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呆的地方
文章字数:1375
夏天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陪省上的作家们在商镇的四皓碑园,听那位老者如数家珍地讲那几个白胡子老汉长长的故事,神思有点恍惚,放眼望去,那几座高大的坟茔上一片深绿,四面的回廊上都是文人们的敬意满满的赞美。忽然想起省上有个大诗人说过,到了商洛走近了商山四皓,才知道商洛的作家为啥多才子,原来都沾了仙气。
我知道这四个白胡子老汉,还是因了那座后来炸了的隔断州城和故乡的高车岭。那座岭让我的童年多流了几多汗水,心里也多了几多怨恨。听老师说,那是吕后为接四个老汉派了高车大马停过的地方,也算沾了大人物的光。那年月学校时兴四个老汉学《毛选》的表演唱,我还竟争过一个老汉都落选了,可见这几个更是了不得的名老汉。后来知道的多了,高车岭却没了,又多了几分伤感。世上的事情总是这样,地名得有老东西在那,要不,再多的乡愁也没了凭据。
走出碑园,商山脚下的街道依然世俗地热闹着。有个卖猪娃老农民的一头小白猪跑了,几个作家也加入了围追堵截中。终于有个抓住了吱吱叫的猪耳朵,赶忙让别人照张相发到微信上。这里的喧闹和刚才碑园的安静一墙之隔,互不干扰,倒是有了几分生趣。要是那四个老先生看到这一幕也会抚须大笑的。想来他们为了避乱人困马乏到了山里,吃着商芝肉也没忘了忧国忧民。当国家需要时就去站台。事情成了就归隐山林,把荣华富贵当作过眼烟云,拿得起放得下,个个像活神仙,咋能不长寿呢。
到了棣花,又去看不知来了多少次的平凹先生的棣花。这个好拳师打不过棣花街的以武闻名的地方,因为出了个贾平凹成了丹凤的文化名片。新修的高大上建筑里有大屏幕,回响着老贾用家乡话土土的絮叨,贾家门前的那块石头不是想像里的那块石头,连大门的门槛都偏向东边,为的是对着河那边的笔架山。据说那里能放个大毛笔,是文曲星下凡的地方。院子里除了那棵老梨树长在原来的地方,依然像当年陪平凹看书写字那样依然绿着,坐在下面依然清凉之外,全没了旧时的模样……平凹那年在商洛学院为他搞的研讨会上说,我是商洛的一棵草木、一块石头、一只鸟、一只兔,一个萝卜、一个红薯,是商洛的品种,是商洛制造。说起商洛,我都是两眼放光。他这个中国文坛的大红薯,让商洛也让丹凤在全国闻名,让外人一听说就两眼放光。好多外地人来商洛,都是冲着贾先生这个文学大神去的,想看看这个美丽却不富饶的地方咋会出个名闻天下的大家。我曾经多次说过,从商山四皓到贾平凹是商洛的文脉,也是商洛的两张能拿得出手,能打出去的名片,而这两张名片都出在丹凤,不能不说丹凤是文化的圣土。
听老人说,不信神信鬼就少到寺庙去,去了也得有敬畏之心,不敢乱说乱动。我有个朋友不信,进个寺院时口出狂言,脚下一滑,几万块钱买的相机摔坏了镜头。他赶紧叫爷磕头赔不是。这是笑话也是巧合,不必太当真。可到四皓碑园和平凹故里我还是心怀敬意的。那四个老汉是秦朝的大博士,那学问,那境界,那心态,都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他们活在了商於古道的历史里,让后人敬仰也是自然的。平凹这个商洛红薯能成为商洛的名片、中国的大红薯,他的才气,他的勤奋,他的坚守,都是我们心怀敬意要尽力学习的。
走出清风街时,太阳正红。荷塘里伸出一枝花,直直立着,含苞待放。广播里谁在唱歌,
“如果你爱我,就抛开世俗的烦恼。带我去香格里拉,据说那是神仙住过的地方……”回头望望,丹江边的这块四皓隐过平凹走过的土地,真像是歌里唱的是文化的天堂,是神仙呆的地方。
我知道这四个白胡子老汉,还是因了那座后来炸了的隔断州城和故乡的高车岭。那座岭让我的童年多流了几多汗水,心里也多了几多怨恨。听老师说,那是吕后为接四个老汉派了高车大马停过的地方,也算沾了大人物的光。那年月学校时兴四个老汉学《毛选》的表演唱,我还竟争过一个老汉都落选了,可见这几个更是了不得的名老汉。后来知道的多了,高车岭却没了,又多了几分伤感。世上的事情总是这样,地名得有老东西在那,要不,再多的乡愁也没了凭据。
走出碑园,商山脚下的街道依然世俗地热闹着。有个卖猪娃老农民的一头小白猪跑了,几个作家也加入了围追堵截中。终于有个抓住了吱吱叫的猪耳朵,赶忙让别人照张相发到微信上。这里的喧闹和刚才碑园的安静一墙之隔,互不干扰,倒是有了几分生趣。要是那四个老先生看到这一幕也会抚须大笑的。想来他们为了避乱人困马乏到了山里,吃着商芝肉也没忘了忧国忧民。当国家需要时就去站台。事情成了就归隐山林,把荣华富贵当作过眼烟云,拿得起放得下,个个像活神仙,咋能不长寿呢。
到了棣花,又去看不知来了多少次的平凹先生的棣花。这个好拳师打不过棣花街的以武闻名的地方,因为出了个贾平凹成了丹凤的文化名片。新修的高大上建筑里有大屏幕,回响着老贾用家乡话土土的絮叨,贾家门前的那块石头不是想像里的那块石头,连大门的门槛都偏向东边,为的是对着河那边的笔架山。据说那里能放个大毛笔,是文曲星下凡的地方。院子里除了那棵老梨树长在原来的地方,依然像当年陪平凹看书写字那样依然绿着,坐在下面依然清凉之外,全没了旧时的模样……平凹那年在商洛学院为他搞的研讨会上说,我是商洛的一棵草木、一块石头、一只鸟、一只兔,一个萝卜、一个红薯,是商洛的品种,是商洛制造。说起商洛,我都是两眼放光。他这个中国文坛的大红薯,让商洛也让丹凤在全国闻名,让外人一听说就两眼放光。好多外地人来商洛,都是冲着贾先生这个文学大神去的,想看看这个美丽却不富饶的地方咋会出个名闻天下的大家。我曾经多次说过,从商山四皓到贾平凹是商洛的文脉,也是商洛的两张能拿得出手,能打出去的名片,而这两张名片都出在丹凤,不能不说丹凤是文化的圣土。
听老人说,不信神信鬼就少到寺庙去,去了也得有敬畏之心,不敢乱说乱动。我有个朋友不信,进个寺院时口出狂言,脚下一滑,几万块钱买的相机摔坏了镜头。他赶紧叫爷磕头赔不是。这是笑话也是巧合,不必太当真。可到四皓碑园和平凹故里我还是心怀敬意的。那四个老汉是秦朝的大博士,那学问,那境界,那心态,都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他们活在了商於古道的历史里,让后人敬仰也是自然的。平凹这个商洛红薯能成为商洛的名片、中国的大红薯,他的才气,他的勤奋,他的坚守,都是我们心怀敬意要尽力学习的。
走出清风街时,太阳正红。荷塘里伸出一枝花,直直立着,含苞待放。广播里谁在唱歌,
“如果你爱我,就抛开世俗的烦恼。带我去香格里拉,据说那是神仙住过的地方……”回头望望,丹江边的这块四皓隐过平凹走过的土地,真像是歌里唱的是文化的天堂,是神仙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