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林,听上去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浪漫感,其实只是一个村子的名字,隶属于土门庵。从杨树林下车的时候,连一棵杨树也没看见,走过一座水泥桥,正式开启今天的徒步之旅。过桥不久,遇到一个三岔路口,习惯性的走右边,路越走越窄,一片竹林勾住了我们的脚步,修竹翩跹,小径通幽,路尽头隐隐一户人家,走近时却是房门深锁,既无独坐之人,亦听不到琴声长啸。再往前,就没有路了,环顾四周才发现我们刚才走错路了,应该走左边,幸好人家门前,隐隐有一条小路,踩着杂草丛生的小路,很快又返回到主道上,行不到200米,又一岔路口,这次我们义无反顾地走左边,路畔的房子很是破旧,门前场院成了花草的乐园,看样子是许久没有人居住了,在一家房檐下,发现一行标语,上书“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时代的印迹特别明显。继续前行,还是杳无人烟,家家关门上锁,住户院子旁边的一棵修剪过的树,提醒过往的人,这里也曾经生活过一群雅致的人。路越来越窄,道旁的麦子一片金黄,收获在望,却没有等到收割的人,只有那些插在田间的稻草人,尽职尽责地挥动着衣袖,守望着这片麦田,黑黝黝的土豆叶子和硕大的土豆花,彰显着土地的肥沃。
走过这片麦田,就再也看不见庄稼和人家了,窄窄的梯田里和道路两旁开满了白色的野雏菊。这些花儿在城市的角落也能看见,却远远不及这田野里的有生机,有灵气。虽没有看见杨树林,一路却是雏菊相迎,溪水相伴,各色的蝴蝶在眼前翩翩起舞,黄的,白的,有花纹的,无花纹的,花间舞,空中飞,叶中栖,一对对,一群群,全然不在乎我们的惊叹。最神奇的是紫色和金色的蝴蝶,身型娇小,但飞舞的速度极快。
走完那些花田,路越发的窄了,野草越来越深,我们只能尽可能靠近小溪,溯流而上,溪水已经被长长的水草掩盖了,如果不是淙淙的水声,谁也不会想到,在这齐膝深的野草中会有冽冽清泉。偶尔也会看见深潭浅瀑,今年雨水少,瀑布的两旁已长出绿苔,只剩下中间那道瘦瘦的瀑布,轻轻的冲刷着青石。潭水清可见底,小鱼小蟹自由嬉戏,这黑色的小野鱼特别机灵,不等我们手靠近就飞快地游走了。喝一顿野鱼汤的梦就此破灭了。
溪边的蛇草越来越茂盛,羊肠小道也变得格外湿滑,见到一张蛇蜕之后,前行的队伍突然安静下来,前面开路的也慢下来了,尽可能地伸长手杖,拨开面前的杂草,挥草的咔嚓声,水声和鞋底的摩擦声显得格外清晰。这样的路程持续了大约30分钟,路面渐渐开阔,隐隐听到犬吠鸡鸣之声,拳哥说,快走到胡山村了,到村子就可以歇歇脚。“可是胡三献宝的胡三村?”不知道谁这样问了一声,气氛一下活跃了,脚步也变的轻快起来。
胡山村住着二三十户人家,一条窄窄的河打村子中间流过,让本来就窄的地方显得更加局促,家家都在河上架起木椽,当作自家的晒场,铺上竹席,架上笼子簸箕,晾晒东西。村子有自来水,有电,唯一没有路,买东西全靠肩挑手提,要翻过一座山,去金陵寺街道,想进城或是外出,都得翻这座山。村民告诉我们,我们来的那条沟叫闫沟,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去修过梯田,后来就没有人再走了,沟里蛇很多,一到中午就会出洞。莫名的就有些后怕!幸亏我们走的早!
群山围裹的胡山村更像一座世外桃源,青山,修竹,小溪,闲适的老人,唯独缺了垂髫小儿。现代通讯在这里绕了个弯,手机电脑就成了摆设。年轻人耐不住寂寞,纷纷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这些老人,守护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土地。老人们坐在柿子树下拉家常或捡二花,满脸的温暖恬静。胡山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大部分物产都是自己亲手种植,满山遍野的栗子树,柿子树,核桃树。秋天只需要背上背篓,就可以在山上捡回很多可以换钱的东西,因为交通不便,很多的山货都腐烂在山上了。
归途的山路上遇到了那位在村里给我们提供热水的大妈,想是常走山路,脚步比我们快很多。我以为她要去金陵寺,在山顶上又遇见她,原来是迎早上出去采购的家人,一根扁担,担着两个蛇皮袋子,在肩上晃悠。
山上的花特别奇怪,大多以紫色为主,不知名的小紫花,紫槐,丹参,夏枯草,紫铃铛……深深浅浅的紫。第一次看见丹参花,花朵像长嘴的鸟,轻吮花茎,有淡淡的甜味。最神奇的是夏枯草,有紫色和白色两种,春天发芽,盛夏枯萎。一生只经历春夏两季,生命虽短,却不影响它将生命中的美尽数绽放,惊艳了岁月,然后在最辉煌的时候落幕。
山里人渴望走出大山,看看城市的繁华喧嚣,城里人一有空闲就想钻进山里,享受这份静宁清新,我们能是一道风景,在人间烟火里,做着忘我的沉迷,纵然被烟火呛得泪流满面,也要策马扬鞭,纵浪行舟。愿我们不忘初心,真正静下心抬头看云的姿态,低眉欣赏野花的素美,感受山风的清凉,赏户外风景的宁静,品真正的人生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