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镇安县非公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王勇 袁业艳
文章字数:2838






   
    从“扶贫”到“脱贫”,是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转折,是党在“十三五”时期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宏伟愿景。新形势下,如何凝心聚力、引导非公企业在新时期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好生力军作用,是镇安县工商联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以来,随着镇安县“三带四联”扶贫工作的有力实施和“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扎实开展,产业开发、村企合作成为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脱贫致富的关键,非公经济人士助力脱贫攻坚喜报连连,生力军作用日渐彰显。
    政企联手推进平台共建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是每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企业家应有的思想境界。2016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在镇安县深入开展,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在县工商联的宣传引导下,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分片包扶、落实责任,助力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增大、方式不断丰富。由政企共同参与的“三带四联”扶贫体系,通过政府及镇安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资质认定,与贫困户进行联股、联产、联业,实现非公企业由以往单一的捐赠转变为集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多种要素为一体的村企合作,贫困村“造血”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靠什么一斤鸡蛋卖十几块钱,人家拿什么相信我们?标准是我们的根本!”在镇安县云盖寺镇金钟村养殖培训会上,陕西盛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加斌亲自带队向贫困户强调品牌质量的重要性,反复讲解生态养殖的技术细节和市场前景。作为镇安人,郝加斌白手起家,通过20多年努力,在西安拥有多家餐饮企业。致富思源,在镇安县“三带四联”精准扶贫大潮中,他瞅准了家乡发展生态农业的商机,积极参与产业脱贫,投资近千万元,以养鸡、养猪为突破口,向公司包扶的金钟村免费发放鸡苗和猪仔,修建养殖基地,配备专业技术员进行指导,并与农户签订产品回收合同,按合同价格统一收购,市场风险由公司承担。“我们有天然的环境,有合格的产品,有稳定的产销渠道,有自己的品牌,公司的收益有保障,乡亲们的日子也会有盼头。”郝加斌笑着谈道。
    据悉,通过政府号召、企业响应,目前镇安县已有159家非公企业与96个贫困村确定了结对帮扶关系,首批48家非公企业完成资质认定,纳入“三带四联”扶贫体系。“以扶为主、合作共赢”的非公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平台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发挥优势创新扶贫模式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所辖148个行政村分布群山之中,交通不便,贫困户居住分散。为有效开展扶贫工作,全县非公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倡议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技术、管理、市场信息送到各镇、各村和专业大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脱贫模式不断催发脱贫动力。
    “作为镇安本地的一家农产品研发企业,助力脱贫、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们该做的事,但公司要盈利、企业要发展,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扶贫模式。”在谈到扶贫体会时,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峰这样说道。该公司主营魔芋种植及产品研发,在“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中,该公司结合自身技术要求高、鲜魔芋需求量大的特点,结合镇安县气候环境优势,采取“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2016年免费开展魔芋种植培训活动16场次3000余人,发放培训资料5000册,先后成立龙源魔芋种植合作社、惠农魔芋种植合作社、绿佳园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家魔芋种植合作社,吸纳650余名农民为合作社成员,引导全县6000余户在全县11个镇、23个村从事魔芋种植,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年产鲜魔芋1200万公斤,年产值达3840万元,人均增收4377元,带动282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据悉,通过产业带动,镇安县专业种植、养殖大户累计达到256个,经营规模1.2万亩,带动贫困户近千户;家庭农场总数192个,经营规模1.1万亩,吸收农村劳动力千余人;新发展专业合作社437个,累计达964个,就地解决万余人口就业问题。县域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产值3.1亿元,粮油加工量1.1万吨,畜禽类产品年加工量3.1万吨,为贫困村发展养殖、种植业提供了稳定的产销渠道。脱贫攻坚的同时,非公企业抢抓发展机遇,做大做强。盛华茶叶、雪樱花魔芋、厚道农业蚕桑等非公企业品牌不断增强,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到2.17亿元,年销售总收入达到2.9亿元,实现利税4300万元。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日益彰显。
    关注公益发展光彩事业
    致富思源、回馈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体现。2016年,在镇安县“万企帮万户”、产业扶贫工作扎实开展之际,光彩事业也随着扶贫热潮蓬勃发展。
    “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会继续孝敬祖父祖母,努力学习,将来一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荣获2016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镇安县米粮镇白塔中学张钊同学面对一位位爱心人士的感言。在镇安,像张钊一样得到爱心资助的人还很多,今年以来,由政府和民间组织的“为民解困·圆梦大学”“金秋助学”以及“中华首届慈善日”“慈善协会修桥补路捐款”“马华基金捐赠”“八一”节日慰问等助学、助残、助贫公益活动广泛开展,镇安工商联近100余家会员企业参与了各类扶贫助残捐赠活动。2016年全县非公企业扶贫投入756万元,直接受捐贫困人口1046人。此外,鉴于部分贫困村、贫困户交通不便、房屋破旧,10家建筑行业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到民生工程建设中来,免费为贫困村搭桥修路,建成桥梁5座,修路100多公里,修葺房屋60余处,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聚焦问题巩固扶贫成果
    脱贫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之以恒、系统推进。今年以来,镇安县非公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喜报不断,令人振奋,对于下一步如何巩固和发展扶贫成果,镇安县工商联主席樊海峰这样说:“工商联作为政企间的桥梁纽带,在非公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中应履行好职能作用,引导县域非公企业肯定成绩的同时,聚焦如何更广泛地寻求村企合作点、更有效地调动贫困户参与产业生产的积极性、更科学地延伸农产品产业链等问题,通过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抓好企业与扶贫村、贫困户的教育引导和牵线搭桥工作,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互惠共赢的合作目的。”
    据悉,为确保非公经济助力脱贫攻坚顺利开展,镇安县工商联将积极完善村企合作服务平台列为今后一项重点工作。重点搭建产销对接、银企对接、研企对接的平台,促进企业与农户、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的有效对接,实现企业与农村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村企结对帮扶的效率和水平。同时与县域非公企业一同致力于丰富扶贫方式、合作内涵,在巩固产业带动、合作共建、生活资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协会推动、智力支持、就业致富、公益事业、文化队伍建设等多种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企业各自在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贫困人口生产技能、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水平,将企业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确保贫困户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双重脱贫,切实发挥非公经济在全县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镇安县非公经济已然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一道活水、一股新生力量,必将为更多的贫困户带来新的希望、为镇安县圆满完成脱贫任务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