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子梁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文章字数:2781
在洛南县石坡镇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个以石墙、石瓦、石路、石埝、石磨为主的民居建筑群,是我国罕见的石板房古民居遗址群落,具有很高的建筑价值、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被誉为“洛南原始民居的活化石”。
鞑子梁的概况
鞑子梁位于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西北方向的山梁上,距县城45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海拔在800——1100米之间。东与李河村良坪组接壤,南与金鞍村东院组毗连,地形南低北高,呈“S”形,由南向北东西宽约1.4公里,南北长约5.2公里,总面积7.3平方公里。
鞑子梁现有村民17户44人,除常驻的5户村民外,其余均在山下有新居所。经调查统计,鞑子梁上的石板房共有大小房屋56座158间,其中危房5座16间,已倒塌的房屋9座21间,已倒塌的牛棚、猪圈、鸡舍达30余座,大体分为5个院落,姓氏中以刘、张、乔、杨为主,其他姓氏仅有7户。相传,鞑子梁在鼎盛时期,大小房屋100余座,400余间,人口达300余人。
鞑子梁主要有以下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1.村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价值才是古村落最为核心的价值。鞑子梁古民居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800年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历史遗存。
2.村落内涵丰富。鞑子梁位于山顶上,自然环境优越,植被茂盛,苍松、翠柏林立,黄栌、连翘丛生,核桃、樱桃、杏等果树葱葱郁郁,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天然氧吧。鞑子梁人文景观丰富,具有原真性、军事性、民族性、石文化等特点。
3.村落规模庞大。鞑子梁古村落一共有五个院落,56座158间石板房,点兵台等军事设施、生活设施、生产和生活用具等均被延续和保存下来,可称得上是陕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石板房古村落。
鞑子梁的历史渊源
鞑子梁的人文历史,主要有三种说法,“匈奴人”说、“粟特人”说、“蒙古人”说。从我个人调查了解的情况来说,比较倾向于“蒙古人”说。在中国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研究上,专家学者也认为是元代的比较有说服力,而且有史料可以佐证。
鞑子梁的保护与开发
1.村落名称的确定
鞑子梁古村落在当地一直以来被称为“鞑子梁”。在多次研讨中,专家们也倾向于将这一村落的历史渊源与元朝军队全国征战联系在一起,挖掘整理出了元朝军队在洛南活动的文献证据,普遍建议借助“蒙古族文化遗存”开发旅游产业。
专家们的研究和建议对洛南旅游开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考虑到国家的民族政策,在进一步扩大对“鞑子梁”古村落宣传过程中,“鞑子”一词在正规报道和宣传文案中应当慎用。在元朝时期,“鞑子”一词是对蒙古族的蔑称,因“八月十五杀鞑子”一说,许多蒙古族群众至今对“中秋节”颇有异议。近年来,一些地方也因使用“鞑子”一词而引发蒙古族群众的不满,有的还出现群体性事件隐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随着这一村落宣传力度的增大,社会知晓度必然会越来越高,正式宣传推广,尤其冠以“中国”名称的宣传推介中使用的村落名称就需要慎重考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问题。
与“鞑子”一字只差的“鞑靼”(dádá)似乎可以作为该村落规范的名称。“鞑靼”是中国古代北方有多重含义的民族泛称,主要指蒙古人,唐朝以来“瓦剌”“鞑靼”与内地的互市也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有详细描述。较之“鞑子”这一至今有歧视含义的称呼,“鞑靼”属于对于蒙古人的历史称呼,社会知晓度高,易记易懂,较好呼应了这一古村落悠久的历史和与蒙古族的历史联系,利于宣传推广,也不存在歧义,同时在陕西或洛南方言中也易于表达。所以,建议今后不再使用“鞑子梁”称呼,而应规范使用“鞑靼梁”古村落。
2.保护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鞑子梁古村落的石板房是商洛唯一的一处石板房建筑群,作为见证人类历史发展的遗产,将为“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自鞑子梁古村落发现以来,每年的4月开始至11月,慕名而往的人很多,有专家学者、摄影和绘画爱好者、探险探秘者等等,今年日本大阪艺术大学教授、画家竹园城文,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画家刘文斌,渤海大学教授等还慕名远道而来。游客总体质量较高,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也较高。
随着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加,人们对于旅游产业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吃、住、游、购、娱”等方面,更是追求“古、奇、美、趣”。旅游开发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没有文化底蕴和特色,就难以源源不断地吸引游客。只有更多的挖掘出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鞑子梁古村落的石板房,石板作瓦,石板作墙,凝聚着地方特色与人文风俗。同时,其独特的特点符合了现代人对旅游产业的期盼,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但从目前来看,这个村落保护程度不佳,因为人口搬迁而形成“空心村”,房屋等无人修缮,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倒塌。虽然慕名前来的人慢慢多了起来,但有的房屋早已成为废墟,依然完整的房屋并不多,如不采取保护措施,随着时间推移,石板房这一珍稀景观势必将无景可观。
保护开发工作的基本设想
(1)总体思路。按照“完整保护,适度改造,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古村落保护开发规划、政策体系和工作保障机制,通过充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深入发掘该县作为我国南北方文化交汇地的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民居文化和区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美化村容村貌,发展特色生态经济,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培育成为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的特色文化村。
(2)主要设想。鞑子梁古村落保护必须走保护与利用并重、互动的道路。
一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鞑子梁这一区域的蒙古族文化遗存是旅游开发的绝佳资源,应将其做大。结合民俗文化、服装礼仪、民族风情等元素综合展示,可设置蒙古骑射、摔跤、歌舞表演等,以现场情景剧等艺术手法再现这一带昔日的场景与民居的演变,打造一处蒙古族特色的休闲旅游和文化展示区,打响洛南作为南北交汇、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地区的品牌效应。
二是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以参观游览农村民居村落、田园风光为主题,发展观光旅游,可建立石板房民居博物馆和文艺作品展览馆,在这一村落临近村镇发展有利于增进游客综合体验的观光农业,进一步延伸旅游经济发展链条,提升产业发展价值和综合效益。以当地农事活动为载体,发展参与体验型旅游,如农家乐、乡村采摘、游牧体验等。
三是丰富文化内涵。这个村落体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和蒙汉通婚、蒙汉文化艺术的融合,体现了人与社会和谐的传统建筑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生态文化,这样的景象在中原地区是不多见的。可引入资源和力量,举办绘画摄影节、大型蒙古歌舞表演等创新文化活动,做到一年四季都有节,一年四季都有游客。
总之,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好洛南鞑子梁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潜在文化旅游资源,把古村落培育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不仅是推进文化建设历史使命,也是深化“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