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居住在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水土流失严重山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柞水盯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生态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坚持搬迁选址靠近城镇、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产业园区“四靠近”,累计投入资金13.5亿元,建成集中安置小区65个,安置群众5752户21392人,分散安置群众1000户3679人,托起了贫困群众安居幸福梦。
如何搬得出?系统谋划、合理安置、特色产业
一座座新建筑见证一方变化。
柞水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规划,在下梁、乾佑等镇办建成了6个千户以上移民安置小区,城镇安置率、集中安置率、上楼安置率和统规统建率“四项指标”全面提升。
根据搬迁户的实际情况,引导精准安置是基础。柞水引导1530户有经济基础的群众进城落户,引导846户有手艺、会经商的群众进入集镇安家,引导740户没有一技之长的贫困群众靠近园区安置,对801户危困户和特困户,实施“交钥匙”工程,切实做到分类施策、精准搬迁。
搬迁扶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能搬出去当然好,但往哪儿搬?承包地、宅基地怎么办?钱不够咋办?搬了不好还能回来吗?”……搬迁前,下梁镇村民的一连串担忧,也真实道出了搬迁扶贫必须处理好的一系列难题。
立足于解决好这些问题,柞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土地政策上,移民户仍可保留原有宅基地,山林、承包地的经营权也保持不变;户籍制度上,全县试行统一户籍,移民户原有惠农政策待遇持续有效,医疗、教育、社保等与迁入地居民同等待遇;金融政策上,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产权“两权抵押”,县农商行开展扶贫生态移民信用贷款,缓解移民户资金短缺……
村民吃下了定心丸:说白了,万一搬出去过得不好,还有退路。政策措施提底气,需要搬的村民齐刷刷地搬了下来,红岩寺镇跃进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现在热火朝天。
春风化雨。广大移民群众的思想从“要我搬”转变为“我要搬”。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几年来,柞水使7700多人彻底摆脱了滑坡体、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1.2万多人搬离了生存条件较差的区域,5000多人搬离了生态脆弱区;1万多人进入城镇居住,2000多人进入园区稳定就业,3000多人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城镇人口增加16078人,为城镇化率贡献6.2个百分点。移民搬迁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受到省市表彰奖励。
如何“稳得住”?完善设施、配套服务、转变身份
移民搬迁,“搬得出”并不难,难的是“稳得住”和“能致富”。
移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搬迁后他们的生产、生活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困难。如何解决移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让移民户“稳得住”?
柞水首先完善配套设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完善公共设施。按照“精品景区+旅游小镇+美丽乡村”的模式,整合脱贫攻坚、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实施道路硬化、排水排污、绿化亮化、护坡挡墙等配套项目360个,打造精品移民安置小区。
健全管理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成立县移民小区物业服务总公司,设立镇办物业服务分公司,建立20个移民小区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了精细化服务。
优化配套服务。整合户籍、民政、扶贫、社保、医疗、教育等资源,推行移民小区为民服务代办制度,开设便民服务绿色通道,着力解决搬迁群众户籍迁移、子女上学、就业创业等方面难题,力保群众住得舒心。
移民搬迁不搞一刀切,让每户都能搬得起、住得好,但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村民们脱贫致富,这也是柞水定的“硬杠杠”。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柞水精心定制挪穷窝、转穷业、拔穷根的移民搬迁“套餐”,推动搬迁群众向城镇居民、职业农民、产业工人以及创业主体转变,强化技能培训,狠抓转移就业,为1.9万群众举办培训班100余场次;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引导群众在新家门口变身“上班族”;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转移就业3000余人,一部分搬迁群众不仅拔除了穷根,融入了城镇,还成为了农村产业增收的领头雁。
山河再造,社会重组。今天,在柞水县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个个移民新村雨后春笋般地崛起,一批批移民群众正迎来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大好机遇。迈步跨越了变迁之路的广大移民群众,正豪情满怀地大步奔向小康,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播种着崭新的希望和梦想………(徐启平 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