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面前不弯腰
文章字数:1832
特约记者 孙传卿 通讯员 彭程
暴雨如注,洪水肆虐,道路损毁,电力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淹……
“7·31”特大暴雨洪灾,致使商南县十里坪镇2小时最大降水量达212.4毫米,全镇11个村(社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宽坪、西坪、白鲁础、核桃坪、大竹园等5个村成为重灾区,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一度瘫痪。全镇房屋倒塌35户113间,损毁桥梁44座、主干道26处22.5公里、通组道路98处148公里,冲毁河堤50公里、自来水63.5公里,毁坏电力及通讯线路25.95公里,毁坏果树2.51万株、耕地67.8公顷,受灾农作物面积达415.05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768.15万元。全镇110个村民小组1901户6923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全镇各级干部万众一心,创先争优,带领群众奋力抗灾救灾重建家园,奏响了一曲干群、警民联手战洪魔的动人凯歌。
“喂!喂!我是十里坪镇,这里遭遇特大暴雨洪灾,白鲁础村两名老人被泥石流掩埋。请求救援!”7月31日凌晨3时许,商南县消防大队接到百余公里之外的紧急求救。于是,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白鲁础村抢险救援。但途经的大石峡公路已被翻滚的河水撕开了长长的口子,公安抢险突击队立即行动,会同当地救灾干部群众,经过警民5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抢通了这条通往白鲁础重灾区的“生命线”。
由于道路水毁坍塌严重,参战突击队步行17公里,才赶到白鲁础村白上组。在迅速勘查现场后,20多名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与干部群众一道,徒手挖掘遇难老人尸体。8月1日凌晨1时,经过连续不断工作,两位遇难老人尸体被先后找到。大家顾不上休息,又组织机械拆除了其危险房屋。同时对周边学校、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排查,拆除了中学校园内一座倾斜的10米高烟囱,清除了幼儿园后院倾倒的3棵大树和100多立方米淤泥。
罕见灾情惊动了市县主要领导,也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当日上午,副市长柳宪军、县长崔华锋等市县领导在第一时间徒步30公里深入受灾最严重的白鲁础村指导救灾。县委政法委书记张贤慧、副县长韩东文、县公安局政委闫建卓以及县交通、水务、电力、民政等14个县直部门连续3天驻守灾区、现场办公,推动救灾工作高效进展。在短短两天黄金时间内,组织群众投工投劳3200个,投入资金260多万元,打通了金丝峡、十里坪至白鲁础的抢险干道,抢通通组道路42公里,恢复11个村的电力供应,完成修复10个村的通讯,修复自来水管道8公里。安置转移灾民203户630人,并安排干部负责群众的吃、穿、住、用、医疗等生活所需。8月4日下午,县民政局积极向上争取的首批救灾物资运达商南,并陆续发放到十里坪、金丝峡等重灾区群众手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魔,十里坪镇科学应对,立即启动抢险救灾和“防、抢、撤”预案。在灾情比较严重的白鲁础村成立“7·31”抢险救灾临时指挥部,集中力量成立5个工作队,携带食品、帐篷等急需物资,进驻灾情严重的大竹园、白鲁础、核桃坪、宽坪、西坪村,协助群众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全面排查危险区域,加强巡查力度,设置警示标识。对于受威胁在册贫困户,由对应的脱贫攻坚帮扶干部入户包抓解决生活问题。还成立信息畅通、指挥协调、灾情核查、后勤保障等4个小组,全面整合人力、物力、财力推进生产自救。镇上每天调集10台大型机械抢修通组入户道路,确保受灾群众出行及生产生活物资投运不受影响。在组织群众对倒伏玉米及核桃、大豆进行抢收的同时,按照“庄稼损失蔬菜补、一产损失劳务补”的工作思路,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抵御洪灾的坚固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引领战斗的旗帜。大竹园村皮家沟组组长殷之福,是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在抗洪救灾的三天中,他不顾年高体弱,手持木棍,全身沾满泥浆,在5里的山路上不知来回行走了多少趟,紧急转移6户21名危房户群众,在他的组织下,全组19户83人无一户出现人员伤亡。洪水退后,老人又不顾疲惫,领着镇包村干部逐户登记财产损失,查看灾情。还自发带领10多名群众抢修出一条5里长的人行便道,打通了一条外部救援的生命供给线。“虽然我今年71岁了,但是我还能走,在大灾面前我是组长又是党员,一定要走在前面,做在前面,给老百姓带好头、服好务,一切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像殷之福老人一样,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把抗洪救灾作为创先争优、践行“两学一做”的主战场,身体力行,冲锋在前,经受住了灾难和考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含义。
目前,受灾严重的十里坪、金丝峡、过风楼等镇水毁的水、路、电、讯、视等基础设施恢复进度很快,大部分已抢通投入使用,受灾群众均已得到妥善安置,灾区人心稳定,秩序安定。
暴雨如注,洪水肆虐,道路损毁,电力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淹……
“7·31”特大暴雨洪灾,致使商南县十里坪镇2小时最大降水量达212.4毫米,全镇11个村(社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宽坪、西坪、白鲁础、核桃坪、大竹园等5个村成为重灾区,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一度瘫痪。全镇房屋倒塌35户113间,损毁桥梁44座、主干道26处22.5公里、通组道路98处148公里,冲毁河堤50公里、自来水63.5公里,毁坏电力及通讯线路25.95公里,毁坏果树2.51万株、耕地67.8公顷,受灾农作物面积达415.05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768.15万元。全镇110个村民小组1901户6923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全镇各级干部万众一心,创先争优,带领群众奋力抗灾救灾重建家园,奏响了一曲干群、警民联手战洪魔的动人凯歌。
“喂!喂!我是十里坪镇,这里遭遇特大暴雨洪灾,白鲁础村两名老人被泥石流掩埋。请求救援!”7月31日凌晨3时许,商南县消防大队接到百余公里之外的紧急求救。于是,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白鲁础村抢险救援。但途经的大石峡公路已被翻滚的河水撕开了长长的口子,公安抢险突击队立即行动,会同当地救灾干部群众,经过警民5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抢通了这条通往白鲁础重灾区的“生命线”。
由于道路水毁坍塌严重,参战突击队步行17公里,才赶到白鲁础村白上组。在迅速勘查现场后,20多名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与干部群众一道,徒手挖掘遇难老人尸体。8月1日凌晨1时,经过连续不断工作,两位遇难老人尸体被先后找到。大家顾不上休息,又组织机械拆除了其危险房屋。同时对周边学校、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排查,拆除了中学校园内一座倾斜的10米高烟囱,清除了幼儿园后院倾倒的3棵大树和100多立方米淤泥。
罕见灾情惊动了市县主要领导,也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当日上午,副市长柳宪军、县长崔华锋等市县领导在第一时间徒步30公里深入受灾最严重的白鲁础村指导救灾。县委政法委书记张贤慧、副县长韩东文、县公安局政委闫建卓以及县交通、水务、电力、民政等14个县直部门连续3天驻守灾区、现场办公,推动救灾工作高效进展。在短短两天黄金时间内,组织群众投工投劳3200个,投入资金260多万元,打通了金丝峡、十里坪至白鲁础的抢险干道,抢通通组道路42公里,恢复11个村的电力供应,完成修复10个村的通讯,修复自来水管道8公里。安置转移灾民203户630人,并安排干部负责群众的吃、穿、住、用、医疗等生活所需。8月4日下午,县民政局积极向上争取的首批救灾物资运达商南,并陆续发放到十里坪、金丝峡等重灾区群众手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魔,十里坪镇科学应对,立即启动抢险救灾和“防、抢、撤”预案。在灾情比较严重的白鲁础村成立“7·31”抢险救灾临时指挥部,集中力量成立5个工作队,携带食品、帐篷等急需物资,进驻灾情严重的大竹园、白鲁础、核桃坪、宽坪、西坪村,协助群众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全面排查危险区域,加强巡查力度,设置警示标识。对于受威胁在册贫困户,由对应的脱贫攻坚帮扶干部入户包抓解决生活问题。还成立信息畅通、指挥协调、灾情核查、后勤保障等4个小组,全面整合人力、物力、财力推进生产自救。镇上每天调集10台大型机械抢修通组入户道路,确保受灾群众出行及生产生活物资投运不受影响。在组织群众对倒伏玉米及核桃、大豆进行抢收的同时,按照“庄稼损失蔬菜补、一产损失劳务补”的工作思路,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抵御洪灾的坚固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引领战斗的旗帜。大竹园村皮家沟组组长殷之福,是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在抗洪救灾的三天中,他不顾年高体弱,手持木棍,全身沾满泥浆,在5里的山路上不知来回行走了多少趟,紧急转移6户21名危房户群众,在他的组织下,全组19户83人无一户出现人员伤亡。洪水退后,老人又不顾疲惫,领着镇包村干部逐户登记财产损失,查看灾情。还自发带领10多名群众抢修出一条5里长的人行便道,打通了一条外部救援的生命供给线。“虽然我今年71岁了,但是我还能走,在大灾面前我是组长又是党员,一定要走在前面,做在前面,给老百姓带好头、服好务,一切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像殷之福老人一样,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把抗洪救灾作为创先争优、践行“两学一做”的主战场,身体力行,冲锋在前,经受住了灾难和考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含义。
目前,受灾严重的十里坪、金丝峡、过风楼等镇水毁的水、路、电、讯、视等基础设施恢复进度很快,大部分已抢通投入使用,受灾群众均已得到妥善安置,灾区人心稳定,秩序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