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百年梦 秦腔唱响商州城
文章字数:2769
“你二老霎时无去向,我的父不知在哪方。你在一旁哭声放,我在一旁痛肝肠。”1月7日-9日,秦腔经典传统剧目《三滴血》在商洛剧院隆重上演,这是商州戏曲大舞台2017年的首场演出。铿锵的鼓点、优美的唱腔、精彩的表演给寒冷的鹤城带来阵阵惊喜和感动,让广大戏迷如痴如醉,大饱眼福。
秦腔名剧《三滴血》是西安易俗社的经典剧目,也是陕西秦腔戏的代表作。这部戏是由易俗社创始人、秦腔剧作家范紫东先生根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滴血认亲的故事编写的。自1919年首演以来,已有近百年历史,历经七代传人,多次复排重演,在观众中一直享有盛誉。前不久,才在北京演出,现场非常火爆,赢得业内外一片赞誉。剧组一班人回到西安还没歇上几天,又欣然接受商州区委宣传部的邀请,盛情登临商州戏曲大舞台,给鹤城观众送来精美的艺术盛宴。
一部戏就是一部历史,一帮人演绎一段传奇。在易俗社众多的戏曲当中,《三滴血》是一朵靓丽的奇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指出:“作为沿袭古老戏曲艺术传统的现代剧社,易俗社毫不夸张地成为中国戏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面旗帜,不仅引领着秦腔的艺术改革,而且也开创了中国戏曲现代转型的新道路。《三滴血》这部戏极好地诠释了中国戏曲跨越时代审美的文化品质,沿袭了明清传奇以双线结构为基础的编剧传统,保持了古典戏曲经典中最繁复的三审三问、双生双旦双团圆的故事模式,极具强烈的现代理性和现代关怀意识。该剧继承了古典戏曲时期的艺术法则,在剧目思想、人物塑造、情节铺叙中表达现代观念,诉诸现代思想,很好地解决了艺术传统与时尚创新的矛盾。经过近百年的民众欣赏,至今仍然引动强烈的剧场效果,显示出直面现代生活和时代问题的深刻表现力。”
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说:“商洛人爱看戏,我们也爱到商洛来演出。”2016年8月下旬,她率团来商,作为商州戏曲大舞台的第二部剧目,在商洛剧院领衔主演了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深受好评。新年伊始,易俗社再次来商州演出,让早已期待许久的戏迷观众欢喜不已。为了演好这部戏,剧组导演和道具、灯光等工作人员提前两天到商州,忙着装台、布景、调试、安场。尽管才在北京成功演出,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对台词、动作、情节烂熟于心,但到商州后,大家仍坚持提前彩排,对光站位,一点也不马虎。
一台戏的成功,离不开全体演职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精心付出。“组织一次演出不容易。”区委宣传部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为了演好每一场戏,几个主要演员中午三点多就从酒店赶往剧院,开始化妆。化妆师对自己的工作要求非常高,不允许有一点差错,面对几十个演员,逐个扑粉打底、描影画线、佩戴行头,因为中间有变妆,要一直忙到演出结束。舞台表演是个技术活,也很费体力,对演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等到演出结束,卸完妆,常饥肠辘辘,商州夜市的各色小吃自然成了首选。在演出过程中,台上唱念做打,乐池器乐和鸣,布景升降自如,道具摆放有序,灯光、字幕准确无误。每一场表演都是一次无比生动的再现,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大家精诚团结,配合默契,体现了剧组一班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资深戏迷王任峰看了《三滴血》第一场演出后说:“这是我这些年在商州看过的最精彩的一部戏。到底是西安的大剧团,不管是唱,还是伴奏,都没有用录音。伴奏和唱腔配合紧密,让人听起来很舒服。”他今年39岁,小时候大人背着他四处看戏,戏龄和年龄不差上下。他特爱看戏,只要听说城里哪个剧院要演戏,他场场必到。作为商洛中学学生灶的一名师傅,1月8日晚等他准备好第二天早上的食材已经9点了,但他意犹未尽,仍赶过去看了后半场。
退休职工康树青早已年过七十,为人豁达,性格开朗,特别爱看老戏。为了看戏,他周日晚上6点就从惠民小区赶到中心广场,早早站在剧院大门外等着排队进场。看了《三滴血》他说:“过去我也看过这个戏,但大都是折子戏,从没有完整地看过。今天总算从头至尾看齐全了。演得实在好!”在联通公司工作的梁怀玉和在冶炼厂工作的靳成东是两个年轻的戏曲发烧友。梁怀玉不仅爱看戏,还爱写戏,凭着中文专业的扎实功底,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三十多部戏。看了《柳河湾的新娘》他专门写了戏评,这次看了《三滴血》,他非常激动,说:“到底是经典,比艺术节期间在商洛大剧院演的那几部戏好得多,每个演员都很出彩。”靳成东因为前两天有事没看上,看的是第三场,高兴地说:“真过瘾,多少年都没看过这么好的戏了。”
商州观众对戏曲的痴迷和文明、热情的表现让来商演出的剧组深受感动。自戏曲大舞台开办以来,每一次演出都让工作人员应接不暇,门口、过道、台阶和墙角都挤满了男女老少,西安易俗社的演职人员见了感慨地说:“果真是戏乡啊!爱看戏的人这么多!”谢幕之后,观众迟迟不愿离场,叫好声经久不息。老年观众相互议论,都说这么好的戏,确实难得。同样的场景一次次在商洛剧院上演,但让人称道的事,虽然座无虚席,很多人站着看戏,但现场秩序井然。台上演员倾情演绎人生悲欢离合,台下屏息凝视,时而掌声雷动,时而喜笑颜开,时而感动落泪,表现出戏剧之乡的浓郁戏风、戏韵和悠久传统。
名家传承经典,精彩接二连三。西安易俗社因为戏曲与商州结下不解之缘。看过《柳河湾的新娘》和《三滴血》的观众都说这两部戏除了表演到位,主题思想也非常好。《柳》剧中柳叶的爱情悲剧与风雨飘摇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三滴血》不仅讽刺批判了糊涂断案的庸官、表现了周仁祥见利忘义的小人做派、阮自用仗势欺人的恶人嘴脸,更生动刻画了周仁瑞、王妈、李遇春、李晚春、周天佑、贾莲香等人面对不幸同甘共苦、不离不弃的可贵精神。风雨同舟、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正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这两部戏中都得到生动诠释。
风雨同舟百年梦,秦腔唱响商州城。经过一个世纪的磨砺,易俗社和经典佳作《三滴血》显示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在中央高度重视和发展文艺事业,强调“文化自信”和“文艺繁荣”的大背景下,西安有望成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趋势和优势越发明显。人常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商州与西安一步之遥,作为文化重镇,有着丰厚的戏曲土壤和优良传统,与易俗社和其他先进社团加强联系,虚心学习,增强“文化自觉”显得尤为重要。
1月8日这天是个大晴天,早上9点多,剧组的几个年轻人结伴去游丹江公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到头顶天蓝如洗,大家情不自禁地说:“商州这地方就是好,西安的雾霾大的让人不敢出门,学校都放了假。如果每周都能在商州住上两天,那该多好!”
周日的丹江河堤上,晨起锻炼的人络绎不绝。一边是才看过戏的市民正在热议《三滴血》,嘴里哼着“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的优美小调,一边是西安朋友“风景这边独好”的赞叹,和对商州今后发展的满腔希冀。
美哉,商州!伟哉,易俗社和秦腔经典!有一种精神叫永不言弃,有一种成功叫继续努力。相信易俗社肯定会再创艺术辉煌,希望商州戏曲大舞台今后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