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道柴峪沟
文章字数:5299
青石上的蹄窝
峪口村老街
柴峪沟的驮道
柴峪岭头曾经的过峯楼
商树老街的古庙
大秦岭东段南麓是横亘在关中与陕南之间的一道屏障,也曾经是一道难于逾越的阻隔。但是有什么能够阻挡执着的脚步?在漫长的岁月里一条条古道悄然穿越秦岭,把陕南陕北、黄河长江连接在一起。在这一条条古道中,有一条北起关中东大门潼关、经洛南境,南至丹凤龙驹寨的古道,与历史上著名的“商於古道”连接起来。它就是连接潼关与商州的“潼商道”。而为我们清晰地保存着这条古道悠远记忆的,是潼商道上一段15里长的驮道——柴峪沟。
一道穿越秦岭的要冲
地处秦岭东段南麓的洛南县,是商洛市最北的县份,也是商洛唯一属黄河流域的县。从关中翻越秦岭,经过洛南,往南到商州、丹凤,联通商於古道,通巴蜀湖广,即到了长江流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陕西南部,洛南是关中连接陕南的一个过渡带,一个桥板;或者准确说,在陕南,秦楚交汇之地就在洛南。北宋的司马光曾经为到洛南做知县的友人写过一首《送周寺丞知洛南》的诗,就描绘了洛南秦楚交汇的独有风貌:
太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
稍行山驿远,渐与尘世疏。
楚寨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綮肯,不足试投虚。
司马光告诉我们,从华山到商洛的洛南,这个山环水复、群山纵横,差不多与尘世隔绝的地方,是个楚寨参差、秦民错杂的地方,是秦声楚韵的交融地带,南北两种地域、文化、习俗、风情在这里呈现着别具一格的汇聚杂糅景象。
虽然秦岭东西横亘于关中与陕南之间,成为阻断南北往来的一道屏障,但是在时间的烟雨里,这道屏障无法阻止人们南来北往的脚步,无法阻断关中和陕南丝丝缕缕的联系与交流。联系和交流的重要纽带就是一条条长长短短、曲曲折折的间道、驮道、驿道。洛南自古就有“间道出入,险而便捷”的说法。这一条条古道,把关中和陕南连在一起,把黄河和长江连在一起。
洛南的古道兴起于隋唐。时光流转到清代,洛南通向毗邻县境的古道有11条,其中有9条为南北走向。而能够南通商於古道、联通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道有3条。
一条在西部,从西北蓝田、华县入洛河源头的洛源,这里古为洛源驿,这是洛南的第一个驿站,向南经药子岭驿、板桥驿、接仙娥驿达商州,入丹江航道。清潼商道道员方正瑗从潼关到商州途经洛南,题有《度秦峪岭至商州与王刺史》一诗:
梯云数千级,忽登秦峪顶。
群壑马蹄下,商颜尚延颈。
民脂谒土祠,落日丹青冷。
射矢黄沙冈,鸣钲药子岭。
一条在东部,从今丹凤县的武关经峦庄至洛南庙台,向东进入河南灵宝。中间一条为驮道。从今天的丹凤县水旱码头龙驹寨经老君峪,上老君岭入景村,南渡洛水,经官桥、柴峪岭、商树、石坡、路街、巡检,越秦岭进入潼关、华阴,即过去所称的官桥铺、常水铺、石家坡铺、路家街铺、秦岭铺至潼关驿,这就是著名的“潼商道”。或经柴峪岭经石门铺、杨氏城铺、板庙铺、黄龙铺可达华州,华州即现在的华阴。柴峪沟是这条驮道必经的一个要冲。
一条南北通衢的通道
从洛南县城沿洛河东去15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沟谷,把一道东西走向的叫作柴峪岭的沟谷横切。这条沟谷叫做柴峪沟。这条静静地躺在群山里的峡谷现在几乎被人们所遗忘。但是时间却记着它曾经的繁盛与喧闹。
《续修商县志》卷八记载:盐运“由潼关用驮运或人力肩挑,经洛南境之界碑入留仙坪站,由留仙坪经老君峪至龙驹寨装船,运往荆紫关,淅川一带。”这就清晰地告诉我们,以驮运或人力肩挑为运输方式的商贸交流,是在北起潼关、南至丹凤龙驹寨这条古道上完成的。
柴峪沟驮道在南北商贸、文化交流中独有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
柴峪岭一块立于同治九年(公元1870)的《重修柴峪至谷梅关路碑记》的残破的石碑,上有这样的记载:“柴峪至谷梅,实南北之通衢,往来之要途。”另一块立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的《重修柴峪岭庙碑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柴峪道“北达崤潼之界,南通巴蜀之衢”。“崤”即黄河岸边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崤山,贾谊《过秦论》所称的“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即指崤山、函谷关;而“潼”即潼关。
三四百年前,一个旅行家、探险家曾经留下过这样一段文字:
“初五日行二十里,出石门,山始开。又七里,入隔凡峪;西南二十里,即洛南县峪。东南三里,越岭行峪中。十里,出山,则洛水自西而东……”
这个伟大的旅行家、探险家就是徐霞客。徐霞客文中的“越岭行峪中”的“峪”,就是现在官桥的柴峪沟。徐霞客经洛南景村,再翻越老君岭,行老君峪,至龙驹寨,然后泛舟丹江,“出坐船头,不觉仙也”(《徐霞客日记》),东南而去。
现在,遗落于荒山野岭的这条柴峪沟,曾经是洛南历史上连接商於古道的“北达崤潼之界,南通巴蜀之衢”的驮道,是绵长的“潼商道”上一道喧闹的山谷。在漫长时光里,这条崎岖而繁华的驮道,横穿秦岭,把长江和黄河连接起来,把中国南北两条经贸和文化的大通道连接起来,让南北两种风情如此亲近。
一段喧嚣繁盛的时光自洛南县城沿洛河东去10余里的地方,叫作官桥。官桥背靠柴峪岭。而15里的柴峪沟像是给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柴峪岭横切出一条豁口,一条通道,切出一条叫作柴峪沟的驮道。
依洛河而居的官桥,其名因何而来,众说纷纭。妥帖的解释应该是:或许是因为这里过去的繁华兴盛,为了便于客商驼队渡过洛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官方要在洛河上搭桥,所以,渐渐地,是否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了“官桥”?
柴峪沟的喧嚣繁盛与沉寂萧条,折射着洛南走过的一段长长的历史。
官桥这个静静的流着一条细细的小溪的村子,叫峪口街,守在柴峪沟驮道南端。从这里北去越过柴峪岭,到石坡镇的商树街即柴峪沟驮道北端,古称“上八里,下七里”,全长计17.5里。
据考,柴峪沟驮道始于唐代,明时趋于繁盛。到清代时又多次拓修。这是一条被商品开凿出来的古道。从荆楚湖鄂沿丹江而来的布匹、茶叶、瓷器,要运到关中,北来的棉花、食盐、皮货要流通到南方,就得踏上这条驮道,穿过幽幽的柴峪沟。
据史料记载,明代、清代一直到民国,往返于此驮道的骡马每日多达千头。马帮往来,客商熙攘,人如潮涌,喊声相继,成为柴峪沟曾经的一道火热的风景。
走进这个现在显得荒凉破败的村落,在残墙破瓦之间,你会感觉到这宁静寂寥的村子在时间的云烟里一定发生过什么,一定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岁月。小溪两岸的房屋虽然破旧,但是井然有序,呈现着集市街巷的格局;房子门窗也是集市街房店铺的古老韵味。是的,这个峪口村,过去叫峪口街,曾经是个热闹繁华的集镇。
在柴峪沟驮道繁忙拥挤的那些日子,在这个沿山谷小溪而建的集镇上,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驮队可以在这里找到可口的饭食,也可以在这里买到他们感到新奇的土特产,而且,他们的骡马牲口可以在这里更换磨损了的脚掌,补充补充饲料。因而,这里有各种店铺商号,有各种满足这些长途奔波的客商驮队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据资料记载,这里仅骡马店就有40余家。
离开峪口街沿溪流北上,就进入了柴峪沟。
山峰夹峙的沟谷里,是一色的青石。在柴峪沟道的青石上,有数不清的圆润光滑的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坑窝。这是时间、汗水和骡马的蹄音凿出的记忆。看着这些蹄窝,可以想见,那一队队几朝几代的骡马驮队,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在这里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的日子。这日子一定是汗津津的,一定是蒸腾的,忙碌的,喧哗的,否则,有什么能够在坚硬的青石上剜凿出这一个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坑窝?
在柴峪沟驮道的青石上还可以看到另外的石坑,它或方或圆,深深地刻在青石上。因为柴峪沟地形复杂,山势险要,行走困难,加之许多客商驼队需星夜赶路,所以在石头上砸出石坑,栽上石柱。石柱既可以拴牲口,供人畜歇息,同时又可以作为灯柱,晚上挂上灯笼,为行人照明。
在这圆润光滑的蹄窝边,在这或方或圆的石坑上,曾经发生了多少热闹非凡的事情?白天人喊马嘶,热气腾腾;晚上灯火通明,人畜摩肩接踵,往来不绝。一种只有在通衢大道上才会有的忙碌热闹、繁华喧嚣、劳碌奔波以及喜怒哀乐的生动大戏,在柴峪沟流转的岁月里一遍遍地上演。
柴峪岭头也是不甘寂寞。这里还有另外的风景。
柴峪岭的岭头曾经建有过峯楼。立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的《重修柴峪岭过峯楼碑记》中,记载这这岭上众多的庙宇建筑:“旧有过峯楼三间,楼上有佛魔大帝神庙,又有玄天大帝神庙一楹,又有土地神庙一楹。”另外,这块碑还记载,这里有“茶房三间”等。
柴峪沟曾建有戏楼。逢年过节这里少不了生旦净末丑以及民间社火之类的热热闹闹的表演。而岭头的过峯楼处,除庙宇茶房之外,还有各种店铺门面,疲倦的骡马在此可以进食草料,旅途疲惫的客商可以坐下来喝茶吃饭,甚至可以拜祭诸神,以求路途平安。
从柴峪沟岭头下岭,是7里长的山谷。一行驮道虽已被宽宽的道路所代替,但是其痕迹依然蜿蜒于空阔的山谷,与稀稀拉拉的村舍一起,诉说着那段时光的喧闹。这7里的路程出没于丘陵坡塬,两边是上下起伏的田地,春种秋收的日子一遍遍地在或葱绿或金黄的田野重复。
走出7里柴峪沟北段,是商树。这是守在柴峪沟北口的老街。它和柴峪沟南端的峪口街隔岭相望。
和峪口街一样,商树同样是柴峪沟驮道繁盛时期所形成的一个喧闹的商贸集市,是柴峪沟驮道商贸兴盛所结出的一个果子。它扮演着和岭南峪口街同样的角色。商树遗留的街巷、庙宇、碑石等,可以觅到当年这里作为驮道上一个客商往来、店铺林立的繁华热闹的踪迹。
关于商树地名来历,说法林林总总,比如说一条蟒蛇从柴峪沟南沟游至商树老街尝水,按当地方言“商树”读作“shangfu”,“尝水”读为“shangfei”,以音传讹,后来就读做了“商树”;再如,传商树原称“常术”,按当地方言,“常术”读“shangfu”,与“商树”同音,后就读作“商树”,等等。但是,商树之名是否还可以有另外的解读呢?
因为繁忙的柴峪沟驮道,形成了这里繁荣的商业,喧哗的集市,店铺林立,经贸发达,商业如树一般地繁茂葳蕤,如树般的遍地蔓延,因而,“商树”之名是否因之应运而生?
现在的商树街新楼错落,街巷俨然。人来人往的街道桥头,有店铺食摊,街市的气息依然在弥漫着。
假若没有柴峪沟驮道,商树是否就是一个荒凉偏远的山谷,一个少人往来的峪口,一个少人问津的村落?
商树街现在是石坡镇的一个村。但多年前,商树在行政建制上是个乡。
柴峪沟驮道的繁盛成就了商树的过去,也成就了它的现在。
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现在的柴峪沟是如此的寂寥,如此的沉静。空落落的沟谷里,静静的流水边是疯长的草树。清澈的潭水是水蛇们的乐园。色彩斑斓的蝴蝶起落于花丛之间。无人打扰的鸟雀们可以尽情地呼朋唤友。偶尔会有村里的老人们赶着牛羊沿着溪流峡谷禹禹而行,纷乱的蹄音在空谷里袅袅飘荡。两边绿生生的山崖孤独地顶着蓝汪汪的天空。
柴峪沟驮道铅华洗去。于是,喧嚣不再,繁华消尽,归于落寞,就像驮道出现以前的样子。这样的日子来得有些突然,让人始料不及。谁会相信曾经客商云集、骡马如潮、热闹非凡的柴峪沟,会突然间走出人们的目光,被时间所忽略?但是,这样的日子还是来了。
因为有了公路。因为沿丹江有了一条叫作长坪的公路,南北物资货运可以通过这条公路到长安,再到渭华。
让柴峪沟彻底退出喧闹的舞台的,是洛南至华阴的省道——洛华公路。
1968年10月,这条公路开始修建,1970年建成通车。随着这条连接渭华与洛南、沟通关中和陕南的交通动脉的彻底打通,柴峪沟驮道仿佛在一夜之间陷入沉寂。
曾经流光溢彩的柴峪沟驮道,就此彻底告别过去那些闪亮的日子。峪口街这些残垣断壁、这溪流两岸街坊路巷的日渐荒芜,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听不到叮叮当当的马蹄声和天南地北的方言语调,见不到南来北往的商贾掮客的日子里,在飞扬的喧闹、流动的繁华突然淡出人们的记忆的日子里,柴峪沟悄然地衰老。集市演化为村落,村落逐渐荒凉,荒凉中,又渐渐地破败,成为一段残缺不全的、散发着无尽幽怨的忧伤;这无边的宁静与荒凉,这深深浅浅的蹄窝、灯柱、拴马桩,在诉说着丝丝缕缕缠缠绵绵的往事,留下一份幽幽长长的情结。
峪口街依然向徐霞客和无数的驮队客商曾经蹚过的洛河敞开着,也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但是,所有的都无法挽回。
由于交通不便,柴峪沟地域又较为封闭,虽距洛南县城只有10多里,但峪口街还是只能悄然地躲在洛河岸边,只能继续成为柴峪岭上被砍出的一个刀痕而落寞地存在着。柴峪沟似乎只成了一个符号。像所有自然条件差、地域偏远的地方一样,柴峪沟不可避免地被遗落。
距柴峪沟10多里的洛华公路的繁忙与热闹,与柴峪沟的荒凉与寂寥,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而且,两者之间的一兴一衰,竟有着这样深刻的因果关系。
还会有人留恋柴峪沟曾经的热闹与繁华,会为柴峪沟的落寞和荒芜而叹息。但是,这不是一条路的宿命,这是历史穿越时空的一种必然。这是新与旧、过去与现在的一种必须的交接和扬弃。
这是一种法则,不可逾越。不管我们身边曾经有过多少让我们骄傲、让我们感动的日子,它都会过去,都会走进记忆。
2016年夏天,当央视《商於古道》摄制组走进这条寂静的山谷的时候,人们恍然晓得,原来,被遗忘的柴峪沟还有如此令人挥之不去的过往。
是的,现在,峪口村的人们时不时地会见到一些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这些人来到曾经热闹过的街上,走进曾经拥挤过的柴峪沟,谈论着街上破旧的房子,抚摸着圆圆的蹄窝,方形的柱坑,打听着柴峪沟的往昔。柴峪沟俨然成为人们在洛河岸边寻古探幽的去处。
虽然落寞,虽然寂寥,但是,柴峪沟的前世今生不会淡出记忆,不会淡出情感。这是一份无法割舍的情结。 (刘剑锋)
峪口村老街
柴峪沟的驮道
柴峪岭头曾经的过峯楼
商树老街的古庙
大秦岭东段南麓是横亘在关中与陕南之间的一道屏障,也曾经是一道难于逾越的阻隔。但是有什么能够阻挡执着的脚步?在漫长的岁月里一条条古道悄然穿越秦岭,把陕南陕北、黄河长江连接在一起。在这一条条古道中,有一条北起关中东大门潼关、经洛南境,南至丹凤龙驹寨的古道,与历史上著名的“商於古道”连接起来。它就是连接潼关与商州的“潼商道”。而为我们清晰地保存着这条古道悠远记忆的,是潼商道上一段15里长的驮道——柴峪沟。
一道穿越秦岭的要冲
地处秦岭东段南麓的洛南县,是商洛市最北的县份,也是商洛唯一属黄河流域的县。从关中翻越秦岭,经过洛南,往南到商州、丹凤,联通商於古道,通巴蜀湖广,即到了长江流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陕西南部,洛南是关中连接陕南的一个过渡带,一个桥板;或者准确说,在陕南,秦楚交汇之地就在洛南。北宋的司马光曾经为到洛南做知县的友人写过一首《送周寺丞知洛南》的诗,就描绘了洛南秦楚交汇的独有风貌:
太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
稍行山驿远,渐与尘世疏。
楚寨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綮肯,不足试投虚。
司马光告诉我们,从华山到商洛的洛南,这个山环水复、群山纵横,差不多与尘世隔绝的地方,是个楚寨参差、秦民错杂的地方,是秦声楚韵的交融地带,南北两种地域、文化、习俗、风情在这里呈现着别具一格的汇聚杂糅景象。
虽然秦岭东西横亘于关中与陕南之间,成为阻断南北往来的一道屏障,但是在时间的烟雨里,这道屏障无法阻止人们南来北往的脚步,无法阻断关中和陕南丝丝缕缕的联系与交流。联系和交流的重要纽带就是一条条长长短短、曲曲折折的间道、驮道、驿道。洛南自古就有“间道出入,险而便捷”的说法。这一条条古道,把关中和陕南连在一起,把黄河和长江连在一起。
洛南的古道兴起于隋唐。时光流转到清代,洛南通向毗邻县境的古道有11条,其中有9条为南北走向。而能够南通商於古道、联通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道有3条。
一条在西部,从西北蓝田、华县入洛河源头的洛源,这里古为洛源驿,这是洛南的第一个驿站,向南经药子岭驿、板桥驿、接仙娥驿达商州,入丹江航道。清潼商道道员方正瑗从潼关到商州途经洛南,题有《度秦峪岭至商州与王刺史》一诗:
梯云数千级,忽登秦峪顶。
群壑马蹄下,商颜尚延颈。
民脂谒土祠,落日丹青冷。
射矢黄沙冈,鸣钲药子岭。
一条在东部,从今丹凤县的武关经峦庄至洛南庙台,向东进入河南灵宝。中间一条为驮道。从今天的丹凤县水旱码头龙驹寨经老君峪,上老君岭入景村,南渡洛水,经官桥、柴峪岭、商树、石坡、路街、巡检,越秦岭进入潼关、华阴,即过去所称的官桥铺、常水铺、石家坡铺、路家街铺、秦岭铺至潼关驿,这就是著名的“潼商道”。或经柴峪岭经石门铺、杨氏城铺、板庙铺、黄龙铺可达华州,华州即现在的华阴。柴峪沟是这条驮道必经的一个要冲。
一条南北通衢的通道
从洛南县城沿洛河东去15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沟谷,把一道东西走向的叫作柴峪岭的沟谷横切。这条沟谷叫做柴峪沟。这条静静地躺在群山里的峡谷现在几乎被人们所遗忘。但是时间却记着它曾经的繁盛与喧闹。
《续修商县志》卷八记载:盐运“由潼关用驮运或人力肩挑,经洛南境之界碑入留仙坪站,由留仙坪经老君峪至龙驹寨装船,运往荆紫关,淅川一带。”这就清晰地告诉我们,以驮运或人力肩挑为运输方式的商贸交流,是在北起潼关、南至丹凤龙驹寨这条古道上完成的。
柴峪沟驮道在南北商贸、文化交流中独有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
柴峪岭一块立于同治九年(公元1870)的《重修柴峪至谷梅关路碑记》的残破的石碑,上有这样的记载:“柴峪至谷梅,实南北之通衢,往来之要途。”另一块立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的《重修柴峪岭庙碑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柴峪道“北达崤潼之界,南通巴蜀之衢”。“崤”即黄河岸边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崤山,贾谊《过秦论》所称的“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即指崤山、函谷关;而“潼”即潼关。
三四百年前,一个旅行家、探险家曾经留下过这样一段文字:
“初五日行二十里,出石门,山始开。又七里,入隔凡峪;西南二十里,即洛南县峪。东南三里,越岭行峪中。十里,出山,则洛水自西而东……”
这个伟大的旅行家、探险家就是徐霞客。徐霞客文中的“越岭行峪中”的“峪”,就是现在官桥的柴峪沟。徐霞客经洛南景村,再翻越老君岭,行老君峪,至龙驹寨,然后泛舟丹江,“出坐船头,不觉仙也”(《徐霞客日记》),东南而去。
现在,遗落于荒山野岭的这条柴峪沟,曾经是洛南历史上连接商於古道的“北达崤潼之界,南通巴蜀之衢”的驮道,是绵长的“潼商道”上一道喧闹的山谷。在漫长时光里,这条崎岖而繁华的驮道,横穿秦岭,把长江和黄河连接起来,把中国南北两条经贸和文化的大通道连接起来,让南北两种风情如此亲近。
一段喧嚣繁盛的时光自洛南县城沿洛河东去10余里的地方,叫作官桥。官桥背靠柴峪岭。而15里的柴峪沟像是给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柴峪岭横切出一条豁口,一条通道,切出一条叫作柴峪沟的驮道。
依洛河而居的官桥,其名因何而来,众说纷纭。妥帖的解释应该是:或许是因为这里过去的繁华兴盛,为了便于客商驼队渡过洛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官方要在洛河上搭桥,所以,渐渐地,是否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了“官桥”?
柴峪沟的喧嚣繁盛与沉寂萧条,折射着洛南走过的一段长长的历史。
官桥这个静静的流着一条细细的小溪的村子,叫峪口街,守在柴峪沟驮道南端。从这里北去越过柴峪岭,到石坡镇的商树街即柴峪沟驮道北端,古称“上八里,下七里”,全长计17.5里。
据考,柴峪沟驮道始于唐代,明时趋于繁盛。到清代时又多次拓修。这是一条被商品开凿出来的古道。从荆楚湖鄂沿丹江而来的布匹、茶叶、瓷器,要运到关中,北来的棉花、食盐、皮货要流通到南方,就得踏上这条驮道,穿过幽幽的柴峪沟。
据史料记载,明代、清代一直到民国,往返于此驮道的骡马每日多达千头。马帮往来,客商熙攘,人如潮涌,喊声相继,成为柴峪沟曾经的一道火热的风景。
走进这个现在显得荒凉破败的村落,在残墙破瓦之间,你会感觉到这宁静寂寥的村子在时间的云烟里一定发生过什么,一定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岁月。小溪两岸的房屋虽然破旧,但是井然有序,呈现着集市街巷的格局;房子门窗也是集市街房店铺的古老韵味。是的,这个峪口村,过去叫峪口街,曾经是个热闹繁华的集镇。
在柴峪沟驮道繁忙拥挤的那些日子,在这个沿山谷小溪而建的集镇上,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驮队可以在这里找到可口的饭食,也可以在这里买到他们感到新奇的土特产,而且,他们的骡马牲口可以在这里更换磨损了的脚掌,补充补充饲料。因而,这里有各种店铺商号,有各种满足这些长途奔波的客商驮队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据资料记载,这里仅骡马店就有40余家。
离开峪口街沿溪流北上,就进入了柴峪沟。
山峰夹峙的沟谷里,是一色的青石。在柴峪沟道的青石上,有数不清的圆润光滑的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坑窝。这是时间、汗水和骡马的蹄音凿出的记忆。看着这些蹄窝,可以想见,那一队队几朝几代的骡马驮队,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在这里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的日子。这日子一定是汗津津的,一定是蒸腾的,忙碌的,喧哗的,否则,有什么能够在坚硬的青石上剜凿出这一个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坑窝?
在柴峪沟驮道的青石上还可以看到另外的石坑,它或方或圆,深深地刻在青石上。因为柴峪沟地形复杂,山势险要,行走困难,加之许多客商驼队需星夜赶路,所以在石头上砸出石坑,栽上石柱。石柱既可以拴牲口,供人畜歇息,同时又可以作为灯柱,晚上挂上灯笼,为行人照明。
在这圆润光滑的蹄窝边,在这或方或圆的石坑上,曾经发生了多少热闹非凡的事情?白天人喊马嘶,热气腾腾;晚上灯火通明,人畜摩肩接踵,往来不绝。一种只有在通衢大道上才会有的忙碌热闹、繁华喧嚣、劳碌奔波以及喜怒哀乐的生动大戏,在柴峪沟流转的岁月里一遍遍地上演。
柴峪岭头也是不甘寂寞。这里还有另外的风景。
柴峪岭的岭头曾经建有过峯楼。立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的《重修柴峪岭过峯楼碑记》中,记载这这岭上众多的庙宇建筑:“旧有过峯楼三间,楼上有佛魔大帝神庙,又有玄天大帝神庙一楹,又有土地神庙一楹。”另外,这块碑还记载,这里有“茶房三间”等。
柴峪沟曾建有戏楼。逢年过节这里少不了生旦净末丑以及民间社火之类的热热闹闹的表演。而岭头的过峯楼处,除庙宇茶房之外,还有各种店铺门面,疲倦的骡马在此可以进食草料,旅途疲惫的客商可以坐下来喝茶吃饭,甚至可以拜祭诸神,以求路途平安。
从柴峪沟岭头下岭,是7里长的山谷。一行驮道虽已被宽宽的道路所代替,但是其痕迹依然蜿蜒于空阔的山谷,与稀稀拉拉的村舍一起,诉说着那段时光的喧闹。这7里的路程出没于丘陵坡塬,两边是上下起伏的田地,春种秋收的日子一遍遍地在或葱绿或金黄的田野重复。
走出7里柴峪沟北段,是商树。这是守在柴峪沟北口的老街。它和柴峪沟南端的峪口街隔岭相望。
和峪口街一样,商树同样是柴峪沟驮道繁盛时期所形成的一个喧闹的商贸集市,是柴峪沟驮道商贸兴盛所结出的一个果子。它扮演着和岭南峪口街同样的角色。商树遗留的街巷、庙宇、碑石等,可以觅到当年这里作为驮道上一个客商往来、店铺林立的繁华热闹的踪迹。
关于商树地名来历,说法林林总总,比如说一条蟒蛇从柴峪沟南沟游至商树老街尝水,按当地方言“商树”读作“shangfu”,“尝水”读为“shangfei”,以音传讹,后来就读做了“商树”;再如,传商树原称“常术”,按当地方言,“常术”读“shangfu”,与“商树”同音,后就读作“商树”,等等。但是,商树之名是否还可以有另外的解读呢?
因为繁忙的柴峪沟驮道,形成了这里繁荣的商业,喧哗的集市,店铺林立,经贸发达,商业如树一般地繁茂葳蕤,如树般的遍地蔓延,因而,“商树”之名是否因之应运而生?
现在的商树街新楼错落,街巷俨然。人来人往的街道桥头,有店铺食摊,街市的气息依然在弥漫着。
假若没有柴峪沟驮道,商树是否就是一个荒凉偏远的山谷,一个少人往来的峪口,一个少人问津的村落?
商树街现在是石坡镇的一个村。但多年前,商树在行政建制上是个乡。
柴峪沟驮道的繁盛成就了商树的过去,也成就了它的现在。
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现在的柴峪沟是如此的寂寥,如此的沉静。空落落的沟谷里,静静的流水边是疯长的草树。清澈的潭水是水蛇们的乐园。色彩斑斓的蝴蝶起落于花丛之间。无人打扰的鸟雀们可以尽情地呼朋唤友。偶尔会有村里的老人们赶着牛羊沿着溪流峡谷禹禹而行,纷乱的蹄音在空谷里袅袅飘荡。两边绿生生的山崖孤独地顶着蓝汪汪的天空。
柴峪沟驮道铅华洗去。于是,喧嚣不再,繁华消尽,归于落寞,就像驮道出现以前的样子。这样的日子来得有些突然,让人始料不及。谁会相信曾经客商云集、骡马如潮、热闹非凡的柴峪沟,会突然间走出人们的目光,被时间所忽略?但是,这样的日子还是来了。
因为有了公路。因为沿丹江有了一条叫作长坪的公路,南北物资货运可以通过这条公路到长安,再到渭华。
让柴峪沟彻底退出喧闹的舞台的,是洛南至华阴的省道——洛华公路。
1968年10月,这条公路开始修建,1970年建成通车。随着这条连接渭华与洛南、沟通关中和陕南的交通动脉的彻底打通,柴峪沟驮道仿佛在一夜之间陷入沉寂。
曾经流光溢彩的柴峪沟驮道,就此彻底告别过去那些闪亮的日子。峪口街这些残垣断壁、这溪流两岸街坊路巷的日渐荒芜,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听不到叮叮当当的马蹄声和天南地北的方言语调,见不到南来北往的商贾掮客的日子里,在飞扬的喧闹、流动的繁华突然淡出人们的记忆的日子里,柴峪沟悄然地衰老。集市演化为村落,村落逐渐荒凉,荒凉中,又渐渐地破败,成为一段残缺不全的、散发着无尽幽怨的忧伤;这无边的宁静与荒凉,这深深浅浅的蹄窝、灯柱、拴马桩,在诉说着丝丝缕缕缠缠绵绵的往事,留下一份幽幽长长的情结。
峪口街依然向徐霞客和无数的驮队客商曾经蹚过的洛河敞开着,也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但是,所有的都无法挽回。
由于交通不便,柴峪沟地域又较为封闭,虽距洛南县城只有10多里,但峪口街还是只能悄然地躲在洛河岸边,只能继续成为柴峪岭上被砍出的一个刀痕而落寞地存在着。柴峪沟似乎只成了一个符号。像所有自然条件差、地域偏远的地方一样,柴峪沟不可避免地被遗落。
距柴峪沟10多里的洛华公路的繁忙与热闹,与柴峪沟的荒凉与寂寥,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而且,两者之间的一兴一衰,竟有着这样深刻的因果关系。
还会有人留恋柴峪沟曾经的热闹与繁华,会为柴峪沟的落寞和荒芜而叹息。但是,这不是一条路的宿命,这是历史穿越时空的一种必然。这是新与旧、过去与现在的一种必须的交接和扬弃。
这是一种法则,不可逾越。不管我们身边曾经有过多少让我们骄傲、让我们感动的日子,它都会过去,都会走进记忆。
2016年夏天,当央视《商於古道》摄制组走进这条寂静的山谷的时候,人们恍然晓得,原来,被遗忘的柴峪沟还有如此令人挥之不去的过往。
是的,现在,峪口村的人们时不时地会见到一些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这些人来到曾经热闹过的街上,走进曾经拥挤过的柴峪沟,谈论着街上破旧的房子,抚摸着圆圆的蹄窝,方形的柱坑,打听着柴峪沟的往昔。柴峪沟俨然成为人们在洛河岸边寻古探幽的去处。
虽然落寞,虽然寂寥,但是,柴峪沟的前世今生不会淡出记忆,不会淡出情感。这是一份无法割舍的情结。 (刘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