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三加三创聚活力
——丹凤县实施精准脱贫系列报道之二
文章字数:2320
  本报记者 刘少鸿 贾鹏里 通讯员 周文治
  今春以来,在省供销集团、丹凤县华茂牧业公司和龙驹寨街道办事处的共同努力下,赵沟村先后组建了3个散养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坚持“林下养鸡、鸡食草虫、鸡粪增肥、肥养林果”理念,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合作模式,统一设计鸡舍、供应鸡苗、供应饲料、技术管理、保价回收。目前,吉丰散养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85户301人,流转土地130亩。窑沟为民散养鸡养殖合作社吸收74户贫困群众入股,年出栏活禽15万只,纯利润150万元。
  有着“秦楚咽喉”之称的武关镇,以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切入点,依托民乐园区产业基地,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率先实现了南坪村58户198人首批脱贫,促使园区周边3个村341户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带动上千户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据介绍,民乐园区先后流转了510户群众的1220亩土地,350户贫困群众成为园区股东,230名贫困家庭劳力在园区务工。今年夏天,阳阴村71户贫困群众从园区免费领到了16.3万袋食用菌菌包,可望在年底前实现脱贫。
  丹凤县突出产业脱贫核心,提出让每个贫困村都能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体系,85%以上的贫困群众都有致富产业,或者在产业链上增收脱贫。县上组建了扶贫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担保贷款、PPP模式,搭建脱贫产业发展融资平台;设立脱贫攻坚资源整合协调办公室,统筹使用各类项目资金,努力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同时,围绕商洛特色农产品“八大件”,依托龙头企业、大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带动载体,因地制宜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以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为承载,吸纳贫困户就业增收,引导贫困户参股经营,辐射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围绕发展全域旅游,以文化旅游景区、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为依托,通过旅游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陕南移民搬迁,带动和吸纳贫困群众从事三产服务实现增收,或者从事环卫保洁、公共服务,从公益岗位实现增收。
  聚焦脱贫抓好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怎么扶才算精准?怎么扶才真有效?丹凤县委、县政府决策层在解决了“扶持谁”和“谁来扶”问题之后,响亮地提出了“三加三创”产业精准扶贫脱贫模式,找到了立足当地资源、尊重群众意愿的最佳扶持途径。“三加三创”产业精准扶贫脱贫模式,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扶贫脱贫工作走上产业化发展轨道,充分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政府、企业、农户、银行多方共赢的良性互动格局。
  “党支部+贫困户”,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组建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互助资金协会,采取政府引导、规范提高、干部捐资、单位赠股等形式,实现两个全作组织对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通过互助资金创新,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的难题,也破解了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的难题。铁峪铺镇东川村采取单位赠股和干部捐资金方式,将贫困户全部吸收为协会会员,将财政资金存入金融机构作为担保基金,按照1:10放大生产发展资金贷款比例。同时,将有发展产业愿望和能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示范带动,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技术、销售、收益等问题。
  “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通过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扶持运作规范、市场前景看好、具备社会责任担当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通过产业实体经济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我们在华茂牧业公司了解到,这个企业今年对接贫困户486户,其中411户1370人通过公司提供的脱贫岗位脱贫。在公司上万名员工中,2300多人来自贫困家庭,他们直接带动2324户7452人实现稳定脱贫。
  “政府(第三方)+贫困户”,通过成立政府第三方投融资机构扶贫开发公司,利用政府掌握的优质公共资源,选择稳赚不赔的扶贫项目,通过村、贫困户、帮扶干部、政府(第三方)、银行五方协议,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以股金形式投放到扶贫开发公司,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每年按约定比例分红,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倡导自主创业,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加强创业知识技能培训,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扶持,优化指导服务,引导群众围绕特色农产、商贸物流、美丽乡村、旅游三产、个体工商、电子商务等进行自主创业,形成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鼓励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增收致富。
  倡导联合创业,夯实各级各部门、各行业扶持脱贫责任,联合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各界力量,通过企业带动、产业链带动、智力带动、技术带动、资本带动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因户制宜合理选择发展致富产业实现增收。同时,按照产业类型,将零星分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在一起,组建专业合作总社,抱团经营,统一品牌,统一营销,分社核算,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努力实现企业和贫困户双赢。
  倡导组织创业,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园、创业示范基地,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鼓励外出优秀人才回乡发展,示范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地创业。同时,充分发挥驻外劳务输出工作站的作用,适度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促使贫困户通过劳务就业实现增收。通过区域有效合作,引进外地优势企业,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加大公共建设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增收机会。
  在“三加三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的基础上,丹凤县各地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产业脱贫载体,共同促进了广大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脱贫。龙驹寨街道办事处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带动模式,直接扶持308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商镇综合运用多种扶贫模式,促使园区、合作社、企业、基地和贫困户建立联结机制,帮助贫困群众通过实体经济稳定增收。寺坪镇将现代电子商务发展理念引进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已有8个村的340户贫困户入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