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洛车站变迁漫笔
文章字数:3175




     通讯员 杨林
    7月初,商洛市民的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爆了屏,当地叫得响的几个微信公众号,如商洛新闻、看商洛等,也都第一时间头条刊发了“商洛汽车客运站投运”的消息。当天,笔者所在的刘湾街道办任塬社区,很多群众一大早就奔走相告跑到南秦河对面的侯塬村先睹为快。官方随后在报道这则消息时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豫琦出席仪式并宣布商洛汽车客运站投运发车。——一个车站的启用,缘何引起媒体、民众、官方的一致关注?这不经意间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出生在商州城南的刘湾任塬,可以说是喝着丹江水长大的地地道道的商县人(商州时称商县)。山里人对于“路”的作用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商洛近些年发展变化最直观的也正是交通。今天所提到的商洛汽车客运站的前身是商县汽车站,记忆中的两次迁徙,正好从侧面见证了商洛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
    记得我第一次走出商县城大概是1987年,那时的商县汽车站位于现在的团结路西头,是国营的,班车还是大轿车。那年暑假,父母领着年仅7岁的我坐着班车,沿312国道东下商南去看外婆,那时的路全然没有现在的好,路面很窄,曲里拐弯,两个大轿车会车时都得选好地方才能通过,一趟车跑下来起码也得五六个小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商南返回时,早上五点不到就得起床赶车,后来我才明白,那时商南往西发送的旅客,途经商县后还有一部分要去省城,为确保当天到达,商南始发车都比较早。
    那时的商县城以丹江为界,北为城区,南为乡村,非常明显。我的家乡虽说距离城区仅一江之隔,但在那个年代小孩子进回城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那比现在的娃们跑趟省城都自豪。这么说吧,家乡一带,北依丹江,西临南秦,那时水源充足,家乡人靠种水稻为生。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一碗米皮只买两毛五的年月,一斤稻米要粜五毛钱,这也是家乡人那时一年中最大的收成。丹江水滋养家乡人的同时,也给沿岸群众出行带来了不便。那时河水比现在大得多,冬天不枯,夏天还时常发洪水,成百米的河面一片汪洋。而在当时,丹江上游只有一座桥,即丹江大桥(原址位于今立交桥处),当地人称“大垭子”。平时,丹江南岸的人进城,走的是用木板搭起的简易桥,那年月冬天倒也罢了,夏天经常发洪水,木板桥往往是搭了冲毁、冲毁了再搭。有些人早上进城,下午遇暴雨河里涨水,就回不了家,只能绕道“大垭子”,步行得多花一两个小时,而骑自行车在那时是一种奢侈。丹江犹如一道屏障,阻隔着家乡发展的步伐。正是因为有了彻骨之痛,上世纪80年代末,家乡上村下湾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按人头摊派集资,硬是用了三年多时间,于1992年修起了刘湾丹江大桥(今物流园对面,现正重建)。从此,两岸连成一片,家乡人把大米、蒜苔,或肩挑背扛,或装上架子车,运到了城里换钱花;村里的木匠、泥瓦匠等有技艺且勤快的青年劳力也开始进城“搞副业”,成了早期的农民工。
    小时候,我对商县城的记忆,大致有两个阶段,分界线应该就在这座大桥建成时。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村里才刚刚通上电,却三天两头不是停电,就是限电,煤油灯自然缺不了。每到晚上,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追逐戏耍时,看到丹江对岸的东店子,总是有星星点点的灯光,幼小的心里对于县城最初的认识便是“灯火通明”。其实,那时商县城的确很小,东西狭长且只有三四里地,新修的北新街是唯一贯通的街道,西头只到现在的西岗楼,城里也没什么像样的建筑。刘湾大桥建成那年,我刚好上了初中,大概是有了桥才方便吧,从那时起,我每年都会有几次进城的经历,清明祭扫一次烈士陵园、期中学校组织到东关影剧院看一场电影、春节前进城洗一回澡……而今想来,距市区中心广场仅三公里的我们尚且如此,心里不由得生出几份感慨。
    1995年,我参加中考,上了省城一所中专学校。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走出商洛,记得那天伯父领我坐上大轿车,沿312国道途经黑龙口,翻越秦岭,走了五六个小时才到达西安。看到省城的繁华,更加印证了商县城的狭小。也就是那时在与西安等外地师生的交流中,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家乡商洛在外地人眼里就是“贫困”的代名词,以至于很多人知道贾平凹,听说过黑龙口(当时这里因“白条猪肉”而闻名),就是搞不清商洛与商州。两年后,蓝小二级公路开通,商洛去西安不必再翻秦岭,车程也缩短至三个小时,更多的家乡人走出大山,更多的外地人也开始了解商洛。
    大概也就是在这期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商县城开始向西扩建,商县汽车站由团结路迁到了工农路南端,更名为商洛运司汽车客运总站,从此“新车站”成了州城人家喻户晓的城市新地标,而后建成的名人街,成了商洛中心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第一条街道,因为街道两旁竖立着8位唐代历史名人的雕塑而得名。如今,这里已成为商洛最繁华的街区之一。这就是我记忆中车站的第一次迁徙。
    1999年,我毕业后回乡当了一名公务员,有幸亲眼见证并参与了近20年家乡变化最快的发展建设。2009年,在西安参加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我应邀发言时自豪地介绍说:“我的家乡山青水秀。近年来随着西康、西南铁路和沪陕、包茂、福银三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商洛已成为全国铁路和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开始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商洛核桃、商洛板栗等绿色农产品享誉全国。巧夺天工的秦岭山水,孕育出商南金丝峡、柞水牛背梁等自然风景区,吸引着省内外八方宾客的眼球。特别是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正式确立,更使商洛搭上了陕南突破发展的‘特快列车’,一改过去贫困的旧貌……”
    近年来,商洛市作出了“一体两翼”的战略构想,提出以商州城区为主体,以丹凤和洛南两县县城为两翼,做大中心城市规模,打造区域经济核心板块,建设“秦岭休闲之都、关天产业新城”。同时,启动南秦新区建设,加速中心城市向南扩张。根据规划,到2020年,商洛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8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0万人。最近几年,秦岭生态旅游节等大型节会的连续成功举办,“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商洛揭开了神秘面纱,“秦岭最美是商洛”唱响了家乡的对外知名度,“商洛蓝”成为网络热词更平添了市民心中的骄傲。今年初,国家又正式公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途经商洛的西安至武汉、西安至重庆两个高铁项目位列其中,这意味着商洛即将驶入高铁时代,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将迎来更大更新的发展机遇。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交通拥堵状况和群众出行压力也随之增多,原来地处名人街口的“新车站”显得有些拥挤。为扭转这一困局,从2013年起,商洛投资1.4亿元,历时两年半时间,在丹江南岸的南秦新区新建了商洛市汽车客运站,并于今年7月3日举行了投运发车仪式,“新车站”从此有了“新家”。这就是商洛汽车站的第二次迁徙。
    就在这篇文字行将结稿时,我抽空带着妻女步行到侯塬新车站探了回究竟。新建的商洛市汽车客运站,背依龟山岭,面朝南秦河,依山傍水,给人的总体感觉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官方报道的数据说:“总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可容纳300余辆客车,日均发送旅客可达1.3万人次。”步入售票大厅,你会发现这里已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旅客只需刷卡或者投币,就能轻松自助购票、取票,并可通过信息查询台,随时查看商洛的地图、景点、小吃等,更好地安排出行。整个车站的建筑风格和配备设置,展现了一种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彰显了城市的文明进步。如今的新车站已经贴上了时代的标签,小变化引领了发展的大潮流。望着身边来自古城咸阳的妻子,我自豪地说:现在的州城面积比起二三十年前增长了五六倍都不止呢!
    如果说早年丹江是绕着县城流过的话,那么而今则是穿城而过。如果说商洛汽车客运站20多年前的第一次迁徙拉开了城市西扩序幕的话,那么眼下的第二次迁徙则吹响了城市南扩的冲锋号。商洛汽车站的两次迁徙,记录了这座城市发展的艰辛历程,自然牵动着家乡人的每一道神经,这便是我对前文商洛汽车站迁新址引广泛关注的理解和感悟。同样,我们有理由期待类似的关注再多些,昭示地处秦岭腹地的家乡商洛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