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和责任诠释普通劳动者的价值观
文章字数:4839
通讯员 周文治 记者 李岚
秦岭深处的丹凤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困山区,2348平方公里土地,6.28万条大小沟壑中,散落居住着31万勤劳善良的丹凤人,但立地条件差、行路难是困扰了一代代丹凤人的噩梦。发展交通是摆脱贫困的第一要务。
而今,在丹水凤山之间,一座座大小桥梁将千沟万壑连为坦途;千迂百折的公路将丹凤的青山绿水连为一体,让一幅幅“只堪图画不堪行”的景观,真正变为了美丽中国的一方人间乐土。
公路通,百业兴。丹凤人民正在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当一次次听到父老乡亲盛赞丹凤交通带给他们的福祉时,最感到欣慰和幸福的是那些默默奉献自己心血和汗水的一线交通人。
生活中不善言辞,工作中总是默默耕耘,不问名利的丹凤县交通建设规划所所长王丹文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
只要追求的脚步不停,梦想总会变为现实,没有进过高等学府的他,成为县上唯一的国家注册公路二级建造师
今年38岁的王丹文同志,已经在公路建设一线摸爬滚打了18个年头,称得上交通战线的一员虎将。
1999年7月,刚刚年满20岁的王丹文,从省交通技校毕业,成为丹凤县交通战线的一名新兵。从此他的人生和大山、荒野、沟壑、河流及仪器、数字、图纸等联系在一起,修饰语就是寂寞、枯燥和危险,而餐风露宿和彻夜加班是工作常态。
当人们常常为新建的一座座大桥,一条条笔直宽广的交通大道赞叹时,往往关注不到像王丹文那样默默无闻奔波于荒野之中的外业测绘人员,无数个日夜他们钻在数字堆里,反复琢磨论证,一次次推敲、修改设计方案,为的是设计方案安全、环保和经济。
所有的辛苦和付出,王丹文没有觉得委屈和后悔,辛苦着而快乐着,使他克服了最初的因为学识浅薄带来的困难,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先后通过参加成人高考拿到了长安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的专科毕业证,拿到了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的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很快成为丹凤交通行业的业务尖子和骨干人物。由此,因为人才难得,他被采取借调的方式挖去参加市上承担的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包括最初的312国道改扩建、省道203线商山二级公路、郭家村至山阳公路和随后的沪陕高速等项目的测量、施工、监理和管理工作,这一借用就是5年。
2005年,因陕西省对口援助西藏发展的工作需要,又被抽调参加西藏那曲地区供加至班戈公路建设的勘测设计工作。这一段工作经历一下子将他的人生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西藏是一片神秘的天地。也许最初动机王丹文有带着好奇成分,以及年轻人固有的热情,但是真正融入了那里的工作,他确实产生过失望和后悔。这一片几乎是无人区,荒漠、戈壁和沼泽更替,除了要忍受高原缺氧带来的生理痛苦外,还要承受环境的艰苦、生活单调带来的精神折磨。白天整日在荒野中奔波,测量、记录,记录、测量,晚上睡在帐篷里,能从缝隙中看到星星,听到狼群的尖叫。为了防止狼群的突袭,睡觉时要保持头朝里脚朝外的姿势,以自我保护。大雨时节的夜晚,流水在支起的床板下汩汩作响,此情此景,一个“苦”字难以言表。
这样的生活,一干就是几个月。当进入了工作状态,一切无聊、空虚、恐惧就都忘记了。家庭的妻女和父母,也只能是时时出现在梦中。许多年来,忘我的劳动造就了王丹文的无私无利、任劳任怨的工作风格和人生境界,而西藏就是最初的熔炉。
在领导眼里他是宝贝蛋,这么些年里,曾是局里连续多年的“生产标兵”和年度优秀职工;在同事眼里他是个“工作狂”,因为整日忙忙碌碌的工作妻子称他为“马瞎子”,除了工作和学习,王丹文似乎不知道生命中还有更多的色彩。而今,他也称得上是丹凤交通系统的专家级人物,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他,通过钻研考试取得了全国注册公路二级建造师证书,这是丹凤县在此领域的唯一和第一人。
商洛山中的诸多交通重点项目工地,都曾有过他奔波的身影和足迹,也赢得了“拼命三郎”的绰号
王丹文通过这次“镀金”,从西藏返回商洛后,他继续在商洛市交通设计院深造学习公路与桥梁的勘测设计工作,先后负责了一些重大项目的勘测设计。2007年2月,已具备了个人提拔的人生新机遇,不料他却作出了回到家乡工作的选择。这个问题,多年来对不少同事来讲,仍然是一个谜。
时过1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有幸与他进行了一次次深入心灵深处的探索后,大家才理解这一切源于他的家乡情结。王丹文也许和所有人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小我情怀”,就是同样干事情,给生我养我的家乡干,心里更有劲,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人生做出的许多选择都是综合因素归纳而造成的,也许当时未必理得很清,经过岁月的洗潋,最本质的东西就会自然显现出来。但就是这一次选择,组织也将他推到了县交通建设规划所长的重要岗位上。
重新回到丹凤家乡的王丹文,也遇到了丹凤县交通事业的又一轮快速发展期。他迅速投入到丹凤县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的修订和编制工作中,步入了人生的新境界。
万千沟壑在胸中。丹凤的山山水水,都在王丹文的笔下,哪里修路,哪里架桥,哪里打隧道,似乎都是他王丹文先拿意见。公路是血脉,通到哪里,哪里便有发展先机。他似乎成了丹凤发展、群众致富的设计师,这是何等恣肆惬意的人生啊!
多年来,王丹文所在的不到10人的规划设计所,先后完成丹凤县“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秦巴山区扶贫规划、丹凤县“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完成了全县345公里的通达工程、1180公里的通村公路、535公里的县乡水毁公路修复工程、418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1条241公里的通乡公路、全县21座大桥施工图和45座便民桥、慈善桥、丹凤县江滨南路东延工程等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形成的规划和设计文件比他的个头还高出许多。
这一组组数字背后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只有交通人能体会出来,外人很难想象。有些腼腆的王丹文谈到这一切,却显得颇为自豪:这么多年的丹凤县的每一条公路,可以说是他们用脚先丈量过的,丹凤的江南经济新干线和环城北路等一些事关丹凤发展的重大交通项目都有他的汗水和付出!
更富有成就感的是,由于局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王丹文肩上还被压上了另一付重担,兼任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管理股股长职务,从事全县交通建设项目计划编制、开展前期工作、参与项目管理和相关单位对接等工作。
最初领导给他做工作时开玩笑说:你设计的图纸,现在再由你负责建设管理,设计合理不合理?是否需要修改设计方案?也不需要太多的中间环节费周折了。
看似很轻松的话语,却如同千金重担压到他肩上。他知道,这是信任,更是责任。从此,他几乎就失去了全部节假日,不管天晴下雨,白天都是在工地上奔波,晚上才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他几乎参与了县上所有的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报项目、抓前期、促进度、强管理、搞协调,几乎啥事都离不开他。哪里有工程建设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问题需要解决,他就会在哪里出现。
遇到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有啥新指示?有啥要求?局领导们老是会喊:“丹文,快来记住!”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许许多多的具体事务就是靠他来落实的。
10多年来,局里承担的许多紧急、艰难、危险和技术要求高的工作任务,他都是打头阵的。他不仅要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还总是在施工一线指挥、指导施工作业,既是项目建设的指挥员,又是技术员,同时也是一个“医生”。哪个设计方案不合理、哪个施工环节有差错,哪个工程质量有隐患,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而他总会耐心的向参建人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在一些施工工程中,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打自己的小算盘,总想讨好他。他软硬不吃,回敬的只有一句话:工程质量大于天,谁敢来承担质量责任啊?于是有人说他死脑筋,开玩笑说:王所长修路比给自己家修还精心啊!他听了,严正地说:说高了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说低了是为我们自己负责。我们都是丹凤人,哪里出了问题,不仅要承受老百姓的骂,质量事故的责任谁承受得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领导对他放心,他的工作也越发比别人忙。局领导经常给上级领导说:这就是我们的先锋官和核心骨干!
2007年7月,丹凤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根据组织安排,王丹文同志带领一班人连夜进行丹峦公路抢修。由于交通中断,他冒雨徒步20余公里沿路查灾并指挥抢修工作,忍受饥饿和劳累,连续工作不下火线,按照要求提前恢复交通,确保救灾物资及时运输到灾区。在交通抢修过程中,他冒着生命危险,连夜亲自协助峦庄镇的镇村干部搜寻因山体滑坡而掩埋的3名群众,几乎整夜没有合眼,搜寻到被掩埋的群众后他们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公路抢修工作。
2016年10月,每年一次的全市重大项目观摩将要通过棣花镇美丽乡村建设环山公路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地质差,加之连阴雨严重影响。为保证观摩顺利通过,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务必在观摩前完成建设任务。为了保证完成“军令状”,他冒着连阴雨极端天气,克服粘土不良地质困难,通过采取增加机械设备、延长工作时间、合理划分作业面、工作提前介入、调整建设方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按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在一个月前还没进度,而领了“军令状”搞得忧心忡忡的局长逢人便夸:这真是我们的“拼命三郎”啊!
一个真正的劳动者无需豪言壮语,看到一个个项目落地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路桥,这才是他享受人生幸福的最好时刻
在丹凤县交通领域,王丹文的工作和人品是响当当的。尽管王丹文同志身上被组织给予了诸多的荣誉,但是仍然改变不了他是工人身份的现实。
这一点,王丹文显得很坦然,他说: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衡量标准是不同的,感受生命快乐和幸福感的方式也不同。当他看到自己负责的项目落地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路桥,这才是他享受人生幸福的最好时刻。对他来说:自己是靠本事吃饭的,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自己问心无愧,这就是人生的成就感。
丹江是商洛人的母亲河。曾经的丹江也阻隔了一代代人致富的梦想,而今看着曾经凝聚了自己智慧和心血的一座座桥梁承载起人们通向幸福生活的希望。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人生么?
而正是商洛市的李塬丹江大桥、王塬丹江大桥,实现了王丹文人生境界的一次新跨越。2005年,当时在市交通设计院工作的丹文同志受命主持承担这两座大桥的方案设计任务。这两座桥均位于商洛市区,都属于跨度相对较长、设计和施工质量要求高的大桥。为了确保桥梁建设发挥最大效益,组织上采取了竞标设计的方法,以确保找出最佳设计方案。
王丹文是第一次单独承担任务,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带人到实地踏勘了10多次,最终使自己的设计方案在10多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被市政府所采纳。这一刻的快乐一直延续了10多年,多年来他出差和去市里,总时不时不自觉拐道到自己设计的那两座桥上,看看来来往往的车辆,体会着劳动带来的快乐。
当一个人因为付出而体会出了人生的快乐,那么说明他进入了一种崇高的生命境界。这是我们在研读许许多多的伟人和所谓的大人物的生命故事后得出的结论。而在王丹文的身上,我们还体会验证到另一种情形,那就是:平凡的人会给我们最多的感动!
多年来,王丹文同志总是富有爱心,多年来,为慈善机构免费设计慈善桥20余座,他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人群、留守老人和儿童。他总是一次次掏出自己的口袋,尽可能去帮助他们。
去年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了全党全国的政治任务。按照规定,他没有扶贫包户任务。但是局里在部署这一工作时,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花瓶子镇苏河村去包扶贫困户,就这样,他包扶了花瓶镇苏河村的徐运海家,短短几年的家庭突变,老徐家老婆、儿子病故,儿媳出走,其乐融融的一家刹那间只剩下爷孙二人,巨债的重压,加上无项目、无技术,使爷孙二个对未来失去了希望,思想消极。王丹文入户后,经过多次的走访,寻找脱贫途径,鼓励老徐树立信心,动员已满服役年龄的孙子去当兵,以期望由此改变这个家庭的困境。他把老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去找镇上,跑县上,协调关系,办理有关审查手续。孙子问题解决后,对于老人,他又主动拿出资金买种苗、化肥,使他力所能及地种了十几亩药材,2016年的收入已过万元,加上国家的兜底政策,幸福的阳光终于又闪现在了这位苦难的老人脸上。
付出是快乐的,劳动最光荣。王丹文就是用他的生动实践诠释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最朴素的人生价值观。
秦岭深处的丹凤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困山区,2348平方公里土地,6.28万条大小沟壑中,散落居住着31万勤劳善良的丹凤人,但立地条件差、行路难是困扰了一代代丹凤人的噩梦。发展交通是摆脱贫困的第一要务。
而今,在丹水凤山之间,一座座大小桥梁将千沟万壑连为坦途;千迂百折的公路将丹凤的青山绿水连为一体,让一幅幅“只堪图画不堪行”的景观,真正变为了美丽中国的一方人间乐土。
公路通,百业兴。丹凤人民正在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当一次次听到父老乡亲盛赞丹凤交通带给他们的福祉时,最感到欣慰和幸福的是那些默默奉献自己心血和汗水的一线交通人。
生活中不善言辞,工作中总是默默耕耘,不问名利的丹凤县交通建设规划所所长王丹文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
只要追求的脚步不停,梦想总会变为现实,没有进过高等学府的他,成为县上唯一的国家注册公路二级建造师
今年38岁的王丹文同志,已经在公路建设一线摸爬滚打了18个年头,称得上交通战线的一员虎将。
1999年7月,刚刚年满20岁的王丹文,从省交通技校毕业,成为丹凤县交通战线的一名新兵。从此他的人生和大山、荒野、沟壑、河流及仪器、数字、图纸等联系在一起,修饰语就是寂寞、枯燥和危险,而餐风露宿和彻夜加班是工作常态。
当人们常常为新建的一座座大桥,一条条笔直宽广的交通大道赞叹时,往往关注不到像王丹文那样默默无闻奔波于荒野之中的外业测绘人员,无数个日夜他们钻在数字堆里,反复琢磨论证,一次次推敲、修改设计方案,为的是设计方案安全、环保和经济。
所有的辛苦和付出,王丹文没有觉得委屈和后悔,辛苦着而快乐着,使他克服了最初的因为学识浅薄带来的困难,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先后通过参加成人高考拿到了长安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的专科毕业证,拿到了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的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很快成为丹凤交通行业的业务尖子和骨干人物。由此,因为人才难得,他被采取借调的方式挖去参加市上承担的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包括最初的312国道改扩建、省道203线商山二级公路、郭家村至山阳公路和随后的沪陕高速等项目的测量、施工、监理和管理工作,这一借用就是5年。
2005年,因陕西省对口援助西藏发展的工作需要,又被抽调参加西藏那曲地区供加至班戈公路建设的勘测设计工作。这一段工作经历一下子将他的人生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西藏是一片神秘的天地。也许最初动机王丹文有带着好奇成分,以及年轻人固有的热情,但是真正融入了那里的工作,他确实产生过失望和后悔。这一片几乎是无人区,荒漠、戈壁和沼泽更替,除了要忍受高原缺氧带来的生理痛苦外,还要承受环境的艰苦、生活单调带来的精神折磨。白天整日在荒野中奔波,测量、记录,记录、测量,晚上睡在帐篷里,能从缝隙中看到星星,听到狼群的尖叫。为了防止狼群的突袭,睡觉时要保持头朝里脚朝外的姿势,以自我保护。大雨时节的夜晚,流水在支起的床板下汩汩作响,此情此景,一个“苦”字难以言表。
这样的生活,一干就是几个月。当进入了工作状态,一切无聊、空虚、恐惧就都忘记了。家庭的妻女和父母,也只能是时时出现在梦中。许多年来,忘我的劳动造就了王丹文的无私无利、任劳任怨的工作风格和人生境界,而西藏就是最初的熔炉。
在领导眼里他是宝贝蛋,这么些年里,曾是局里连续多年的“生产标兵”和年度优秀职工;在同事眼里他是个“工作狂”,因为整日忙忙碌碌的工作妻子称他为“马瞎子”,除了工作和学习,王丹文似乎不知道生命中还有更多的色彩。而今,他也称得上是丹凤交通系统的专家级人物,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他,通过钻研考试取得了全国注册公路二级建造师证书,这是丹凤县在此领域的唯一和第一人。
商洛山中的诸多交通重点项目工地,都曾有过他奔波的身影和足迹,也赢得了“拼命三郎”的绰号
王丹文通过这次“镀金”,从西藏返回商洛后,他继续在商洛市交通设计院深造学习公路与桥梁的勘测设计工作,先后负责了一些重大项目的勘测设计。2007年2月,已具备了个人提拔的人生新机遇,不料他却作出了回到家乡工作的选择。这个问题,多年来对不少同事来讲,仍然是一个谜。
时过1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有幸与他进行了一次次深入心灵深处的探索后,大家才理解这一切源于他的家乡情结。王丹文也许和所有人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小我情怀”,就是同样干事情,给生我养我的家乡干,心里更有劲,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人生做出的许多选择都是综合因素归纳而造成的,也许当时未必理得很清,经过岁月的洗潋,最本质的东西就会自然显现出来。但就是这一次选择,组织也将他推到了县交通建设规划所长的重要岗位上。
重新回到丹凤家乡的王丹文,也遇到了丹凤县交通事业的又一轮快速发展期。他迅速投入到丹凤县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的修订和编制工作中,步入了人生的新境界。
万千沟壑在胸中。丹凤的山山水水,都在王丹文的笔下,哪里修路,哪里架桥,哪里打隧道,似乎都是他王丹文先拿意见。公路是血脉,通到哪里,哪里便有发展先机。他似乎成了丹凤发展、群众致富的设计师,这是何等恣肆惬意的人生啊!
多年来,王丹文所在的不到10人的规划设计所,先后完成丹凤县“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秦巴山区扶贫规划、丹凤县“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完成了全县345公里的通达工程、1180公里的通村公路、535公里的县乡水毁公路修复工程、418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1条241公里的通乡公路、全县21座大桥施工图和45座便民桥、慈善桥、丹凤县江滨南路东延工程等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形成的规划和设计文件比他的个头还高出许多。
这一组组数字背后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只有交通人能体会出来,外人很难想象。有些腼腆的王丹文谈到这一切,却显得颇为自豪:这么多年的丹凤县的每一条公路,可以说是他们用脚先丈量过的,丹凤的江南经济新干线和环城北路等一些事关丹凤发展的重大交通项目都有他的汗水和付出!
更富有成就感的是,由于局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王丹文肩上还被压上了另一付重担,兼任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管理股股长职务,从事全县交通建设项目计划编制、开展前期工作、参与项目管理和相关单位对接等工作。
最初领导给他做工作时开玩笑说:你设计的图纸,现在再由你负责建设管理,设计合理不合理?是否需要修改设计方案?也不需要太多的中间环节费周折了。
看似很轻松的话语,却如同千金重担压到他肩上。他知道,这是信任,更是责任。从此,他几乎就失去了全部节假日,不管天晴下雨,白天都是在工地上奔波,晚上才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他几乎参与了县上所有的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报项目、抓前期、促进度、强管理、搞协调,几乎啥事都离不开他。哪里有工程建设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问题需要解决,他就会在哪里出现。
遇到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有啥新指示?有啥要求?局领导们老是会喊:“丹文,快来记住!”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许许多多的具体事务就是靠他来落实的。
10多年来,局里承担的许多紧急、艰难、危险和技术要求高的工作任务,他都是打头阵的。他不仅要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还总是在施工一线指挥、指导施工作业,既是项目建设的指挥员,又是技术员,同时也是一个“医生”。哪个设计方案不合理、哪个施工环节有差错,哪个工程质量有隐患,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而他总会耐心的向参建人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在一些施工工程中,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打自己的小算盘,总想讨好他。他软硬不吃,回敬的只有一句话:工程质量大于天,谁敢来承担质量责任啊?于是有人说他死脑筋,开玩笑说:王所长修路比给自己家修还精心啊!他听了,严正地说:说高了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说低了是为我们自己负责。我们都是丹凤人,哪里出了问题,不仅要承受老百姓的骂,质量事故的责任谁承受得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领导对他放心,他的工作也越发比别人忙。局领导经常给上级领导说:这就是我们的先锋官和核心骨干!
2007年7月,丹凤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根据组织安排,王丹文同志带领一班人连夜进行丹峦公路抢修。由于交通中断,他冒雨徒步20余公里沿路查灾并指挥抢修工作,忍受饥饿和劳累,连续工作不下火线,按照要求提前恢复交通,确保救灾物资及时运输到灾区。在交通抢修过程中,他冒着生命危险,连夜亲自协助峦庄镇的镇村干部搜寻因山体滑坡而掩埋的3名群众,几乎整夜没有合眼,搜寻到被掩埋的群众后他们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公路抢修工作。
2016年10月,每年一次的全市重大项目观摩将要通过棣花镇美丽乡村建设环山公路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地质差,加之连阴雨严重影响。为保证观摩顺利通过,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务必在观摩前完成建设任务。为了保证完成“军令状”,他冒着连阴雨极端天气,克服粘土不良地质困难,通过采取增加机械设备、延长工作时间、合理划分作业面、工作提前介入、调整建设方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按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在一个月前还没进度,而领了“军令状”搞得忧心忡忡的局长逢人便夸:这真是我们的“拼命三郎”啊!
一个真正的劳动者无需豪言壮语,看到一个个项目落地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路桥,这才是他享受人生幸福的最好时刻
在丹凤县交通领域,王丹文的工作和人品是响当当的。尽管王丹文同志身上被组织给予了诸多的荣誉,但是仍然改变不了他是工人身份的现实。
这一点,王丹文显得很坦然,他说: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衡量标准是不同的,感受生命快乐和幸福感的方式也不同。当他看到自己负责的项目落地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路桥,这才是他享受人生幸福的最好时刻。对他来说:自己是靠本事吃饭的,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自己问心无愧,这就是人生的成就感。
丹江是商洛人的母亲河。曾经的丹江也阻隔了一代代人致富的梦想,而今看着曾经凝聚了自己智慧和心血的一座座桥梁承载起人们通向幸福生活的希望。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人生么?
而正是商洛市的李塬丹江大桥、王塬丹江大桥,实现了王丹文人生境界的一次新跨越。2005年,当时在市交通设计院工作的丹文同志受命主持承担这两座大桥的方案设计任务。这两座桥均位于商洛市区,都属于跨度相对较长、设计和施工质量要求高的大桥。为了确保桥梁建设发挥最大效益,组织上采取了竞标设计的方法,以确保找出最佳设计方案。
王丹文是第一次单独承担任务,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带人到实地踏勘了10多次,最终使自己的设计方案在10多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被市政府所采纳。这一刻的快乐一直延续了10多年,多年来他出差和去市里,总时不时不自觉拐道到自己设计的那两座桥上,看看来来往往的车辆,体会着劳动带来的快乐。
当一个人因为付出而体会出了人生的快乐,那么说明他进入了一种崇高的生命境界。这是我们在研读许许多多的伟人和所谓的大人物的生命故事后得出的结论。而在王丹文的身上,我们还体会验证到另一种情形,那就是:平凡的人会给我们最多的感动!
多年来,王丹文同志总是富有爱心,多年来,为慈善机构免费设计慈善桥20余座,他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人群、留守老人和儿童。他总是一次次掏出自己的口袋,尽可能去帮助他们。
去年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了全党全国的政治任务。按照规定,他没有扶贫包户任务。但是局里在部署这一工作时,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花瓶子镇苏河村去包扶贫困户,就这样,他包扶了花瓶镇苏河村的徐运海家,短短几年的家庭突变,老徐家老婆、儿子病故,儿媳出走,其乐融融的一家刹那间只剩下爷孙二人,巨债的重压,加上无项目、无技术,使爷孙二个对未来失去了希望,思想消极。王丹文入户后,经过多次的走访,寻找脱贫途径,鼓励老徐树立信心,动员已满服役年龄的孙子去当兵,以期望由此改变这个家庭的困境。他把老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去找镇上,跑县上,协调关系,办理有关审查手续。孙子问题解决后,对于老人,他又主动拿出资金买种苗、化肥,使他力所能及地种了十几亩药材,2016年的收入已过万元,加上国家的兜底政策,幸福的阳光终于又闪现在了这位苦难的老人脸上。
付出是快乐的,劳动最光荣。王丹文就是用他的生动实践诠释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最朴素的人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