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随心画 山魂自从勤中来
文章字数:4089
文/图记者 胡蝶
王绪三,生于1952年,商南人。197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同年回故乡长期从事群众美术辅导工作,曾任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职称(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农民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当代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商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创作上先学人物,后转攻山水,画故乡的人文感受,近百件作品入选国内外大展,获奖50余次,作品被选入《中国画百家》等20多部画集,个人成就被收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等。
与世无争的“花农”
提起王绪三,商南文化圈没有不知道的。坊间流传他执拗张狂不接受采访,记者倒是不费周折很快见到了他:一位身穿厚实的棉衣棉鞋,站在自家小院的兰花大棚前,慈眉善目、热情待客的老人。
王绪三说话很谦虚,自称“农民”,他的兰花大棚里捣鼓了100多种500多盆兰花,密密麻麻地摆放着。“这是金边的,这是无边的……”他用满怀宠溺的眼神看着兰花,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兰花品种的样子倒颇像个热爱兰花的“花农”。
王绪三现在已经从商南文化馆退休,住在教场沟清静的自家楼房里,每天起得很早,练笔作画,完了吆喝一群“兰友”,出去找好品种的兰花,日子过得很惬意。他说他的画里有生活,老老实实不搞虚的。养兰花的好处,就是人心会静下来。
他还给记者讲了个故事,说的是当年郑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接他去进行艺术表演的事。学院的人都认为艺术家应该是狂放的样子,所以在郑州车站找不到人,人都走光了,问到王绪三,才发现自己接了个“农民”。说到这儿,王绪三“哈哈哈哈”很爽朗地笑了几声。“不过后来在台上挥笔作画后,那些人都放心了,觉得我画得好。”
王绪三画得好,这倒是公认的。他的近百件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先后荣获金、银、铜及一、二、三等奖50余次,作品被选入《中国画百家》等20多部画集,个人成就被收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等。
画画是永不嫌累的“最热爱”
从西安美院毕业以后,王绪三作为最优秀的3个学生之一,毕业作品在《延安画刊》上发表,他被留到西安美院做团委书记。因为太爱画画而不想做行政,王绪三又一次回到了商南的大山里。他到文化馆做群众美术辅导工作,经常从商南县城坐大卡车到赵川,再从赵川步行到石柱河、白鲁础、余家棚、十里坪等地。有一次翻大山梁子,大雪天,把伞都摔折了,回来还要画看到的那些东西。
记者问他:“会嫌累吗?”他说,自己喜欢就不觉得累,四十多年了,从没想过扔下笔。也有枯燥的时候,就坚持,自己要求自己继续画下去。他觉得画画对自己是一种锻炼,一是可以换换脑子,二是提笔画画是需要运气的,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式。
他说:“我是‘闷人’。‘闷人’才能坚持住,能人坚持不了。”商南话里,“闷人”是笨人、天资不聪颖的意思。
不拘一格选人才
解放以后,商南上美院的,王绪三是第一个。因为不愿意留在美院搞行政,坚持回来,做的也是文化馆的群众美术辅导工作。所以,现在商南学美术的,包括一些有名气的,基本上都是王绪三的学生,不是他自己教的,就是他的学生教的。
说起挑选学生的标准,王绪三说“没有标准,只要爱好美术,就可以当我的学生。”“别人认为学艺术需要天赋。我认为大家都能学,只要你喜欢就行。只是你思维好一点、悟性好一点,进展就快一点;你悟性差一点,进展就慢一些,但是基础会更扎实。我就是属于后一种——闷人。”
他不要求学生模仿,而是一开始就把他们拉出去写生。至于学生模仿别人,他只要求练习笔墨技巧就好,不要求很像。他说,学院派要求临摹古画,要求临摹得很像,但是很多人只知道死临。也许那些有灵气的人最终能走出来,而没有灵气的就再也走不出来,没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只能做个匠人了。他还要求学生不能走老师的路子,不然学生永远超不过自己的老师,因为老师始终在进步,学生就只能跟在老师后面跑。
王绪三说,学无止境,自己已经搞了一辈子绘画,都不能说自己懂绘画,只能说有天分的人进步得快点,没有天分的进步得慢点。他还认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能够成为大家,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框框”“自由”。他考美院之前,也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考试那天,下着大雨,他一个戴斗笠、赤脚的“放牛娃”,啥也没准备就去了。凭着自己对美术基本常识“明暗光线”的了解,考试时美院教授走过他身边时“检查一下你的构图”的提点,使他从25个考生里脱颖而出。
自由“随心”画
王绪三的画即使不盖章,至少从西安到商洛的人都能看出是他画的。很多人评价他的画,说“既有长安画派的浑厚,又有岭南画派的灵秀”。
长安画派的“野怪乱黑”“雄浑厚重”被他揉以岭南画派的“灵秀感”,用来表现商南脉象起伏的大山和丰富的植被。
他画画的时候是不强调画法的。比如说皴法,一般人画画都讲究统一的皴法,用了斧劈皴,全部用斧劈皴;用了披麻皴,全部都用披麻皴。他不,各种皴法掺着来。画金丝峡,他就用了折带皴还有斧劈皴。他说地壳的变动导致山石形态不一致,局限于手法的统一,自然画不好真实的景象。“画法自由,感觉怎么表现好,怎么表现就行了。”
他不反对任何人用任何方法来作画,教学生也一概不用自己的办法。他让学生平常喜欢用什么办法就用什么办法,在自己的基础上进行提高。
另辟蹊径走特色
王绪三在美院学的是西画,回商南后买不到油画布和色彩繁多的油画颜料,就改画国画。开始还是秉承美院学习的知识,画人物,1979年的《数学赛跑》拿了第一个省上的奖,80年代初的《小镇早市》画了一百多个人物,也陆续得了地区和省上的奖。
但王绪三觉得画人物有个缺点,就是要找模特来长时间作画。商南的人很保守,找个人做个动作画一下,那人会感觉很不自在,自己也画得别扭,就转画了山水,这一画就是近40年。
最初的三年里,王绪三靠自己摸索,觉得自己画得很不错,但就是没有任何成果,想入选省展之类的入选不了,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直到陪陕西国画院的崔正宽老师画了次写生,突然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跨过了那条靠自己怎么也迈不过去的门槛,从此扶摇直上,走出了自己的山水画之路。
王绪三回忆说,“就这么小一个坡坡地,上面长了几棵树,人家就能画得很大气,画得就不是那么小的一个地方,但是看过去却又的确是那个地方”。他跟着崔正宽走湘河、走河南,从来不问,就默默地看人家画,观察人家思维、用笔上的不同,最后自己才画。等到回来之后把写生拿出来创作,立马就获奖了。
他说,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让自己三年摸索打下的扎实基本功马上有了用武之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子也被开发了出来。
学院派在画法上讲究的是大的构图,一次性拿淡墨大幅度地完成之后,才慢慢勾蹭点染。而王绪三认为这种方法有它的缺陷,就用自己的路子画。他以点开始,逐步推开。刚开始的思维和学院派是一样的,但只要画的时候感觉不对,就可以在周围再找点、再推开。这样思维空间更大,随时可以进行二次创作,第一次的创作思维就可以升华,灵感不断地展开,作画空间不断地扩大。学院派只能在大的构图空间里找关系,而没有再想象余地的缺点在他这里就不存在了。
至于西画里素描啊明暗关系啊等等,凡王绪三觉得有用的东西,也都被他用在了山水画里。
他不反对任何流派和画家的任何画法,也很欣赏现如今很多能把油画画得如同照片一样细致入微的作画方式,但他自己,却有着自己的“野路子”。
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商南漫山遍野地逛。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拿个画架啊本子啊之类当场画,他就是自己逛。逛完了之后回家铺上画纸,开始回忆,看过了哪座山哪棵树,提笔就画出来。他说国画是散点透视,只要抓住那个地方的特点,把特点画得像,那就算再写意,别人也能知道你画的是哪里了。
平时没灵感,他就出去跑,上上山,找一找感觉。或者放松一下,把画先放一放,在家里小块的纸张上用一用笔,练技巧、练基本功。有灵感了,就大笔一挥搞创作。他说画画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心事的时候可以发泄情绪,发泄的时候还可以肆意骂人。那几年他在全国拿奖的画都是在那种情况下画出来的“灰调子”的作品,把自己的压抑和绘画之路上的不顺利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说,很多人画画都只是找一口饭吃而已,而他不是,他是把画画作为一件真心喜欢的事情来做。
他不喜欢到其它地方跑,就对商南有感情。说出去人生地不熟,找不到灵感。他觉得虽然画商南画了快四十年,还是有好多东西没画。他说,“有些人专门画黄山,画一辈子都画不完。我不可能把商南每个山都画到,好多题材都没画到。每一个地方、每一天去的感觉都不同,四季的感觉都不一样,时间不同情绪也不一样。同样一地,随着年代的发展,石板房变成了砖房,变成了楼房,也不一样。”
他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再写意,再抽象,也要符合生活规律。比如画山,他认为画得好的山应该有来龙去脉,“不要把几块石头组在一块,就是山。山要有脉象。没有脉象,就只是孤零零的石头。有了脉象,才有大气的感觉。人们才感觉自然,才感觉好看。”“好些人,把人家画在大石头包上。山包的石崖上画房子,不符合现实生活规律。人讲风水,农村的房子都讲究背风、向阳、有个靠山,前面的小河还不能是直流。这就是生活。人一看,就能理解。”
勤奋才能出成果
在王绪三的理念中,天赋、灵感不是最重要的,有则更好,无也无所谓。他认为画画是熟能生巧的事情,并且反复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他在刚进美院的时候,专业是最差的,又因为家穷整天赤脚,经常被同学看不起,后来靠着在别人晚上休息时间自己坚持画画才有了长进,第一次期末考试就拿了两个班的第5名。后来参加工作,他仍坚持每天早晨5点起床作画,直到现在已经退休,都没有间断过。
因为勤奋又认真,美院的老师,不管是管图书的、带油画的还是搞雕塑的,没给他上过课的老师都认识他。直到后来他带考上美院的女儿去学校时,还有老师热情招呼他。
也因为勤奋,他的恩师在他最贫苦的读书时代多次请他去家里吃饭,他回商南后还专程来探望他。看到他的画,恩师激动得不行,连说“没想到,没想到”,给他题款“山魂观绪三山水有感”,并且告诫他:“你好好画你的,不要管别人。你的画,升值潜力是无可限量的,你的东西好得很。”
他自己总结说:“各种流派都应该发展。人家是人家走的路,你是你走的路。要自由画,题材不要受政治、商业的局限,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去发展。另外,自己要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