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寺的明代古钟
文章字数:1232
几年前,就听说柞水县红岩寺镇黄土砭小学教师桂满清珍藏有一800斤重古钟。8月22日和朋友一道驱车来到桂老师家,征得同意才有机会目睹古钟,遗憾的是古钟碎裂成5大块。为更细窥古钟的真面目,几人将古钟从桂老师房间里抬出,最后一块足有200多斤,费了很大力气才抬出,一字排在大厅中央观赏拍照。古钟虽破碎,然每块轻轻一敲声音清脆悦耳。
古钟呈铁青色,由大圣图案的悬纽、钟身组成,钟高约135厘米,纽高约30厘米,口围290厘米,口径90厘米,上部厚2厘米,下底厚4厘米,重约0.4吨,悬纽曲身猴形。时隔几百年,悬纽猴兽雕塑依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钟身以凸弦纹间隔,分为三段,上段为莲花花纹,中段钟身分隔为几块方形,内铸铭文,下段铸满了细致的花纹,凝似菊花、牡丹图案,侧有一圈八卦纹,下口为六角弧形。
古钟的铭文上写有“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五日造”和功德人名,根据时间推算,嘉靖二十九年即1550年,距今已有466年历史。此钟的公开亮相为研究柞水县明朝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提起古钟,桂老师有说不完的话,据他讲:四百多年前的古钟保存到现在很是珍贵,外公焦成发功不可没。解放前,古钟一直悬挂在桃园沟师家梁大圣庙东侧,那个时候时局不稳,土匪、地方土豪劣绅经常到庙上胡作非为,抢劫财物。当时,焦成发是庙上的法坛禅师,为保护古钟,他命手下将钟砸成5大块藏了起来。大跃进时期,生产队大练钢铁,队长逼焦成发找出古钟,他没有答应。1979年焦成发突发急病,卧床不起,不能讲话,临终前他用手比划,其子焦南海从父亲的手势和口型中推测,在师家梁大山里藏有庙上重要物品,要他尽快找到,归还到庙上。
几年来,焦南海(已去世)铭记父亲遗嘱,为了保密,从不敢向外人提起,每到农闲时期,就背着竹篮,拿着锄头,佯装挖药,其实到后山寻找庙上宝物。
1982年6月的一天,焦南海在深山里寻找,突然天降暴雨,他跑到大石岩下避雨,雨停后准备回家,看到岩边一蔸毛草被野猪拱开,露出盆子大一块铁板,被雨水冲刷,上面铭文清晰可见,他将四周的杂草和泥土刨开,出现了5大块,每一块一个人根本无法移动。第二天,他在村上请了8个壮劳力,用一天时间,将古钟运下山。由于师家梁大圣庙香客寥寥,庙宇荡然无存,此钟无法回归原处,暂时由焦南海保管。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了解,焦南海认为外甥桂满清为人忠厚、知书达理、多才多艺、爱好广泛,决定将古钟赠予他收藏保管,使其有机会予以复原。为答谢舅舅的信任,满清给了舅舅4000元钱。为实现舅舅多年的夙愿,2014年暑假,桂老师到省文物修复中心咨询,得知修复古钟需要11万元钱,而他没有这些资金,复原梦想未能实现。
近几年,有许多知名庙宇、旅游景点、收藏爱好者花重金购买,都被桂老师婉言谢绝。他说:“这是红岩寺的古文物,终有一天对于研究明代红岩寺地方史肯定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我不能为了钱财,让古文物在我手里流落他乡。”
目前,桂老师最大的愿望是得到红岩寺籍的老板或有识之士出谋划策,出资出力,将古钟复原,放到香客旺盛的老母山庙上,让红岩寺人民每年除夕之夜都能敲响新年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