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古道上的商业贸易
文章字数:1924
自春秋战国以来,商於古道是长安通往东南的必经之路,到了秦汉成为全国驰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唐代以后成为商州驿路之后,更是车拥人挤,昼夜经行不止,交通极为繁盛,进而也促进了商业贸易,带来了市镇的兴起和商业的繁荣。
据《汉书·武帝纪》载:太初四年(前101)冬,“徙弘农都尉治武关,税出入者,以给关吏卒食。”由此说明,武关所在的商於古道,在汉初商业运输已经很是繁忙,足见通行于商於道上的商旅力量之强大。到唐贞观、开元年间,长安与江淮之间的交通往来,除贡赋物资及笨重行李要取道黄河、汴水和渭水外,商旅官民往返东南各地,多利用商於道的捷近条件,“故,邮传之盛,甲于它州”。丹江通道成为仅次于长安至开封道路(大驿路)的次驿路,人马络绎不绝。但是,自五代开始,由于国都东迁,商於古道不再是一条通向古都的重要交通线,“长安废为列蕃,商於化为小郡,轺车罕至”(王禹偁《商於驿记后序》),商旅亦改行它帮,商於道从此归于寂然,时间长达数百年。
北宋后,实行招抚流亡、鼓励垦荒等利于生产的措施,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欧阳修时称丹江交通线上“今小商贾往往行之”。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丹江流域及其支线上除县城以外已发展起18个镇市。神宗元丰年间,商州的户数是本地区前后300多年间的最高数字,为80425户(其中主户为18089,客户为62336),这一数字比盛唐天宝年间的户数多71499户,比北宋徽宗崇宁年间的户数多7296户,从唐天宝年间到宋元丰年间增加的户数是惊人的。从历史背景来看,商州的大量客户是在这一时期从外地迁入的。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镇市的兴起,商业贸易也随之兴盛起来。北宋末、南宋末,由于金人、蒙古人的相继入侵,这种商业贸易活动被打断,来往于古道的大都为军队。至明代前期,对秦岭东部山地又实行封禁政策,古道由于失去外界利用交通线从事政治、经济活动的社会条件,处于不振的状态。
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龙驹寨水旱码头正式开埠通商,偏僻的西北地区与物产富饶的东南各地间的物资,再不必绕道中原,自此便有了一条交通便捷的水陆商业通道和北方内陆的商品集散地。商州是丹江流域重要的市镇之一,从龙驹寨出入境货物必经过商州。《直隶商州总志》记载:在明万历天启年间,“龙驹一镇康衢数里,巨屋千家,鸡鸣多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联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商税所由复增,税额所由日增。”明代后期在陕西共设13处税司,位于陕南者有二:一是丹江中游的龙驹寨,年征税额为2800两,占陕西全省总税额的19.3%;另一处是汉江上游的汉中,年征52两,仅占全省总额的0.4%,远远低于龙驹寨。到了清代中期,龙驹寨码头再度复荣,帆樯如林,商贾如云,千户成廛,万蹄通货。乾隆年间每月由襄阳至龙驹寨的船只约200号,长街上除了黄行、板条行,还有好几家过载行存积货物。各行商人都有行帮,诸如盐帮、船帮、青瓷帮、西马帮、北马帮、楚黄帮、临晋帮、坐帮等,有“十大会馆”和“十八座庙宇”。据《陕西通志》记载,清光绪时龙驹寨仅厘金税一项,收入已高达13万两之巨,“居全省之冠”。到民国年间长街上有骡马店18家,常歇的二三十匹,大店有百八十匹,计有泰来行、德胜新行、同仪行、盛栈行等。据说当年来往于龙驹寨、西安的骡马相当多,有的学者称每年不下数万匹,由此可见当时的繁荣程度。由于五方杂处,商业交通繁盛,一座小小的城寨,即有盐帮、青瓷帮、马帮、船帮等会馆10座和紫云宫、关帝庙、地皇庙等18座庙宇。其中“船帮会馆”屹立于丹江北岸,平浪宫的花戏楼耀眼夺目,独占鳌头,显示了船帮声势之大,水运执龙驹寨兴衰之牛耳。
丹江水运带动了商州集市贸易的发展,明朝时商州州城集市有上街和下街;州西集市有麻街集、秦岭铺集、牧护关集;州北集市有岔口铺集、泉村集、大荆集;州东集市有白杨店集、棣花集、老君殿集、东西龙驹寨集、桃花铺集等,农民通过集市贸易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出售自己的商品。
商南县也是丹江流域的重要市镇,明清时期大小集市8处,集市贸易传统以“赶场”形式“日中而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老百姓还利用“赶会”进行牧畜、农具、生活用品的物资交流,手工业者也在集市上进行商品交换。每逢集日,饮食小吃,粮食蔬菜,货郎小担,农畜家禽,分行而处,商民各取所需,自由交易,早聚早散。每年四月八日是城隍庙会,五月十三日是关帝庙会,县城内分五区(中区、东区、西区、南一区、南二区),各区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梳洗楼、湘河街、庙沟街、耀岭河街、晋峪河、徐家让街形成众多的物资集散地,集市贸易的兴盛也促进了该地的市镇化进程。
清乾嘉时期,丹江沿岸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繁荣的丹江水运贸易加速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龙驹寨为中心,上接西安府、渭南、潼关以及甘晋各地,下接河南的淅川、湖北的老河口、汉口,联系各州、县市场经济大交流的格局。
据《汉书·武帝纪》载:太初四年(前101)冬,“徙弘农都尉治武关,税出入者,以给关吏卒食。”由此说明,武关所在的商於古道,在汉初商业运输已经很是繁忙,足见通行于商於道上的商旅力量之强大。到唐贞观、开元年间,长安与江淮之间的交通往来,除贡赋物资及笨重行李要取道黄河、汴水和渭水外,商旅官民往返东南各地,多利用商於道的捷近条件,“故,邮传之盛,甲于它州”。丹江通道成为仅次于长安至开封道路(大驿路)的次驿路,人马络绎不绝。但是,自五代开始,由于国都东迁,商於古道不再是一条通向古都的重要交通线,“长安废为列蕃,商於化为小郡,轺车罕至”(王禹偁《商於驿记后序》),商旅亦改行它帮,商於道从此归于寂然,时间长达数百年。
北宋后,实行招抚流亡、鼓励垦荒等利于生产的措施,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欧阳修时称丹江交通线上“今小商贾往往行之”。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丹江流域及其支线上除县城以外已发展起18个镇市。神宗元丰年间,商州的户数是本地区前后300多年间的最高数字,为80425户(其中主户为18089,客户为62336),这一数字比盛唐天宝年间的户数多71499户,比北宋徽宗崇宁年间的户数多7296户,从唐天宝年间到宋元丰年间增加的户数是惊人的。从历史背景来看,商州的大量客户是在这一时期从外地迁入的。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镇市的兴起,商业贸易也随之兴盛起来。北宋末、南宋末,由于金人、蒙古人的相继入侵,这种商业贸易活动被打断,来往于古道的大都为军队。至明代前期,对秦岭东部山地又实行封禁政策,古道由于失去外界利用交通线从事政治、经济活动的社会条件,处于不振的状态。
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龙驹寨水旱码头正式开埠通商,偏僻的西北地区与物产富饶的东南各地间的物资,再不必绕道中原,自此便有了一条交通便捷的水陆商业通道和北方内陆的商品集散地。商州是丹江流域重要的市镇之一,从龙驹寨出入境货物必经过商州。《直隶商州总志》记载:在明万历天启年间,“龙驹一镇康衢数里,巨屋千家,鸡鸣多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联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商税所由复增,税额所由日增。”明代后期在陕西共设13处税司,位于陕南者有二:一是丹江中游的龙驹寨,年征税额为2800两,占陕西全省总税额的19.3%;另一处是汉江上游的汉中,年征52两,仅占全省总额的0.4%,远远低于龙驹寨。到了清代中期,龙驹寨码头再度复荣,帆樯如林,商贾如云,千户成廛,万蹄通货。乾隆年间每月由襄阳至龙驹寨的船只约200号,长街上除了黄行、板条行,还有好几家过载行存积货物。各行商人都有行帮,诸如盐帮、船帮、青瓷帮、西马帮、北马帮、楚黄帮、临晋帮、坐帮等,有“十大会馆”和“十八座庙宇”。据《陕西通志》记载,清光绪时龙驹寨仅厘金税一项,收入已高达13万两之巨,“居全省之冠”。到民国年间长街上有骡马店18家,常歇的二三十匹,大店有百八十匹,计有泰来行、德胜新行、同仪行、盛栈行等。据说当年来往于龙驹寨、西安的骡马相当多,有的学者称每年不下数万匹,由此可见当时的繁荣程度。由于五方杂处,商业交通繁盛,一座小小的城寨,即有盐帮、青瓷帮、马帮、船帮等会馆10座和紫云宫、关帝庙、地皇庙等18座庙宇。其中“船帮会馆”屹立于丹江北岸,平浪宫的花戏楼耀眼夺目,独占鳌头,显示了船帮声势之大,水运执龙驹寨兴衰之牛耳。
丹江水运带动了商州集市贸易的发展,明朝时商州州城集市有上街和下街;州西集市有麻街集、秦岭铺集、牧护关集;州北集市有岔口铺集、泉村集、大荆集;州东集市有白杨店集、棣花集、老君殿集、东西龙驹寨集、桃花铺集等,农民通过集市贸易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出售自己的商品。
商南县也是丹江流域的重要市镇,明清时期大小集市8处,集市贸易传统以“赶场”形式“日中而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老百姓还利用“赶会”进行牧畜、农具、生活用品的物资交流,手工业者也在集市上进行商品交换。每逢集日,饮食小吃,粮食蔬菜,货郎小担,农畜家禽,分行而处,商民各取所需,自由交易,早聚早散。每年四月八日是城隍庙会,五月十三日是关帝庙会,县城内分五区(中区、东区、西区、南一区、南二区),各区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梳洗楼、湘河街、庙沟街、耀岭河街、晋峪河、徐家让街形成众多的物资集散地,集市贸易的兴盛也促进了该地的市镇化进程。
清乾嘉时期,丹江沿岸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繁荣的丹江水运贸易加速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龙驹寨为中心,上接西安府、渭南、潼关以及甘晋各地,下接河南的淅川、湖北的老河口、汉口,联系各州、县市场经济大交流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