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城乡面貌美丽蝶变
文章字数:1197
本报讯(特约记者 朱恢军 通讯员 黄家瑞)穿越“天下第一隧”,进入美丽的柞水,眼前犹如一幅美不胜收的水墨画卷,只见一座座高楼倚山而建、沿河而居,掩映在一片青山绿水中;乾佑河穿城而过,波光粼粼,倒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分外美丽……市民徐德武是柞水县城变迁的受益者和见证人,他住在原客车站。“当时,门口一望,四野荒凉。现在看看,高楼林立,四季长青,生活环境好得很!”许德武感慨地说。
市三次党代会以来,柞水县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建靓县城、建特集镇、建美乡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秦岭山地城镇化新路子,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6.2%提高到2015年的52.5%。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坚持规划引领,县城第三轮规划修编全面完成,城镇控制性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同步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连续5年实施了“十大城建工程”,重点城建项目累计投入75亿元,相继建成了县二级客运站、污水处理厂、下梁新城基础设施等工程,实施了迎春片区及体育场周边等棚改项目,完成了县城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新老城区融为一体,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县城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持续加大重点特色集镇建设投入,全面提升集镇品位,凤凰镇、下梁镇晋升为国家级重点镇,营盘省级重点镇面貌焕然一新,小岭、杏坪、红岩寺、曹坪等特色镇建设加快,集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基础建设全面推进。举全县之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西康铁路二线建成通车,G211石镇至石瓮段“三改二”、省道315小岭段大修、大西沟矿山公路改造等工程全面完成,东红路、色杏路、营丰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成投用,山柞高速、下老路等全面启动建设,小岭隧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592.9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68.47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99公里。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快速推进,建成输变电工程200余个,镇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马耳峡等水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建成了县城供水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0处,解决4.2万群众饮水难题。新建广播电视发射台、通讯基站650个,新增光速上网1.2万户,通讯网络全覆盖,柞水县成为全省首个全光纤覆盖县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面贯彻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大力实施生态建养和农村清洁工程,累计植树造林18.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67%,较2010年提高4.17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达79.66%,较2010年提高3.36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1平方公里,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1.01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建成了一批大型沼气和户用沼气,免费发放太阳能和节能灶,节能理念深入人心。汉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城镇“四乱”治理深入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有效控制,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小岭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四项减排任务超额完成,万元GDP能耗由2010年的1.002吨(标准煤)下降到0.501吨,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0天,绿色发展成为全县上下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