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感悟录(125)
若白
文章字数:1374
     
    有为人生的座右铭
    《诗经·荡》篇的结论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人类就是在不断回顾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前进的。
    近百年前的“五四”运动,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它冲破二百多年的“闭关锁国”陈腐观念,开启了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的新纪元,其历史意义不容抹杀。然而,我常想先贤们或许以为,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吧?当时他们对祖国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今天看来实在是不可取的做法。当时最典型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批判旧礼教”;欢迎“德先生”“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从而也助推了“崇洋迷外”“全盘西化”的思潮,流弊不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极左思潮,亦与此不无关系,使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创伤。这恰如列宁说过的一个形象比喻:泼洗澡水连孩子也一块倒掉了。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许多垂世不朽的价值观念,至今仍有着重大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继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鼓舞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重新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成为当今新的时代潮流,形势令人欣慰。
    这里使我想起古人说的“三不朽”。先秦儒家经典《左传》中,鲁襄公二十四年,有人问何为人生不朽?有一个叫穆叔的人说,既不是高官厚禄,也不是万贯财富,而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后来被人们传诵的人生“三不朽”。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有为人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实在是经典之论。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被视为封建槽粕、个人英雄主义,受到批判否定,人们对其讳莫如深。至今它仍和名利观念一样,人们仍避讳不敢言说。其实,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今天我们应该给它平反才是。
    何以如是说?我以为“立德、立功、立言”这三条完全是先贤们的大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内含定位准确而科学,完全符合做人、做事、奋斗的要求。它把“立德”放在第一位,完全符合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立德是人生第一要义,是立身之本,缺德丧德,做人的一切皆不足观。我们现在选拔干部不是仍然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么?每年不是在社会评选道德模范吗?历史上的贪官污吏、汉奸卖国贼,无一不是丧德失德者。
    再说“立功”。就是工作干事业,为人民为国家作出应有贡献。现在倡导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国家每年都在评选各行各业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突出贡献专家,等等,不正是鼓励人们建功立业吗?习近平同志说:“英雄是民族最响亮的坐标。”试想,没有英雄的民族,没有先进模范的集体,必定是平庸的民族,没有创造力的集体。至于“立言”,更不必说了,各式各样文学奖、学术论文奖等不正是对“立言”的表彰和奖励吗?
    总之,“立德、立功、立言”是国家社会实际上大力提倡的,我们为什么要忌讳它呢?所谓“不朽”,也不必给它戴上神秘的面纱,看得过于高深莫及,无非是其德、其功、其言具有为后人长久学习借鉴的价值而已。
    总之,窃以为先贤们提出的“三不朽”,应是有为人生的座右铭。几千年来它为我们民族造就了无数光辉的英雄贤哲,今天也将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造就更多精英人才。十一月三十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