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磨坊
文章字数:1421
磨坊,一个时代的印记。随着社会的发展,磨坊已不多见。每当去超市买面时,我们的耳边仿佛响起磨面机器的“嗡嗡”声,机器转动,转着农民的艰辛,也转着农家的希望。在商南县十里坪镇转路沟村村头,有一座磨坊,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仍在服务乡里,犹如迟暮的老者,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磨坊里的老者
沿着赵白路,一路前行。在十里坪镇转路沟村村头,古老破旧的土房孤零零的坐落在那里,它就是方圆十里乡亲们日常磨面的地方。
磨坊的主人叫赵华亮,是一位年近70的老者,其貌不扬,且不苟言笑。但手脚灵活,每天在磨坊里忙上忙下,满头白发,不知道是面粉染白的,还是本身就如此。多年来,他犹如一头拉磨的驴,默默地坚守在磨坊里为乡亲们磨面。
据赵老介绍,磨坊建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村集体为了方便村民磨面,在此建立了水磨坊。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磨坊也经历了多次修修补补,一直延续到现在。至今,在磨坊斑驳的墙皮上,毛主席语录依然清晰可见。
“这活又脏又累,除了我谁都不愿意干。”从2011年开始,赵华亮接手了这个磨坊,为了改变以前水磨带来的种种不便,他先后花了2万多元,购进了发电机、磨面机电设备等。虽然进度比原来快了很多,但是每天他依然要天不亮就起床,然后检查设备、储水……等一切准备好,磨面的村民也陆陆续续涌了进来。面对大袋小袋的玉米、小麦,赵华亮一个人分袋、浸泡、磨面……双手不停地在设备上飞舞,送走一位又一位村民。
平日里,赵华亮一个人一天就能磨面粉1000多斤,可以挣100元左右,而到了腊月里,他每天需要3点钟起床,工作到晚上十点多,磨面2000多斤。虽然辛苦,但在赵华亮的眼里,白面很珍贵,农村人种麦子不容易,也买不起面粉,一日三餐就指望这些白面,。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每次磨面,他都十分用心。“你看看行不行?”虽然他对自己的手艺十分自信,但是在工作的时候,他仍细心地询问着磨面的村民。往往,村民们路过磨坊时,都是顺便把需要磨的小麦、玉米放在磨坊里,然后办自己的事情去了。而赵华亮会在每个袋子上做好记号,以免出错,磨面的村民回来时再取,村民们都非常信任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华亮的热情丝毫没减。
磨坊的记忆
磨坊历史悠久,说起来话长,道起来心酸。它像一面镜子,照出农村人不同时期的生活水准;它像一本书,可以阅读出农村人生活的长河里的酸甜苦辣;它像一个犁铧,犁出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失望。
70后的石小华就是转路沟人,小时候家住农村,吃的面粉全靠石磨磨出来。至今,他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磨面的场景。一个生产队几十户人家,几百人之多。队里只有一个磨坊,各家轮流磨面。放学归来,将大袋小袋的小麦、玉米一股脑装上架子车,大人在前面拉车,他则在后面推车。到了磨坊里,看着大人忙碌,他则好奇地看着洁白的面粉一点点地从机器里出来。伴随着他的还有欣喜,因为回到家里必定有了面条可吃。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面粉都是直接购买,他也很少再有磨面的经历,有的只是和父亲一块在田野小路上的那种推着架子车的寂静,磨面的经历仿佛是一个久远的童话故事。
在赵华亮看来,磨面虽然辛苦,但是他很满足,因为,凭着这一手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赵华亮的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足,但是有序,而更多的是他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由于靠水发电,成本不高,基本上他只是收取了一个手工费,更多地是服务村民。
从水磨磨面到用机器磨面,再从小机器磨面到大机器磨面,最后到现代化磨面,它不但为农业生产解放了一大批生产力,而且彰显了伟大祖国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