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洛南农村三产融合增强发展活力
文章字数:1552
    本报讯(姜毅 张少英)洛南积极总结产业发展经验,采取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2015年一产下降2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全县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村三产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带动农旅互动发展,呈现融合新亮点。围绕全域旅游,依托万寿菊产业特点,积极发展花海景观经济,把万寿菊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攻坚的骨干品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永皓、坤元2个生产加工企业,实行万寿菊合同收购、订单生产,带动种植农户6000余户,其中贫困户999户,种植面积8500多亩,在省道202、307和洛洪路沿线作为景观带种植105公里。预计万寿菊一项实现户均收入3500元,实现企业加工产值0.8亿元。在庵巡路、蟒岭绿道种植油菜4500亩,实现亩均150公斤,亩均产值600元,户均增收800元。景观打造吸引外地游客1.5万余人,带动了抚龙湖景区、老君山景区及各镇办农家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县培育休闲农业主体15家,规模休闲农庄4家,打造出一道宜居休闲的靓丽风景。
    链接特色产业培育,取得融合新突破。围绕高山蔬菜、水杂果、油用牡丹、金银花、食用菌、豆腐及豆腐干等特色产业,建设万寿菊、牡丹油、金银花、蚕茧缫丝、洋芋精淀粉、核桃油、生猪屠宰等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积极培育洛南核桃、洛源豆腐干、橡子凉粉、红薯粉条等特色农产品“八大件”,培育“八大品牌”。建设东晋桃园、华阳食药用菌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201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17.8亿元;规模生产加工基地48个,销售产值15.5亿元;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5家;每年新完成加工项目投资4亿元以上;加工园区入驻企业6家。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增长9.7%。
    延伸新型经营主体,享受融合新成果。全县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发展到8个,合作社发展到523家,其中国家示范社7个、省级示范社1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37个、县级示范社66个,认定家庭农场876户,培育认定职业农民146人。麻坪东方红中药材合作社、宏泰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广汇兔业、忠良核桃、惠农烟叶等合作社吸纳社员2.5万多名,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社,集中土地由合作社或企业带动,开展规模化、现代化种植并进行初加工,提高种植和初加工水平,提升农民在生产资料议价上的话语权,增加收入并把增值收益留在了农村、留给了农民。广汇兔业合作社带动保安镇杨庄100户贫困户发展养兔,每户养兔70只,每月回收一次,每只收入8元,户均年收入6720元。石门镇七彩田园合作社组织移民点40户,进行食用菌种植加工,整体提升了移民点农民的收入水平。
    金融支持农产加工,创建融合新环境。县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洋芋、核桃、生猪、蔬菜、食用菌、万寿菊等特色产业发展。争取省供销集团4500万元项目资金,在洛南开展产业精准扶贫试点,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依托天玉、坤元两家龙头企业实施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研究出台了《洛南县金融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贴息贷款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贫困户贷款实行贴息,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难题。采取镇办推荐、电视公开、集中评审的方式,筛选确定有规模、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扶优扶强。目前,首期1435万元精准脱贫担保基金投放到位,全县发放产业贴息贷款15笔,放贷1350万元,发放农户贴息贷款2.06亿元,有效解决了产业融合中贫困户致富资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