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扶贫,也是在扶我们自己”
陈沛肖云
文章字数:1281

  “孩子暑假还是准备勤工俭学吗?上季度给您的猪苓菌种栽培的怎么样了?”7月4日,市残联驻伍仙村第一书记王建军又如往常一样,逐户对包扶对象进行回访。
  伍仙村是洛南县寺耳镇精准扶贫的重点村,辖有17个村民小组,共597户1964人,其中贫困户占151户536人。王建军说,自2014年5月开始,他们就接手了伍仙村,经过摸索实践,对如何提高村民收入、盘活村集体经济,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智力帮扶:自家人的态度更对群众“口味”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不同意,凭什么他家是贫困户,我家不是?”王建军第一次参加群众会,目睹大家争当贫困户,内心有太多的无奈。那时起,他每次入户调查、回访,都会带上驻村日志一家一户走访。开始一些村民不待见,认为又是来“完成任务”的,但他总是低头记笔记或者憨厚一笑。经过认真摸底调查、公示,最终被纳入“贫困户”范围的农户得到村民们的认可。村民老杜早年在外务工,后来因意外落下残疾,家中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扶贫攻坚全面展开后,老杜被确定为帮扶对象,市残联扶贫工作队积极帮助和扶持,他依靠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搞起野生猪苓种植,并加入了专业合作社。
  扶贫工作队还结合残联职能特点,针对脑瘫、听障儿童缺乏康复理疗和特殊教育的问题,依托近年引进的商洛市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商洛启聪特需儿童干预中心的办学力量,筛选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在征求其监护人的意见后,协助其办理入学手续,并给予适龄儿童费用减免和生活补助等特殊关爱。
  多方联动:引四方活水“造血”
  酒香也怕巷子深。伍仙村资源丰富但地处偏远、人口外流量大,扶贫脱困需要使本地优质资源为外界所熟知和认可。市残联扶贫工作立足伍仙村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和村两委会共同引导群众发展核桃种植、白皮松育苗、猪苓种植和牛羊养殖四大主导产业,按照市场导向、项目支撑、对接协作、资金支持、服务配套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帮扶的原则,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及贫困人口脱贫。目前伍仙村白皮松专业合作社,伍仙村猪苓种植专业合作社、伍仙村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伍仙村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全部审批建成。
  现在,伍仙村几乎每户贫困户都育有白皮松,种上了猪苓,养着布尔山羊,这是针对贫困户短期脱贫的扶持举措。市残联扶贫工作队还甄选企业和产业大户开展种养加销一体化服务,采取“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规模化经营模式,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扶贫政策、市场销售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保障稳定增收,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在产业链条中找到更多的致富机会。
  驻村扶贫:也扶了干部的作风
  王建军告诉记者,他们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对现行惠残政策知晓度的优势,对切实没有能力脱贫的43户政策兜底户,由民政部门提供政策供养兜底的同时,筛选出其中的残疾人,视其残疾程度分别上报纳入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的供给范围,进一步提升贫困户的生活质量。他们在扶贫攻坚、协助村委抓党建、做好村域惠残政策落实的过程中,都有“获得感”。
  “因为走动多了,自然和贫困户成了朋友。交心过程中自己的心态、作风都会发生变化,看起来我们是付出,实际上是收获。扶贫,也是在扶我们自己。”王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