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南挖掘抢救民间姓氏文化
文章字数:1218
细心整理搜集到的民间家谱
民间家谱

    姓氏家谱,记载的是一个家族或家族某一分支的宗族氏系和历代祖先的名号谱籍。家谱不仅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地方史志资料,对学术研究、志史编纂、资政教化具有重要价值,对寻根认祖、社会管理、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家谱与方志、正史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
    由于姓氏家谱的重要价值和独特作用,商南县在编纂第二轮县志过程中,深入民间挖掘姓氏家谱文化,将姓氏郡望家谱编入县志内容,并单设成编,以弥补第一轮县志之缺憾。
    “文革”期间,商南同全国各地一样,民间的家谱被视作“封、资、修”之列,好多宝贵的家谱被红卫兵抢走焚毁,很是可惜。为了在第二轮县志中补下这一缺失的内容,商南在全县范围内广泛采集家谱信息,试图为民国《商南县志》所载“商南县大部分居民是明清时期的湖广移民,商南有‘小江南’之称、民间所誉‘小太湖’”的定论提供更加详细的史实考证,并为研究商南风土民情提供历史依据。
    县志编辑部和史志室的全体干部,在县志主编黄元雍的带领下,跑遍全县所有镇村,行程3000多公里,收录了全县125个姓氏、87个郡望、236个堂号的200部有代表性、有影响力、质量较高的姓氏家谱。把这些姓氏家谱中的文化元素聚集起来载入县志,既能把散落在民间的宝贵文化整理并集中起来传承后世,又能为后世提供商南姓氏文化和人口迁徙及其渊源的历史见证;既能有效发挥修志资政、存史教化的作用,又能充分体现修志为民、为民所用的民本理念,让载有家谱文化的官方县志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修志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商南人有修谱、续谱、拜谱的习俗。目前全县有80%以上的姓氏家族延续有家谱,并每隔一定时期都要续修家谱,有的家族甚至还组织人力专门到江南太湖、山西洪洞的“老家”寻根问祖,把每年正月初二定为族人祭拜家谱的时间。商南的江南移民较多,有“小江南”“小太湖”之称,许多人至今保留着江南人的生活习惯和语言特点。根据商南县党史县志研究室和县志编辑部搜集的家谱信息显示,每部家谱都反映了本族郡望堂号、家风家训、迁商历史、世袭演变、人口繁衍、分布区域、姓氏对联等信息。如全县人口最多的刘氏,其堂号是“亲睦堂”,迁陕(商)历史是清乾隆初年由安徽潜山迁居河南卢氏淇河上游栖居,后又续迁陕西商南东乡黑漆河等地定居,其他几支分布于全县13个镇,现己繁衍12代17572人。姓氏人口占第二的王氏,郡望堂号是“太原郡、三槐堂”,迁陕历史是一支自明朝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大槐树迁居商南,另一支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从商州夜村迁至清泉青石沟等地,第三支自清乾隆年间由安徽经江西迁居赵川、青山、富水等地,第四支是清乾隆十三年由安徽太湖县迁入商南富水茶坊,后又散迁沐河、王家庄、王家楼和城关曹营等地,现已繁衍12代17108人。这些姓氏家谱,既是散落在民间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商南姓氏和人口渊源的历史见证;既反映了商南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次移民的来源与人口迁徙变动的规律,也折射出商南民风民俗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形成原因。(文/图 田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