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兴隆寺的变迁
文章字数:1581


     今年国庆节期间,镇安县金台山文化旅游区一期工程亮灯开园,吸引来无数观光者,该区重点修缮保护的唐遗址兴隆寺自然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兴隆寺位于镇安县永乐街道办镇城社区,建在一座小山梁的山腰处,此地也称茨沟口。在没有正式建寺之前,这座小山梁的后端就有“棕榈草庙”和“白泉寺”。唐武德年间(618-626),药王孙思邈由太白山转入秦岭南山,经今天的柞水县药王堂来到镇安县佛爷庙对面的药王洞,与当时镇安境内的佛教南山宗祖师道宣大师结缘往来,谈医说禅,交流颇深,镇安的“棕榈草庙”和“白泉寺”也由此名见经传。
    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亲为《金刚般若经》作注,颁行天下,敕各州建龙兴寺。长安弘智禅师奉敕南下,赴镇安白泉寺募捐扩修,将周边的山门殿、释迦殿、大雄宝殿与山梁上的天王殿合建一寺,命名龙兴寺,为今西安大兴善寺的下寺,因是全国统一敕修,也称“官寺”。镇安龙兴寺是长安(唐都)到金州(今安康)的必经之地,官方僧侣往来多在此寄宿。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唐初规定:“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可见当时的“官寺”也有条件接待频来的迁客。于是,当时的镇安龙兴寺虽地处深山,却能够声名远扬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唐宋间香火鼎盛、殿宇璀璨的龙兴寺,却在元代战乱中夷为废墟。直到明朝,龙兴寺又得以恢复重建,寺址却下移到了今天的茨沟口,恢复重建后的“龙兴寺”更名为“兴龙寺”。据县志记载,至明成化二年(1466),住持法勤募化集资,扩置前殿塑罗汉,后殿三间重塑菩萨巨像金身,两厢九间,设立僧舍客厅。至清乾隆十年又从地中掘得石佛3尊,寺产扩大到37亩有余,成为秦岭南麓僧侣往来游方参禅的重要佛教寺院。民国初,由于寺租田课大部分被县学务局接管,寺院日渐衰落。
    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8月修正的旨在侵夺寺产的《寺庙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实施办法》,导致各地佛寺陷于纷乱。当时的宗教领袖太虚法师(1890-1947)挺身而出,发表通电,呼吁全国反对,并致书蒋介石,认为内政部颁文意在“掠夺寺产毁灭佛教”,而“振兴僧寺发扬佛教,以利益国家民族和世界人类,当为民族之盛业”。经全力申诉,该办法即被停止施行,各地寺产得以保全。1944年11月,受太虚法师通电思想影响,镇安成立了佛教支会,取祈盼寺庙兴隆昌盛之意,决定将“兴龙寺”更名为“兴隆寺”,沿用至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振兴佛教事业,在西安大兴善寺佛教支持下,镇安兴隆寺佛教支会开始设立甘露,普济戒坛,开期传戒。3月8日(农历二月初九),湖北、山西、宁夏、奉天(今辽宁)、河北、绥远、浙江、安微、福建、甘肃、四川和陕西等12省32县82寺院的佛教弟子先后来到镇安兴隆寺参加戒坛传戒。戒坛由西安大兴善寺得戒本师大和尚印洲主持,历经20多天,通过讲经、受戒,为180多名受戒和尚、尼姑和居家教徒授予法名,颁发了《护戒牒》,并汇编成《同戒录》一书,永久存卷。经过这一盛大佛事,镇安兴隆寺名声大振,轰动一时。
    建国后,兴隆寺划归学校使用,“文革”时遭到破坏,除明代正殿得以完整保存外,其它建筑已面目全非。1991年,镇安县人民政府将该寺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落实宗教政策,将兴隆寺划归宗教部门管理,经过宗教部门和僧侣主持们的共同努力,兴隆寺又逐步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
    2014年,镇安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实施“以修缮兴隆寺为核心的唐遗址公园及配套设施建设”,赋予了兴隆寺更多内容和新的生命,镇安的兴隆寺由此建成“古兴隆寺·唐遗址公园”,成为金台山文化旅游区的核心区域。目前,该区域作为一期工程共完成投资4.68亿元,已建成仿唐建筑群2.6万平方米,设东、西两个门户区,仿唐风格建成了两个广场以及精品禅修酒店、停车场等,同时也按照仿唐风格改造了商业街和相临街区。该期工程国庆节期间已顺利实现了亮灯开园试运行。而今的兴隆寺已融入了镇安文化与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将为加快镇安县的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助推镇安县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