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问今商洛行
文章字数:2286
深秋时节,与友人相约,畅游商山洛水。
闺蜜筱卉一家驱车近三个小时到咸阳机场接机,便捷的交通让天涯变咫尺,友人的热情接待与陪伴也让此行更有深意。
汽车驶入秦岭山区,车窗外的景色完全不同于南方的丘陵地带,秦岭山脉巍峨雄伟、蜿蜒绵长,山上林木葱茏,山石巨大嶙峋。一路穿山过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秦岭山区有很多称为塬的平地,塬与塬之间相隔的却是几十米深的沟壑,如今一条高速路已然成为连接塬之间的桥梁,让沟壑变通途。摇下车窗,清冷的秋风吹过,听一曲陕南民歌,心里默念“商洛,我来了!”
华灯初上,一干友人已坐在小酒馆里推杯换盏。酒馆不大,老板是地道的商洛本土人,与闺蜜夫妇甚熟,菜也经济实惠,且不说砂锅焖鸡、水库大鱼,单就是一道冰鲜槐花炒蛋,已让我这吃货赞不绝口。微醺中谈风土说人情,叙往事叹人生……
次日,我决定做一天地道的商洛人,感受一下商洛的市井生活。
深秋的清晨已有丝丝寒意,小巷里的几家早餐店却是人来客往,搅团、糊汤、羊肉泡……稀奇古怪的名字看的我云里雾里。捡一家干净卫生的小店,一碗热乎乎的糊汤,再来几个水煎包,听着当地人用类似西安的口音,抑扬顿挫的聊天打招呼竟也是一种享受。
热乎乎的早餐驱走寒意,到隔壁的莲湖公园里转上两圈。湖边垂柳依依,秋风吹皱一池碧水,古城墙的厚重、文庙的飞檐彰显着商洛悠久的历史。如今的商洛,融合了古今文化、孕育了一批以贾平凹为代表的、文化积淀深厚的文人墨客。农村、市井、官场……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小说诗歌蕴含了丰富的人文。
上午参观了筱卉座落在北新街的公司和门店,没有开车,就这样一路走去又走回。
沿途路过一个小小的菜市场,一条窄巷,门面基本都是百货、食杂和餐饮店,小商贩们大都是露天的菜床或板车,也有人席地摆摊,洋芋、包菜、茄子、辣椒……应有尽有,每个肉档前都挤着几个挑肥拣瘦的人。
午餐闺蜜选择了步行街上当地小有名气的“老马家”羊肉泡,据说味道绝对纯正,堪比西安“老孙家”。
小店门脸不宽,狭长的店面里摆了五六张实木桌凳,店铺最里面一扇门加一个小窗口隔出了后面的小厨房。透过窗口,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煮着浓浓的羊汤,灶上一字排开的几个大瓷碗里是各色调料配菜。主厨的是个二十多岁健壮小伙,深秋了他也只穿了个汗衫,脖子上还挂了条毛巾。
这家小店基本算是自助的,自己到窗口下的条桌上拿了海碗,再去盖了笼屉布的大盘里按食量取了馍,学着筱卉的样子掰成小块,然后递到窗口,只见小师傅熟练的添汤加料,半分钟的功夫一碗飘着葱香的羊肉泡就到了嘴里。那干硬的馍吸满了鲜香的羊肉汤,再加上一勺油泼辣子,是面香透着肉香,肉香里夹着辣子香,真乃人间美味,估计天上的神仙闻到都要下凡了。
商洛的店家太实在,特意要了个小份的也还是没能吃完,正纠结着,一直坐在门口长凳抽烟的老爷子走了过来,指着碗不断的重复着几句方言,听不懂的我茫然的看着他不知所措。心想:老人都是节省惯了,肯定在批评我浪费粮食,于是连比带划的赶快声明:实在太多了,真的吃不下了。
筱卉看了笑的前仰后合,原来他才是真正的老板。老人家靠口味与厚道,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光顾小店的也多是老顾客和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因此老人家十分重视小店的出品和口碑。无奈年事已高,近期准备完全交给大学毕业的孙子(厨房里的小伙子)打理。但又不放心孙子的手艺和能力,所以在门口亲自督察。刚看到我剩了半碗,以为是味道或品质有问题,所以上前亲自过问征求意见。
望着老人已不再硬朗的身体,那一刻我的心是被感动的,十几平方米的小店老人家却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即使退休,也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也佩服在后厨忙碌的小伙,多少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嚷着就业难,宁做啃老族也不肯放低身段,踏踏实实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相信小伙子有爷爷做榜样,一定能把小店做成百年老店。即使还是这十几平方米,五、六张长条桌,但每一碗羊肉泡里都倾注了祖孙敬业的精髓、厚道的人品。下次来商洛,一定再光顾。
怀着一份敬仰、缅怀与感恩的心造访了仓颉园。初识仓颉,是九十年代初到深圳,应聘的台企电脑系统中录入法不是五笔,而是仓颉录入法,列印出来的也只有繁体字而非大陆简化汉字。仓颉的象形文字是从五行、自然和人体入手,这也造就了中国的方块儿文字成为世上最美的文字。
仓颉园座落于洛南城关镇的阳虚山上,洛南古时称华阳,如今一个“洛”字就足已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根文化。
怀着崇敬的心情由仓圣大道步入朝圣门,拾级而上,碧空下仰望汉字始祖,雕像伟岸飘逸,微微扬起的头颅目视远方。园内曲径通幽,毛竹下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雕刻着古文字,仓圣殿前虽无香火,但游人总会深鞠一躬,以示对仓圣的敬仰。状元石前孩子们也争相留影,祈望沾沾仓圣的灵气一朝金榜题名。今天仓颉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创造精神。每年谷雨时节的祭祀活动,更让仓颉成为一张商洛对外宣传的古韵十足的外交名片。
落日余晖中俯视山下车水马龙的小城,幻想着如果仓圣穿越到今天,看着他创造的文字在简化后被广泛应用,成为人们记录、交流的重要工具,该作何感想?仓颉造字、蔡伦造纸加快了人类步入文明的脚步,感恩始祖们的创造,让语言穿越时空记录下来,让吾辈有机会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与文明。
在回商州的路上,再一次感受了商山洛水之美。沿途群山环抱,山谷里溪流纵横,山林在晚霞的蕴染下更显神秘,偶有被惊起的大鸟长鸣着飞越高速公路。看着窗外的秀山丽水,听着旋律优美的陕南民歌,回味短短的两天商洛之行,虽然只见到秦风楚韵的一角,但商洛人的勤劳朴实、千年积淀下来的河洛文化以及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都给我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唯愿能长久的驻足,开启一段真正的灵魂与脚步同行之旅。
闺蜜筱卉一家驱车近三个小时到咸阳机场接机,便捷的交通让天涯变咫尺,友人的热情接待与陪伴也让此行更有深意。
汽车驶入秦岭山区,车窗外的景色完全不同于南方的丘陵地带,秦岭山脉巍峨雄伟、蜿蜒绵长,山上林木葱茏,山石巨大嶙峋。一路穿山过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秦岭山区有很多称为塬的平地,塬与塬之间相隔的却是几十米深的沟壑,如今一条高速路已然成为连接塬之间的桥梁,让沟壑变通途。摇下车窗,清冷的秋风吹过,听一曲陕南民歌,心里默念“商洛,我来了!”
华灯初上,一干友人已坐在小酒馆里推杯换盏。酒馆不大,老板是地道的商洛本土人,与闺蜜夫妇甚熟,菜也经济实惠,且不说砂锅焖鸡、水库大鱼,单就是一道冰鲜槐花炒蛋,已让我这吃货赞不绝口。微醺中谈风土说人情,叙往事叹人生……
次日,我决定做一天地道的商洛人,感受一下商洛的市井生活。
深秋的清晨已有丝丝寒意,小巷里的几家早餐店却是人来客往,搅团、糊汤、羊肉泡……稀奇古怪的名字看的我云里雾里。捡一家干净卫生的小店,一碗热乎乎的糊汤,再来几个水煎包,听着当地人用类似西安的口音,抑扬顿挫的聊天打招呼竟也是一种享受。
热乎乎的早餐驱走寒意,到隔壁的莲湖公园里转上两圈。湖边垂柳依依,秋风吹皱一池碧水,古城墙的厚重、文庙的飞檐彰显着商洛悠久的历史。如今的商洛,融合了古今文化、孕育了一批以贾平凹为代表的、文化积淀深厚的文人墨客。农村、市井、官场……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小说诗歌蕴含了丰富的人文。
上午参观了筱卉座落在北新街的公司和门店,没有开车,就这样一路走去又走回。
沿途路过一个小小的菜市场,一条窄巷,门面基本都是百货、食杂和餐饮店,小商贩们大都是露天的菜床或板车,也有人席地摆摊,洋芋、包菜、茄子、辣椒……应有尽有,每个肉档前都挤着几个挑肥拣瘦的人。
午餐闺蜜选择了步行街上当地小有名气的“老马家”羊肉泡,据说味道绝对纯正,堪比西安“老孙家”。
小店门脸不宽,狭长的店面里摆了五六张实木桌凳,店铺最里面一扇门加一个小窗口隔出了后面的小厨房。透过窗口,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煮着浓浓的羊汤,灶上一字排开的几个大瓷碗里是各色调料配菜。主厨的是个二十多岁健壮小伙,深秋了他也只穿了个汗衫,脖子上还挂了条毛巾。
这家小店基本算是自助的,自己到窗口下的条桌上拿了海碗,再去盖了笼屉布的大盘里按食量取了馍,学着筱卉的样子掰成小块,然后递到窗口,只见小师傅熟练的添汤加料,半分钟的功夫一碗飘着葱香的羊肉泡就到了嘴里。那干硬的馍吸满了鲜香的羊肉汤,再加上一勺油泼辣子,是面香透着肉香,肉香里夹着辣子香,真乃人间美味,估计天上的神仙闻到都要下凡了。
商洛的店家太实在,特意要了个小份的也还是没能吃完,正纠结着,一直坐在门口长凳抽烟的老爷子走了过来,指着碗不断的重复着几句方言,听不懂的我茫然的看着他不知所措。心想:老人都是节省惯了,肯定在批评我浪费粮食,于是连比带划的赶快声明:实在太多了,真的吃不下了。
筱卉看了笑的前仰后合,原来他才是真正的老板。老人家靠口味与厚道,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光顾小店的也多是老顾客和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因此老人家十分重视小店的出品和口碑。无奈年事已高,近期准备完全交给大学毕业的孙子(厨房里的小伙子)打理。但又不放心孙子的手艺和能力,所以在门口亲自督察。刚看到我剩了半碗,以为是味道或品质有问题,所以上前亲自过问征求意见。
望着老人已不再硬朗的身体,那一刻我的心是被感动的,十几平方米的小店老人家却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即使退休,也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也佩服在后厨忙碌的小伙,多少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嚷着就业难,宁做啃老族也不肯放低身段,踏踏实实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相信小伙子有爷爷做榜样,一定能把小店做成百年老店。即使还是这十几平方米,五、六张长条桌,但每一碗羊肉泡里都倾注了祖孙敬业的精髓、厚道的人品。下次来商洛,一定再光顾。
怀着一份敬仰、缅怀与感恩的心造访了仓颉园。初识仓颉,是九十年代初到深圳,应聘的台企电脑系统中录入法不是五笔,而是仓颉录入法,列印出来的也只有繁体字而非大陆简化汉字。仓颉的象形文字是从五行、自然和人体入手,这也造就了中国的方块儿文字成为世上最美的文字。
仓颉园座落于洛南城关镇的阳虚山上,洛南古时称华阳,如今一个“洛”字就足已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根文化。
怀着崇敬的心情由仓圣大道步入朝圣门,拾级而上,碧空下仰望汉字始祖,雕像伟岸飘逸,微微扬起的头颅目视远方。园内曲径通幽,毛竹下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雕刻着古文字,仓圣殿前虽无香火,但游人总会深鞠一躬,以示对仓圣的敬仰。状元石前孩子们也争相留影,祈望沾沾仓圣的灵气一朝金榜题名。今天仓颉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创造精神。每年谷雨时节的祭祀活动,更让仓颉成为一张商洛对外宣传的古韵十足的外交名片。
落日余晖中俯视山下车水马龙的小城,幻想着如果仓圣穿越到今天,看着他创造的文字在简化后被广泛应用,成为人们记录、交流的重要工具,该作何感想?仓颉造字、蔡伦造纸加快了人类步入文明的脚步,感恩始祖们的创造,让语言穿越时空记录下来,让吾辈有机会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与文明。
在回商州的路上,再一次感受了商山洛水之美。沿途群山环抱,山谷里溪流纵横,山林在晚霞的蕴染下更显神秘,偶有被惊起的大鸟长鸣着飞越高速公路。看着窗外的秀山丽水,听着旋律优美的陕南民歌,回味短短的两天商洛之行,虽然只见到秦风楚韵的一角,但商洛人的勤劳朴实、千年积淀下来的河洛文化以及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都给我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唯愿能长久的驻足,开启一段真正的灵魂与脚步同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