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於邑商於古道之终点
文章字数:1145
据考证,“商於之地”中的“於”即“於邑”,在淅川境内,淅川县盛湾乡马川村南有古城岗,被认为是古“於邑”遗址,今已被丹江口水库所淹没。作为商於古道的终点,“於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标意义。
淅川作为商於之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文化、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秦楚鏖战的主战场。为全国人民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位于淅川境内,其周边的禹山、汤山、杏山分别承载着大禹治水、成汤立商、秦楚征战等文化内涵。
“六百商於地,崎岖古共闻。”商於古道,意为起于“商”,止于“於”的一条大通道。古道起于商邑,这个节点是很明确的。终点“於村”,却不很明确。一说在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一说在淅川县,还有说在西峡县。商洛史学界与民间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资料显示,《后汉书·郡国志》载南乡丹水二县有商城,《水经注》载丹水过商县南又东南经流南乡丹水二县之间,所谓商於者也。《明一统志》载,商於城在内乡县商於城堡,秦张仪许楚商於之地六百里,故此。依照资料分析:明成化以前,在内乡为商於城堡,成化八年分入淅川县,即今厅城西南於村堡。据有关人士推测,於地在内乡还是淅川的争执,都是源于内乡与淅川在历史上的分和变迁。《淅川县志》等资料显示:淅川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淅川。淅川县在后周时期并入内乡县。唐朝初,复置淅川县,治所位于马蹬。在后来的历史中,淅川县之所属,也是几经变迁。并入内乡后,还保留有淅川驿和商於驿。淅川县方志办同志对照地图,指出了史料记载中於地现在对应的位置:古时於村堡,即现淅川县盛湾镇马川村,在原淅川县城附近,即古丹阳城边缘。而现在的马川村,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已经被水淹没,村民全部搬迁到平顶山去了。
民间关于商於古道终点的所在地众说纷纭。杨建国主编的《商於古道》一书详细记录了经严格考证的商於古道历史资料,收入史学界对整个商於古道的最新发现。书籍的前言中写到:横穿于境内的这条古道——商於古道,又称“商於六百里”,是指商於至河南内乡古於城一带,明确了商於古道的终点。
《商於古道》对商於古道在历史上的意义做了强调。书中指出,秦孝公封卫鞅以商於十五邑,张仪欺楚、秦之亡楚、刘邦灭秦、绿林军诛戮王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条古道。同时也是宋金鏖战、李自成屯兵养马,直捣京城的古战场。在抗战时期,它是抗击日寇的东路运输线,解放战争时期,又是人民解放军中原突围北上的重要通道和陕南游击队的征战之地。商於古道的兴衰变化,反映出中国历史演进的一个侧面。“通观商於古道的古今史,它既是一条军事通道,又是一条古驿站之路,还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杨建国介绍,“它曾历经了无数次战火硝烟,见证过无数个历史事件又演绎了一幕幕人生故事。时至今日,它仍作为一条我国西北与东南地区的捷径,发挥着重要作用。”(吕丽霞收集整理)
淅川作为商於之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文化、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秦楚鏖战的主战场。为全国人民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位于淅川境内,其周边的禹山、汤山、杏山分别承载着大禹治水、成汤立商、秦楚征战等文化内涵。
“六百商於地,崎岖古共闻。”商於古道,意为起于“商”,止于“於”的一条大通道。古道起于商邑,这个节点是很明确的。终点“於村”,却不很明确。一说在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一说在淅川县,还有说在西峡县。商洛史学界与民间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资料显示,《后汉书·郡国志》载南乡丹水二县有商城,《水经注》载丹水过商县南又东南经流南乡丹水二县之间,所谓商於者也。《明一统志》载,商於城在内乡县商於城堡,秦张仪许楚商於之地六百里,故此。依照资料分析:明成化以前,在内乡为商於城堡,成化八年分入淅川县,即今厅城西南於村堡。据有关人士推测,於地在内乡还是淅川的争执,都是源于内乡与淅川在历史上的分和变迁。《淅川县志》等资料显示:淅川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淅川。淅川县在后周时期并入内乡县。唐朝初,复置淅川县,治所位于马蹬。在后来的历史中,淅川县之所属,也是几经变迁。并入内乡后,还保留有淅川驿和商於驿。淅川县方志办同志对照地图,指出了史料记载中於地现在对应的位置:古时於村堡,即现淅川县盛湾镇马川村,在原淅川县城附近,即古丹阳城边缘。而现在的马川村,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已经被水淹没,村民全部搬迁到平顶山去了。
民间关于商於古道终点的所在地众说纷纭。杨建国主编的《商於古道》一书详细记录了经严格考证的商於古道历史资料,收入史学界对整个商於古道的最新发现。书籍的前言中写到:横穿于境内的这条古道——商於古道,又称“商於六百里”,是指商於至河南内乡古於城一带,明确了商於古道的终点。
《商於古道》对商於古道在历史上的意义做了强调。书中指出,秦孝公封卫鞅以商於十五邑,张仪欺楚、秦之亡楚、刘邦灭秦、绿林军诛戮王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条古道。同时也是宋金鏖战、李自成屯兵养马,直捣京城的古战场。在抗战时期,它是抗击日寇的东路运输线,解放战争时期,又是人民解放军中原突围北上的重要通道和陕南游击队的征战之地。商於古道的兴衰变化,反映出中国历史演进的一个侧面。“通观商於古道的古今史,它既是一条军事通道,又是一条古驿站之路,还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杨建国介绍,“它曾历经了无数次战火硝烟,见证过无数个历史事件又演绎了一幕幕人生故事。时至今日,它仍作为一条我国西北与东南地区的捷径,发挥着重要作用。”(吕丽霞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