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母爱大如天
徐世旺 宋阳
文章字数:3159


     山阳县高坝店镇双寨村陈双梅用无私的母爱,为残疾智障的儿子撑起了一片天,40多年含辛茹苦维持一个家,她的举动感染了众乡亲,谱写了一曲人间真情之歌。
    有一种爱,倾注一生经历照顾瘫痪儿子42年,不离不弃,那是伟大的母爱;
    有一份情,不分春夏秋冬守护聋哑儿子42载,无微不至,那是伟大的亲情;
    这份母爱和亲情,年过花甲、家住山阳县高坝店镇双寨村小西沟组的陈双梅做到了,40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母的高贵品质,践行着母爱大如天的真谛。
    儿子患病命运从此改变
    12月14日,我们在高坝店镇双寨村支部书记瘳乾群的带领带下,来到陈双梅家。院子整洁干净,没有一片落叶,成捆的柴火整整齐齐的码在角落,刚刚粉刷过的红门白墙在阳光下闪着亮晶晶的光,在万物萧杀的冬天反倒透出别样的精气神。大门左侧墙上一幅“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警示标语、大门框的“农村低保户”与右边的“贫困户包扶承诺表”。我们说明来意后,陈双梅唏嘘不已:“我只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和义务,都是应该做的,我都不知道从哪说起。”她憨憨地笑着。随着话题的深入,她向我们讲述了42年来悉心照顾智障瘫痪儿子的感人故事。
    陈双梅今年63岁,40多年前,家住中村镇王家砭村的她经人介绍,嫁给了高坝店镇双寨村的熊根银。熊根银当时是商县水泥厂一名普通工人,日子过得虽说不上富裕倒也和美。1974年8月25日,儿子熊有华的降生给陈双梅夫妇带来了欣喜和激动。就在两人沉浸在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中时,病魔——小儿麻皮和脑膜炎向出生仅仅7天的儿子袭来,陈双梅带着未满月的儿子到处求医。她说,那时候家庭经济紧张,断断续续地看了几年也没看好。儿子渐渐长大,四五岁的时候,她发现孩子的反应更加不正常,目光呆滞,逗乐的时候也没有反应,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经过医生诊断,孩子为智障残疾儿童,犹如一盆凉水从头浇下。陈双梅的丈夫觉得这让自己抬不起头,经常打骂母子二人,甚至提出抛弃儿子的想法,陈双梅誓死不同意。一家人陷入了痛苦中。陈双梅默默擦干眼泪,决心带着儿子去求医,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命运。她带着孩子先后到商州、西安等地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双梅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儿子身上,一晃大半辈子已经过去了。
    和陈双梅正聊着,她的儿子熊有华在屋里叫了一声,短促含混的音节,我们一个字也没听懂。陈双梅起身进屋,我们跟着进去了,眼前一幕让人为之一惊:老式的木床上,躺着的男子正是熊有华,多年来饱受病痛折磨的他,早已枯瘦如柴,四肢痉挛僵硬,眼神僵直,只有嘴巴和一只手掌能够活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陈双梅双手搂住儿子的腰,把儿子抱下床,这个动作娴熟、连贯。熊有华依靠左手掌的支撑和右边屁股的力量,慢慢地挪到院子,我们和村支书搭手才把他弄到轮椅上。
    屋漏偏遇连阴雨。1997年,丈夫熊根银突发脑溢血,这对陈双梅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经过医生的紧急处理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熊根银再也没能下床走动一步。丈夫瘫痪了,陈双梅的家里由一个卧床不起的变成了两个,丈夫和儿子的吃喝拉撒就落她一个人肩上,小小的一间屋里一下子支起两张床,她在中间打地铺。一边是瘫痪的儿子,一边是重病的丈夫,晚上睡觉,她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邻里都哀叹“这家人真是太可怜了。
    说到这里,陈双梅的眼眶涌出了泪水:“现在回想那段时间,我都不知道是怎样熬过来的,夜里常常一个人独自流泪。没办法,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呀,一年四季,金银花、连翘、权菜根,坡上有啥我就去扒啥,只要是能卖钱的药材,我都能去挖。晚上回来了,我就熬夜绣一些枕套、门帘、扎些花鞋垫子赶集市上去卖。”一副枕套她卖两块钱,一条门帘三块钱,鞋垫子三块五块都卖。陈双梅说:“只要给钱就卖,钱少点都无所谓。”附近的群众看她可怜,都来买她绣的东西,靠着挖药材、做零活,这个辛苦的母亲苦苦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丈夫去世母子相依为命
    2000年底,丈夫去世,陈双梅和儿子相依为命。陈双梅明白,儿子的病想治好是没希望了,所以,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儿子吃饱、穿暖。40多年来,她每天的日子都是重复的:早上扶儿子起床穿衣,一日三餐做好给儿子端到床头,擦屎端尿,洗衣服晒被子,上坡种地……虽然生活艰苦,日子过得紧巴,有好吃的先给儿子,有点钱先想到儿子,总是想法设法让儿子不受委屈。
    丈夫去世后,也有亲朋好友劝她找一个对象,帮忙照顾她和儿子,给她减轻一点负担,她摇了摇头:“哪怕要饭,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我儿子一口!”为了专心照顾儿子,她没有再婚,就怕再婚后对儿子照顾不周、再受委屈,经过她的用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儿子熊有华现在能用左手吃饭。
    为了能让儿子生活好一点,陈双梅借钱买了一台压面机,白天给村里人压面,晚上加班做刺绣维持生计。2010年10月,陈双梅像往常一样,早上把儿子安顿好后,上坡挖药材,不小心摔了一跤,从坡上滚下来,右腿猛烈地磕到了石块上,剧烈的疼痛让她几乎晕过去,费了半天劲,才强忍着剧痛拖着受伤的右腿挪回家里。经过医院检查,陈双梅的右腿膝盖筋膜断裂,受伤住院期间,她放心不下儿子,病情还没有痊愈,就要求出院,这使她的右腿终身落下病根。
    为了能让儿子经常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陈双梅就用废旧的轴承、木板给儿子做了一个简易的滑轮车,车上系一根铁链子,刚开始,陈双梅拉着儿子在村里活动,后来慢慢地她教会了儿子用手助力滑车,有时她儿子会独自到村里转转。遇到回来上坡路时,村里的人都会拉着链子将他送回来。40多年来,简易的滑轮车也不知道用坏了多少个。
    “她真是太不容易了,几十年来,地里的活儿都是她自己做,儿子也是她一人照顾,真是没日没夜地劳累呀!”陈双梅的邻居感叹道。据双寨村支书瘳乾群介绍,陈双梅这个家庭比较特殊,虽然家庭困难,所以村里人都很同情她、照顾她,只要国家有什么救助政策我们村上优先考虑她,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等惠民政策她都享受到。
    精准脱贫生活会更好
   精准脱贫工程实施以来,经过村里评议,陈双梅家被纳入贫困户,鉴于母子二人这样的情况,他们被纳入政策兜底范围。今年,帮扶单位县总工会与镇上共同出资给全村的贫困户进行居室改造。陈双梅的屋里屋外都实施了白墙化改造,屋内打了水泥地面、吊了顶子、院子进行硬化,更换了老旧电线,同时还给添置了洗衣机、沙发、凉椅、衣柜等家具,给她儿子送去了轮椅、棉衣等生活用品,母子俩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11月29日,省长胡和平深入双寨村视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来到陈双梅家看望了她和瘫痪的儿子,和她促膝交谈,问到她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时,陈双梅握住胡省长的手,朴实地说:“党和政府对我这么好,我就是再有困难也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都能自己克服得了。”在了解到她和儿子的情况后,胡省长动容地说:“40多年如一日照顾儿子,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令人感动。”同时,还鼓励她多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努力把生活过得更好。“我活了60多岁,没想到那么大的领导能跑这么远的路来看我,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党和政府的恩情。”陈双梅感激的说。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扶下,陈双梅和其它贫困户一样,也在努力发展了核桃、板栗、中药材等增收产业。她家仅农村低保户、残疾人补助、养老保险金、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各项惠民政策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
    对他人而言,她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但是对于智障瘫痪儿子而言,她就是整片天空和生活希望。
    有的人面对命运的突变不知所措,有的人在命运面前誓不低头。陈双梅,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妇女,虽不会说人生的大道理,却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坚强,什么叫做母爱伟大。40余载,她用柔弱的肩膀挑着生活的全部重担,用不惧苦难的信心对抗命运的不公与折磨,用爱的无穷力量在凄风苦雨中托起这个不幸的家庭,尽心竭力地为残疾儿子撑起一片天。她的行为感动了身边很多人,不但在双寨村树立起了孝老爱亲的榜样,更是书写了一首伟大的母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