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稳步推进中药产业
文章字数:768
本报讯(记者 刘婷)近年来,柞水按照“建园区、抓龙头,建基地、抓示范”的思路,不断强化生产、加工、流通、科研等“四大”体系建设,已建成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和3大示范园区,累计完成中药材种植39.7万亩,现代医药已成为县域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该县大力发展药源基地建设,推进中药种植规模化。按照林药结合和粮(菜)药套种、兼种模式,狠抓五味子、金银花、花椒、油用牡丹、红豆杉、猪苓等主导品种基地建设,推进中药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同时,建设医药园区,推动中药加工产业化。按照“优势产业引导、工贸园区承载、骨干企业带动、重点项目支撑、政府服务保障、全面创新促进”的发展路子,建成盘龙生态产业园,引进企业29家,产业项目37个,总投资15亿元,年产能达到25亿元。进一步强化产品研发,推动中药开发科技化。成立了盘龙医药研究所和秦岭特效药材研究所,引进了陕西唯一的骨伤及肿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项目,地道品种保护、野生药材训化、医药品种研发均取得了初步成就。培育五味子、金银花、重楼、盘龙七等主导品种4个,筛选地道品种50个,保护红豆杉、银杏、林麝等濒危品种8个。不断完善流通体系,推动中药销售市场化。建成柴庄、凤凰、曹坪、石镇、乾佑、红岩寺等6个药材交易市场,购销大户48户,年中药材吞吐量达到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进一步将中药产业与休闲农业、退耕还林、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等相结合,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每年设立500万元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药产业产品研发、品种保护、地道药材培育、基地建设和先进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鼓励企业、农户和社会各界从事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药农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
据了解,该县大力发展药源基地建设,推进中药种植规模化。按照林药结合和粮(菜)药套种、兼种模式,狠抓五味子、金银花、花椒、油用牡丹、红豆杉、猪苓等主导品种基地建设,推进中药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同时,建设医药园区,推动中药加工产业化。按照“优势产业引导、工贸园区承载、骨干企业带动、重点项目支撑、政府服务保障、全面创新促进”的发展路子,建成盘龙生态产业园,引进企业29家,产业项目37个,总投资15亿元,年产能达到25亿元。进一步强化产品研发,推动中药开发科技化。成立了盘龙医药研究所和秦岭特效药材研究所,引进了陕西唯一的骨伤及肿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项目,地道品种保护、野生药材训化、医药品种研发均取得了初步成就。培育五味子、金银花、重楼、盘龙七等主导品种4个,筛选地道品种50个,保护红豆杉、银杏、林麝等濒危品种8个。不断完善流通体系,推动中药销售市场化。建成柴庄、凤凰、曹坪、石镇、乾佑、红岩寺等6个药材交易市场,购销大户48户,年中药材吞吐量达到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进一步将中药产业与休闲农业、退耕还林、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等相结合,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每年设立500万元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药产业产品研发、品种保护、地道药材培育、基地建设和先进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鼓励企业、农户和社会各界从事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药农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