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多措并举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文章字数:1059
本报讯(李冲)丹凤县以“全民创业、大众创新”为抓手,以创业型城市创建为目标,积极落实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层次抓好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业型城市宣传活动,在县电视台开办了《创业之窗》专栏,利用网络短信、电视公告等宣传方式,发送就业创业宣传信息10万余条,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大力推动创业平台建设,认定创业孵化基地2个、创业示范基地2个、创业示范企业4户、拨付基地补贴资金30万元。进一步完善创业项目库,组织县内14名创业人员或企业报名参加第二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开展创业培训325人,增强创业者的实战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是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高校毕业生设立了就业服务窗口,开展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回访等服务,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将未就业的困难大学生纳入见习和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主动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开展创业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创业。
三是积极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完善就业困难人员数据库,动态管理,分类进行援助,做到了“出现一人,认定一人,帮扶一人,稳定一人”。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新开发城市环卫工等公益性岗位61个,全部安置以零就业家庭成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困难群体,帮助实现就业。
四是强化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创业型城市创建等工作需要,组织实施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培训美丽乡村劳动力621人,其他城镇劳动力641人,创业培训325人。围绕工业集中区重点项目、企业用工需求,指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为荣毅电子、十三坊等企业开展岗前培训111人。
五是力促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通过劳务输出服务平台,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及时向群众发布用工信息,积极落实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贷款等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在竹林关全省“三下乡”活动现场、县城会议中心广场、县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为外出务工人员补贴单程车费4万元。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有效促进了农民工实现就业。
至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438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2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1%;职业技能培训1262人,岗前培训111人,创业培训32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8万人,其中劳务输出5.21万人,转移就业创经济收入4.13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01万元,扶持创业77人,带动就业304人。
一是全力抓好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业型城市宣传活动,在县电视台开办了《创业之窗》专栏,利用网络短信、电视公告等宣传方式,发送就业创业宣传信息10万余条,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大力推动创业平台建设,认定创业孵化基地2个、创业示范基地2个、创业示范企业4户、拨付基地补贴资金30万元。进一步完善创业项目库,组织县内14名创业人员或企业报名参加第二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开展创业培训325人,增强创业者的实战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是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高校毕业生设立了就业服务窗口,开展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回访等服务,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将未就业的困难大学生纳入见习和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主动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开展创业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创业。
三是积极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完善就业困难人员数据库,动态管理,分类进行援助,做到了“出现一人,认定一人,帮扶一人,稳定一人”。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新开发城市环卫工等公益性岗位61个,全部安置以零就业家庭成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困难群体,帮助实现就业。
四是强化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创业型城市创建等工作需要,组织实施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培训美丽乡村劳动力621人,其他城镇劳动力641人,创业培训325人。围绕工业集中区重点项目、企业用工需求,指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为荣毅电子、十三坊等企业开展岗前培训111人。
五是力促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通过劳务输出服务平台,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及时向群众发布用工信息,积极落实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贷款等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在竹林关全省“三下乡”活动现场、县城会议中心广场、县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为外出务工人员补贴单程车费4万元。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有效促进了农民工实现就业。
至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438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2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1%;职业技能培训1262人,岗前培训111人,创业培训32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8万人,其中劳务输出5.21万人,转移就业创经济收入4.13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01万元,扶持创业77人,带动就业3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