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李先念:五花山上的足迹
——写在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之际
文章字数:6050



    姚怀亮
    长卷画作寄深情
    七月流火,柳堤蝉鸣。
    小暑过后的一天,友人邀我去商州通江西路一间画廊饮茶。闲聊中间,主人展开一卷画轴让我们观赏。画名《李先念1946:在丹凤五花山》。整个画卷连同前后题跋落款计约10米,可谓是云林式构图的巨幅山水长卷。
    全画主要描绘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1946年7月率中原解放军北路突围部队冲破国民党的层层封锁线,进入陕南商洛地区,经行在今丹凤县寺坪五花山一带的革命活动。画作全景式的构图,将中原部队战斗过的巍峨山峦、幽邃丛林、水边村居、神秘寺庙、简易茅庵、山中小径等全部囊括其中。整个画面疏密得当,变化多端,气势宏大,以清润的笔法将秀美的寺坪地面山水展现得淋漓尽致,意境幽远。画作最后以还原矗立在丹凤县城百顷湾入口的李先念同志全身戎装塑像收官,寓意鲜明,主题突出,因为他昭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和信仰,这就是:在今天阳光普照的和平日子里,我们仍然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即使今后我们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画作者李健宝告诉我们,为了创作这部长卷,他曾自费六上寺坪考察,分别去过红军庙、龙潭沟、杨家院、银洞村和五花山,访问过当地的许多老者,听到过不少李先念及其战友在五花山一带战斗和生活的动人故事,更增添了他自己的创作欲望和信心。从2016年4月28日到7月18日,前后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方完成10米长轴巨幅山水画《李先念1946:在丹凤五花山》。被画作者李健宝所感动,本人翻山越岭,走访群众,在全面了解李先念在五花山的战斗经历的基础上草成此文,以飨读者。
    战略移踞五花山
    五花山,是蜿蜒于商州、丹凤两县南部流岭山系中的一座雄伟奇特的山脉,它的脚下便是丹凤县的寺坪镇。明代王傅在《冬日秦岭》一诗中吟咏说“倚杖看虬壑,穿林正鹖冠”(鹖,hé,鸟名,鹖性好斗,至死不却。古代在武士的帽子插上鹖毛,以示英勇),正是对五花山幽深山林、险峻山势景象的真实写照。这一带地方山林的生成关系和别的地方大有不同:山耸立至哪里,树也就长到哪里;山势有多陡,树木也就有多立。即就是再坚固的岩石,只要是有个缝儿或石窝,都能生长出冬夏常绿的大铁匠树来。而且树冠圆圆的,绿荫一律铁青颜色,一团团一簇簇,遮天蔽日,远远望去煞是养眼壮观。正因为五花山峻峭难攀,森林茂密,便于隐蔽,而且地形复杂,道路曲折,与敌作战回旋余地大,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里,这里一直是我陕南游击队理想的栖息之地。
    另外,五花山所在的寺坪镇辖区,虽然处于万山丛攒之中,但它东连深山间道花园岭,中有便道可直下丹江岸边的重镇竹林关;西去顺岭而下可径指商洛首府商州城;站在五花山峰顶,北可遥瞰商丹盆地,南可顾频山阳县的中村、银花。交通也称便利,可守可退,自古为兵家所重。因此,1946年7月26日,李先念所率的中原突围部队左路之一部到达丹凤县竹林关西南之红岩沟(今属山阳县)之后,为减轻战斗部队掩护任务和从干部的自卫生存出发,决定于27日改道北上,“将与陕南游击队领袖巩德芳会合,以便有计划地布置陕南的游击战争”,遂将中原军区司令部转移至寺坪花园岭之油房村。29日,李先念同志还在司令部驻地会见了中共商洛工委书记、陕南游击队指挥部政委王力,共同“商讨此地工作及行动问题”。会后,李先念和任质斌同志即时将此一情况报告给西北局并中共中央,电文称:“我们今在龙驹寨西南约60里之土地庙与王力同志会面,并在商讨此地工作及行动问题。”王力同志也将此一重大消息通过鸡毛信,很快就传达给了正在北山留仙坪诊病吃药的巩德芳,并且还通报了李先念渡过丹江到留仙坪的具体时间。8月1日,李先念在王力的引领下,率部沿流岭西进,出棣花万家湾,渡过丹江,进入苗沟许庄子。第二天,李先念所部和巩德芳所率的陕南游击队终于在留仙坪砖磨沟口胜利会师,从此掀开了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辉煌篇章。
    运筹寺坪开新局
    1946年6月29日晚,由李先念、郑位三(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原局代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和十三旅、十五旅之四十五团,突破平汉铁路封锁线,部队不顾疲劳,日夜急行军,终于赶在国民党军队之前,进入河南内乡、淅川一线。7月11日,为了分散敌人追堵兵力,决定分兵两路向西挺进:李先念、郑位三所率部队为左路,经南化塘、漫川关一线,向宁陕方向前进;王震(中共第七届候补委员、中原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所率三五九旅为右路,取道荆紫关、山阳,向镇安、柞水方向前进。
    7月14日晚,李先念、郑位三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干部,于淅川县大石桥渡过丹江。15日,左路军亦全部渡过丹江,进抵淅川以西的梅家铺。同日,中原局接到中央指示:胡宗南有强兵节节堵击,北上很难通过,且牵制大批敌军,在敌后创立根据地应是中原解放军的光荣战略任务。中央军委也电示郑位三、李先念、戴季英(中原局委员,第一纵队政委)、王震:建议考虑是否可能在陕南建立临时根据地。电文并且通报了陕南敌情和陕南游击队的情况。通报指出:陕西省工委已在商县、洛南、山阳、柞水和河南卢氏之间,搞起数支“非法武装”,统一归巩德芳指挥。已由陕甘宁边区派去50余名干部帮助其发展,积极活动,准备建立根据地;当地已组成中共商洛工委,负责人为刘庚、巩德芳、秋宏、王力,可找巩德芳接头,一切情况可知。7月23日,中原局在商南县白鲁础召开会议,讨论贯彻中央指示,在陕南建立根据地的问题。会议决定将部队分散为7支,在镇安、郧西、商南、山阳等地开辟地域,发动并依靠群众,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7月26日,李先念所率左路军之一部到达今丹凤县竹林关西南之红岩沟(今属山阳县),决定次日改道北上,“将与陕南游击队领袖巩德芳会合,以便有计划地布置陕南的游击战争”。28日,右路三五九旅进至商县黑山镇。31日,全旅会合于柞水县凤凰镇。8月2日解放镇安县。首先开辟了就地游击,建立根据地的新局面。
    白鲁础会议之后,左路军之一部在陕南游击队分队长刘占山(即刘山)的引领下,往龙驹寨北山方向前进。部队经山阳县对窝沟出响冬河,涉银花河,通过山阳县至竹林关的大道,沿商路河而上,25日抵达今丹凤县毛栗岗李家村时,与陕南游击队中队长张青山所带的30多名游击队员相遇。随从参谋肖健章当即领着张青山去见李先念和任质斌(中原军区副政委)。了解到陕南游击队的情况以后,李先念司令员请张青山派人尽快将王力同志找来;另外,又让青山带人去山阳桐木沟接在那里养病的郑位三和陈少敏(中共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原局组织部长)等。
    中原军区司令部当天所驻的李家村,当时只有五六户人家,唯李家财家比较宽敞,有一个院子,上房五间,偏厦六间。李先念同志即将司令部设于他家。部队住进去20多人,在院内架起两挺机枪,在厦房安设电台、发报机和手摇发电机,房顶安装上天线,以方便与中央及西北局的电报联系。李先念接见张青山,并且交待任务的地方,就在李家上房中厅。农历七月初一,司令部又转移至花园岭油房村,李先念同志住进靠近河边的彭友文家,晚上睡在靠后墙的三格子柜上。任质斌和文建武两位军区领导则住在对面的彭厚成家。军区卫生部长严荣同志(女)住在村东头彭传世家。担任保卫中原局机关和军区司令部任务的夏世厚团长所率的三十七团驻扎在邻近的楼房村。7月28日上午,李先念、王力两位部队和地方的领导人关于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重要谈话,就是在花园岭油房村彭友文家进行的。
    1982年10月8—10日,已是商洛机械厂工会主席的老游击队员张青山,随同丹凤县副县长余振东等重访油房村时,曾摸着当年李师长和他在村边大树下坐过的那块大石头,回忆说:他当时问,三五九旅“咋不和你一块到这里来建设边区呢?”李先念同志对他说:“陕南地下工作做得好,陕南和边区一样。”如今那块大石头还在,而那棵为他们遮阳的大树却没有了,只剩下粗大的树茬,而树茬上的年轮还仿佛清晰地记载着那段艰苦的日子……
    中原部队胜利突围进入陕南,并不意味着艰难和困苦的结束,首先迎接这批优秀中华儿女的却是环境的残酷和生存的艰难。
    豫鄂陕三省环连之处,正是万山深邃之地,地瘠而民贫,当地群众的生活十分艰辛。尤其是每年七八月份,正是商洛地区的阴雨时节,天无半日晴,民无隔宿粮。突然之间涌入一万多名中原突围部队的指战员,和麇集于此的4万多名前来围追堵截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地方的负担一时显得十分沉重。敌军的供应,可摊可派可夺可抢,而中原我军初来乍到,人地两生,日无定食,夜无定宿,部队面临的生存困难,真是到了不可名状的地步。战士何皓当时所记的《日记》中,就曾这样写道:“这两天靠红薯填肚子。有些人拉稀,大概是吃野果生食引起的。”“没粮食吃,尽吃生食,拉肚子的越来越多。”
    “赶上团部,实在饿的拉不动腿。团政治处民运股刘股长把他仅剩下的一小片包谷饼给我吃了,这才有了点劲。兴许,这是一点心理作用。”
    “有不少人因饥饿、疲劳、病伤掉在后面了”……李先念司令员也连同战士们一块经受饥饿的严峻考验,他胃病复发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和营养补给,人也越来越瘦。但是,每到一地,他都要催促随军参谋下部队检查战士们的食宿情况。7月21日,当他了解到许多指战员已经饿得走不动了,便下命令将他乘坐的那头骡子杀掉。但村子里找不到人,想借一口锅都找不到,最后好不容易才弄到一只瓦罐,又搞不到食盐,只能将骡子肉和土豆将就着煮了一罐子。骡子肉熟后,大家兴腾腾地围起来一块吃。这时司令员察觉味道好像不对头,仔细检查,才弄清那个瓦罐原来是个尿罐子。围着吃饭的人都感到十分败兴,李先念同志却极有风趣地说,没有酱油没有醋,就是有点尿臊味。他看着煮熟的土豆,首先动起了筷子,看着大家笑笑说:不吃可惜了,管它的,吃,把它装进肚子里什么味道也就没有了。这是一则非常真实的笑话,而现在讲起来有谁能笑得起来?心里头只会涌动起一股酸,已经成
    。楚的感觉……不单单是饥饿,行军在漫长艰行的山路上,同样是对中原解放军的每一名战士革命意志的最大磨炼和考验。五花山一带过去道路崎岖而艰险是出了名的,一会儿路在山上,一会儿又在沟里,一会儿要爬上高山,一会儿又要趟河,有时看着前边有路可行,可是走不多远却见荆棘丛生,又无路可通。李先念司令就曾幽默而生动地形容说,寺坪这个地方的路是“上山掉帽子,下坡墩尻子”。
    但是,所有的困难都没有难倒我英勇的中原解放军全体指战员。部队分散活动之后,与陕南游击队合编,并肩作战,如鱼得水,各项工作都进展得十分顺利。正如李先念同志后来在中原部队与陕南游击队连以上干部会议上所讲的:这次突围,敌程潜、刘峙、胡宗南集中了31个旅前边堵截,后边追击,我们虽然受尽千辛万苦,但终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胜利地突出重围,建制完好地到达陕南与巩德芳同志领导的陕南游击队会合,创建陕南根据地。我们中原军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突围途中虽然犯了一些群众纪律,杀吃了群众的牛,吃没有长大的小猪,这也不能全怪你们。前卫团还能搞到一点吃的,后边的不设法搞吃的,敌人消灭不了我们,我们会被自己消灭。在讲话中,他又感激地说:陕南群众好呀,他们不怪我们,还支持我们,同情我们,使我们能够得到生存。共产党的军队如果不与民众相结合就将一事无成。这一点,我们要学习陕南游击队,他们群众关系好,会爬山,作战勇敢,我们要和他们并肩战斗!自我批评的诚恳,讲话态度的谦逊,使在座的部队和地方同志深受教育,也无不钦佩。
    历史事实证明,在这块革命根据地巍然屹立的岁月里,陕南的党、陕南的游击队和陕南的广大人民群众,为支援和保护中原突围部队,为掩护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的领导同志,为粉粹敌人的围剿,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曾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原部队初入陕时,经济十分困难,陕南游击队和商洛人民千方百计为部队筹粮筹款,帮助部队渡过难关,仅商山县1946年8月至1947年2月,就筹措军粮40余万公斤。为解决部队冬衣困难,边区党组织和政府还发动群众想方设法为部队赶冬衣。可见新四军五师与陕南党组织的结合,创建了一个可靠的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我军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在战略上能够牵制大量敌人的重要原因。:在丹凤五花山在丹凤五花山》(》(局部局部)
    五花山上斗顽敌
    1946年7月24日,李先念同志率部到达山阳县龙山地区桐木沟口。中原局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决定:郑位三、陈少敏同志离队养病,由陕南游击队负责掩护。接受任务之后,刘占山过桐木沟上南坡,找到游击大队长谭道鹏的亲戚朱达德,朱达德遂将郑位三和陈大姐等领进自己家所在的查湾小沟隐蔽起来。当晚老者和他的儿子增奇一夜未合眼,守护在房前梁上,观察四周有没有异常情况。第二天早饭时,梁上有群众喊:“国民党队伍来了!”担任警卫的同志赶忙扶着郑位三的爱人蒲云,朱增奇搀着陈大姐,一路小跑,几个人一块躲进山坡高头朱家过去躲土匪的茅庵里。这段隐蔽生活极其艰苦难挨,每天天亮之前,或是天黑以后,朱增奇兄弟俩用背笼将吃食送上坡。有时情况紧张时,一天连一顿稀饭都喝不上,只能在山上烧些洋芋蛋蛋吃,还不能让山下发现烟火。渴了,就接点泥浆水,偷偷地点上小火烧开。郑位三、陈少敏在朱达德家住了约有十二三天,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后来又悄悄转移至桐木沟垴的张世开家。
    张青山在桐木沟接到郑位三、陈少敏以后,于第二天吃早饭前后便上到五花山山梁上。五花山是龙山头到商州川的必经之地,驻有中原部队三十七团钱运炎的一个营。这时发觉国民党的军队已到了五花山山顶,游击队立即与敌人接上了火。张青山命令两个班接替着打,以保护郑位三他们安全转移。陈大姐让钱运炎营向东边打边退,将敌人引开,但狡猾的敌军一部咬住游击队不放,一部又与中原部队激烈交锋。游击队仗地理形势熟悉,又凭着李先念司令员新给他们的好武器,轮番与敌交火,交叉掩护,共打死敌副团长以下十余人,终于夺取了五花山的最高峰。但是,前进的道路却被敌人封锁了,我们的同志当天被困在山头,敌人当晚也不敢上山,宿营在半山腰上。第二天,因不摸山上虚实,敌人也不敢搜山,只是不停地放冷枪,封锁山林。就这样,敌我双方僵持了两天,部队战士和郑位三、陈大姐两天没见上五谷。游击队在寺儿沟垴的“关系户”周得宏知道消息后,心里十分焦急,烙了个洋麦面饼悄悄地送进树林,方才救了急。晚上趁敌人不注意,全部人马才突围出来。突围过程中,敌人的电台就在脚下,能听见发电机的摇动声。烛光的明灭光影下,隐约能看见铺草上熟睡着的敌兵的一排排人头。游击队员们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郑位三、陈少敏安全地送到了大峪沟垴的封地沟,交给了王力同志,光荣地完成了李先念司令员交给他们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而中原突围与创建豫鄂陕根据地,正是我们党95年革命史诗中的一页灿烂篇章,让我们世代永记,并鼓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