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封邮件
黄元雍
文章字数:1297
    2016年4月的某日,一封寄自安徽霍邱县的邮件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端详许久,想不出是何人所寄,所寄何物。打开邮封,一本印刷精美的《霍邱县志》呈现眼前。对于正在主编《商南县志》的我而言,真是喜出望外。高兴之余,我依邮件上的联系方式按图索骥,向发件人表达谢意。
    电话交谈中,我了解到对方是安徽省霍邱县档案局局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守春。他是在“商南县史志地情网”上查询到我正在主编第二轮《商南县志》,并正搜集整理姓氏郡望家谱入志。所以,作为志界同行寄给我一本县志以作交流,作为同姓本家向我了解有无收集到他迁陕族人的相关信息。我翻阅了自己整理的一百二十多个姓氏迁播商南的资料,没有这支黄姓移民的记载。我深深理解寻根问亲者的急切心情,也由此获取了搜集姓氏信息的新线索,于公于私都应该竭力找到这支已与祖籍失联二百余年的黄姓人家。
    放下案头正在翻阅的《商南县志》送审稿,当即通过电话打听信息,几经辗转,终于打听到原魏家台乡大阳坡村一黄姓人家。我说明事情原委后,打听他的祖籍所在地,了解迁商始祖名讳、迁商时间、家谱编修、宗族派行、祖墓碑文记载,以便给霍邱事主回复,供其甄别确认。但在电话交谈中,我得知这支迁商黄姓,只知道先祖从太湖迁来,既无家谱留存,也无墓碑可查。我把黄守春提供的字派电话告知后,对方回忆上下五代字派,基本一致。于是,我把了解的情况和联系方式一一告知黄守春。经过双方的多次联系沟通,确系失联二百余年的霍邱同宗同支族人。
    2016年6月,黄守春为此写了一篇题为《失联二百年,电话一线牵》的短文,表达感激之情。文中详细介绍了双方进一步联系、家谱传阅、字派比对、迁商记载、失联时间等沟通确认经过。该文介绍,光绪戊申年(1908年),安徽省霍邱县顾家店(现为姚李镇大顾店)《黄氏宗谱》记载,上五世义公生四子,黄从周、黄从德、黄从让、黄从谦。乾隆癸未年(1763年),黄从德、黄从让兄弟两人携黄从周子黄颜由顾家店迁往陕西省商南县胡家河太山庙社(今魏家台大阳坡村),后有部分族人也随之迁往此地。谱载道光十年(1830年),在商南胡家河的该族男丁有30多人,已有九世“大”字辈分。自此之后,两地族人失去联系。
   霍邱县顾家店黄氏族人从九世始,字派依次为“大天存正学,遵守有同心;知本必开运,惟思世德深”。迁往商南县胡家河太庙社的该支黄氏族人只使用了“大天存正学”五辈字派,因不知后面字派而未使用。2011年,霍邱大顾店黄氏族人修谱时统计,该族黄姓男丁736人,黄姓女丁652人。2016年,迁居商南大阳坡的这支霍邱黄氏族人已历经12代,现约百余人。
    2016年12月29日,黄守春电话告诉我,远在广东佛山创业的黄骞回商南探亲,想见见我这个“穿针引线”的人。次日上午9时许,黄骞开着车从下榻的商南宾馆到我的住地。交谈之间,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之前他为寻根,曾专程前往太湖县四处寻访无果。听到我帮忙找到了祖籍地和接洽联系人,心中那份喜悦全都洋溢在他的脸上。
    世上许多事,就是这么奇妙。有时会让你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会让你得来全不费工夫。笔行至此,感动满满。就这么一次平平常常的上网,一封普普通通的邮件,一通寻寻常常的电话,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就成就了一次县际之间同行交流的机缘,演绎出一段穿越时空的寻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