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婆婆改嫁
文章字数:2452
辅导儿子功课
为婆婆端茶侍水
文/图 记者 肖云
在商南县试马镇街道有一个小面馆,每次有客人来,男主人就忙着烧锅做饭,女主人则负责端茶倒水,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看上去,这是一对幸福美满的夫妻,但一来二去熟了之后,女主人王静告诉记者,其实,她和现在的丈夫是重组家庭,并且,她是带着婆婆嫁过来的。
突来噩耗丈夫海难身亡
1996年,王静和前夫结婚,婚后,随丈夫住在他的老家——丹凤县北赵川梨园村。“我嫁过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差,还欠了很多外债。”王静说,为了多挣钱,前夫去了浙江打工,具体工作就是在海上打渔,而她就留在家里照顾婆婆和一双儿女,做农活。在王静和前夫的努力下,家里的日子慢慢好起来,王静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平淡而幸福下去,却不料一个难以承受的厄运逼近了他们。2011年2月的一个晚上,王静接到浙江那边的一个电话,称其丈夫打渔的船与英国的一艘游轮相撞,船上的十几名工人与外界失联,让她赶紧过来一趟,挂断电话后,王静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丈夫过完年才走不到一个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匆匆安顿了家人,王静失魂落魄地赶往浙江,最不愿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丈夫作业的渔船沉没,最终,她连丈夫的尸骨都没见着。
王静含泪告诉记者,丈夫出事时,女儿上初一,儿子才上小学二年级。“等我们从浙江回来后,女儿没见到爸爸,却看到了爸爸的遗像,当时就哭晕过去了。”在农村,一个家庭没了男人,这个家也就散了,看着沉浸在失子之痛中无法自拔的婆婆,和一双尚且年幼的儿女,王静擦干眼泪,强打精神,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担子。“丈夫一直设想,等娃长大了,在离老家不远的商南川道盖处房。”王静说,“他没完成的,我要帮他去完成。”
不顾众虑带着婆婆改嫁
2012年9月,王静拿出所有的积蓄在商南县试马镇街道盖了一幢两层半楼房,把婆婆、孩子都接了过来,也算是完成了前夫的心愿。搬到新家不久,通过别人介绍,王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吕建民,他在试马街道利用自家的门面房开了一个小饭馆谋生。“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了,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上面还有两个老人,和我一样。”也许是因为同病相怜,两个人都能互相理解,交往之初,王静就向吕建民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如果我要嫁,一定要带着婆婆一起,她已经失去了儿子,我不能再抛下她。吕建民没有觉得不可思议,相反,因为这句话,他看出王静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是适合过日子的人选。这期间,王静的婆婆因高血压犯过一次病,得知消息后,吕建民立即赶过来,将老人送到医院,尽管生意忙,但吕建民还是隔三岔五抽空从试马赶到县城看望老人,这一切王静都看在眼里。“接触了一年时间,我觉得他为人实诚,很会处事,关健是对老人好,我们就结婚了。”
带着婆婆改嫁,这在当地来说确实是一件稀奇事,很多人在背后议论,甚至劝王静说:“你婆婆还有女儿,让女儿管她就行了,你何苦要操这个心。”王静却很认真的告诉他们,养儿防老,既然丈夫不在了,就让我这个媳妇代替他尽孝吧。
苦心经营用真心换幸福
婚后,吕建民带着两个孩子搬了过来。一家9口,3位老人,4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怎样处理与他们的关系,使每一个人融入到新家中,是王静和丈夫面临的一个难题。但是结婚两年来,这个重组家庭没有别人想象中的鸡犬不宁,反而一直平静又幸福。王静告诉记者,家里并非没有矛盾,只是她和丈夫一直都在尽最大的努力,用心对待双方的老人、孩子,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前夫去世后,婆婆的性格变得有些古怪,她不爱上街去逛,因为听力不好,也不愿与人交流。害怕婆婆拘谨,王静就把楼上一室一厅的房间收拾出来,让婆婆一个人住,每次吃饭前,王静和丈夫都会上楼叫婆婆下来一起吃,平时,王静还经常劝婆婆多出来转转。“只要有我吃的就有婆婆的。”王静说,她希望婆婆能适应新家,过得开心一点。虽然婆婆才65岁,基本生活也能自理,但王静从不让老人干重活,婆婆冬季的衣服也是由她来洗。
王静告诉记者,老公吕建民对婆婆很好,平时,他起床早,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到楼上看看老人,有没有不舒服啥的。“婆婆习惯去河里洗衣服,从家里到河边还要走一段路,老公就骑摩托把老人带过去,等估摸洗得差不多了,再去接回来。”令王静欣慰的是,现在的公婆对婆婆也很好,平时没事了就过来陪她聊天,从来没有嫌弃的意思。
王静说,婆婆的口味和他们不一样,只要饭不合口,她就重新给她做,因为婆婆有脑梗、高血压等病,有些东西不能吃,但婆婆不太注意,有时他们说了,老人还不高兴。有一段时间,婆婆老吵着要回老家住,王静担心老人一个人回去了没人照顾,就不让回去,结果婆婆生气了,不仅骂她,饭好了也不下来吃,王静只好把饭端到楼上,婆婆却不理她。王静心里委屈,一个人偷偷哭了很多次,但她不怪婆婆,她知道老人心里苦,所以从来不和婆婆计较。
随着年岁的增长,婆婆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有一次在商南县医院住了半个月,王静白天服侍婆婆,晚上睡在婆婆身边,一直陪到出院。王静觉得孝敬赡养老人是自己的义务。
“我们俩总共4个孩子,两男两女,两个女儿上高中了,平时住校,只有周末才回来,老三上初中,老小才7岁,刚上小学。”王静说,二女儿和小儿子是老公带来的,孩子从小没有妈,所以她一直把两个娃当亲生的看。除了小儿子,剩下的三个娃生活都能够自理,不需要照顾太多,所以王静和丈夫在小儿子身上倾注的爱更多一点,“每天早上他爸爸送他上学,下午再接回来,吃过饭后,我就给他辅导作业。”王静笑着说,小儿子比较依赖自己,有时她出门了,小的还跟脚,其实跟自己生的没啥区别。
对待4个孩子,王静和丈夫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在他们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孩子过生日时,都会得到100元钱,小儿子额外还会得到一个蛋糕。王静说,4个娃都挺乖的,平时相处得也不错,但是遇到娃不听话时,她和老公也挺苦恼的。“不说不行,说了又怕和娃疏远,只能抻着点,希望娃大一点了能理解吧。”
在王静看来,他们这个大家庭挺融洽的,也没什么大的矛盾,“要说有难处吧,还是在经济方面,孩子们都上学,花销大。”王静说,现在,她和老公就想着把生意做好,挣更多的钱,让老人孩子能生活的很好。
为婆婆端茶侍水
文/图 记者 肖云
在商南县试马镇街道有一个小面馆,每次有客人来,男主人就忙着烧锅做饭,女主人则负责端茶倒水,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看上去,这是一对幸福美满的夫妻,但一来二去熟了之后,女主人王静告诉记者,其实,她和现在的丈夫是重组家庭,并且,她是带着婆婆嫁过来的。
突来噩耗丈夫海难身亡
1996年,王静和前夫结婚,婚后,随丈夫住在他的老家——丹凤县北赵川梨园村。“我嫁过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差,还欠了很多外债。”王静说,为了多挣钱,前夫去了浙江打工,具体工作就是在海上打渔,而她就留在家里照顾婆婆和一双儿女,做农活。在王静和前夫的努力下,家里的日子慢慢好起来,王静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平淡而幸福下去,却不料一个难以承受的厄运逼近了他们。2011年2月的一个晚上,王静接到浙江那边的一个电话,称其丈夫打渔的船与英国的一艘游轮相撞,船上的十几名工人与外界失联,让她赶紧过来一趟,挂断电话后,王静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丈夫过完年才走不到一个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匆匆安顿了家人,王静失魂落魄地赶往浙江,最不愿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丈夫作业的渔船沉没,最终,她连丈夫的尸骨都没见着。
王静含泪告诉记者,丈夫出事时,女儿上初一,儿子才上小学二年级。“等我们从浙江回来后,女儿没见到爸爸,却看到了爸爸的遗像,当时就哭晕过去了。”在农村,一个家庭没了男人,这个家也就散了,看着沉浸在失子之痛中无法自拔的婆婆,和一双尚且年幼的儿女,王静擦干眼泪,强打精神,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担子。“丈夫一直设想,等娃长大了,在离老家不远的商南川道盖处房。”王静说,“他没完成的,我要帮他去完成。”
不顾众虑带着婆婆改嫁
2012年9月,王静拿出所有的积蓄在商南县试马镇街道盖了一幢两层半楼房,把婆婆、孩子都接了过来,也算是完成了前夫的心愿。搬到新家不久,通过别人介绍,王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吕建民,他在试马街道利用自家的门面房开了一个小饭馆谋生。“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了,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上面还有两个老人,和我一样。”也许是因为同病相怜,两个人都能互相理解,交往之初,王静就向吕建民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如果我要嫁,一定要带着婆婆一起,她已经失去了儿子,我不能再抛下她。吕建民没有觉得不可思议,相反,因为这句话,他看出王静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是适合过日子的人选。这期间,王静的婆婆因高血压犯过一次病,得知消息后,吕建民立即赶过来,将老人送到医院,尽管生意忙,但吕建民还是隔三岔五抽空从试马赶到县城看望老人,这一切王静都看在眼里。“接触了一年时间,我觉得他为人实诚,很会处事,关健是对老人好,我们就结婚了。”
带着婆婆改嫁,这在当地来说确实是一件稀奇事,很多人在背后议论,甚至劝王静说:“你婆婆还有女儿,让女儿管她就行了,你何苦要操这个心。”王静却很认真的告诉他们,养儿防老,既然丈夫不在了,就让我这个媳妇代替他尽孝吧。
苦心经营用真心换幸福
婚后,吕建民带着两个孩子搬了过来。一家9口,3位老人,4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怎样处理与他们的关系,使每一个人融入到新家中,是王静和丈夫面临的一个难题。但是结婚两年来,这个重组家庭没有别人想象中的鸡犬不宁,反而一直平静又幸福。王静告诉记者,家里并非没有矛盾,只是她和丈夫一直都在尽最大的努力,用心对待双方的老人、孩子,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前夫去世后,婆婆的性格变得有些古怪,她不爱上街去逛,因为听力不好,也不愿与人交流。害怕婆婆拘谨,王静就把楼上一室一厅的房间收拾出来,让婆婆一个人住,每次吃饭前,王静和丈夫都会上楼叫婆婆下来一起吃,平时,王静还经常劝婆婆多出来转转。“只要有我吃的就有婆婆的。”王静说,她希望婆婆能适应新家,过得开心一点。虽然婆婆才65岁,基本生活也能自理,但王静从不让老人干重活,婆婆冬季的衣服也是由她来洗。
王静告诉记者,老公吕建民对婆婆很好,平时,他起床早,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到楼上看看老人,有没有不舒服啥的。“婆婆习惯去河里洗衣服,从家里到河边还要走一段路,老公就骑摩托把老人带过去,等估摸洗得差不多了,再去接回来。”令王静欣慰的是,现在的公婆对婆婆也很好,平时没事了就过来陪她聊天,从来没有嫌弃的意思。
王静说,婆婆的口味和他们不一样,只要饭不合口,她就重新给她做,因为婆婆有脑梗、高血压等病,有些东西不能吃,但婆婆不太注意,有时他们说了,老人还不高兴。有一段时间,婆婆老吵着要回老家住,王静担心老人一个人回去了没人照顾,就不让回去,结果婆婆生气了,不仅骂她,饭好了也不下来吃,王静只好把饭端到楼上,婆婆却不理她。王静心里委屈,一个人偷偷哭了很多次,但她不怪婆婆,她知道老人心里苦,所以从来不和婆婆计较。
随着年岁的增长,婆婆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有一次在商南县医院住了半个月,王静白天服侍婆婆,晚上睡在婆婆身边,一直陪到出院。王静觉得孝敬赡养老人是自己的义务。
“我们俩总共4个孩子,两男两女,两个女儿上高中了,平时住校,只有周末才回来,老三上初中,老小才7岁,刚上小学。”王静说,二女儿和小儿子是老公带来的,孩子从小没有妈,所以她一直把两个娃当亲生的看。除了小儿子,剩下的三个娃生活都能够自理,不需要照顾太多,所以王静和丈夫在小儿子身上倾注的爱更多一点,“每天早上他爸爸送他上学,下午再接回来,吃过饭后,我就给他辅导作业。”王静笑着说,小儿子比较依赖自己,有时她出门了,小的还跟脚,其实跟自己生的没啥区别。
对待4个孩子,王静和丈夫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在他们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孩子过生日时,都会得到100元钱,小儿子额外还会得到一个蛋糕。王静说,4个娃都挺乖的,平时相处得也不错,但是遇到娃不听话时,她和老公也挺苦恼的。“不说不行,说了又怕和娃疏远,只能抻着点,希望娃大一点了能理解吧。”
在王静看来,他们这个大家庭挺融洽的,也没什么大的矛盾,“要说有难处吧,还是在经济方面,孩子们都上学,花销大。”王静说,现在,她和老公就想着把生意做好,挣更多的钱,让老人孩子能生活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