目前有1120户回汉族群众栽植华山松3.5万亩,年产华山松籽1000多万斤,松籽主要销往黑龙江、吉林等地,人均年华山松籽收入接近4000元。
如今,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依靠小松籽富裕起来的回汉族农民,大都按照统一规划盖起了小洋楼。不少农户还购买了小汽车,摩托车几乎成了每家每户必备的交通工具,村民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