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肩担正义谱青春
文/图 特约记者 朱恢军 通讯员 卢英
文章字数:2554
风雨无阻,前往办案
下乡调解

在当事人家门口开庭
     
    温文尔雅、帅气潇洒是他给人的第一感觉;做事果断、一心为民是他在执行中的工作作风。赵欢是柞水县人民法院凤镇法庭审判员、副庭长,2011年硕士毕业参加工作的他,虽然工作的时间不长,在法院里也一直属年轻同志之列,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光荣使命,让他无论是在基层还是院里工作,都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
    爱岗敬业 履职尽责
    既然选择了在法院工作,就要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赵欢在书记员岗位上,认真学习业务技能,积极提升工作水平,2013年参与记录的案件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考评为优秀;在2013年10月调到审判岗位之后,参与办理了300余件民商事案件,其中70%以上都得到调解撤诉处理,判决案件无错案,上诉无发回、改判。
    入院以来,赵欢长期在法庭工作,不知不觉,已近而立之年,他踏遍了辖区的山山水水。无论是在办公室里、在审判庭上、在田间地头、在当事人家中,他都兢兢业业地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面对复杂疑难的案件,他放弃休息,加班工作,阅卷、开庭、宣判、释法……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将一起起案件办成铁案;面对当事人对裁判的不解,他正确引导,积极释法,倾心沟通,耐心疏导,使一个个当事人息诉服判、案结事了。赵欢常说,群众虽然不熟悉法律,但群众心里却有一杆秤,法官是否处事公道,群众心里最清楚。他最早参与办理的案件是某公司起诉几户农民物权纠纷一案,该公司购买了土地进行开发,但土地出让金一直未能交到农户手中,后农户在出让土地上违规建房,双方矛盾十分尖锐。考虑到案件影响的农户较多,赵欢同法庭干警一道,联系当地村委会、派出所了解案情,并多次到现场调查取证。在法庭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群众停止建房,这起可能引起大规模上访事件的案件在矛盾初始就得到了及时化解,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工作的这几年,让赵欢感触最深的还是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案件的原告王某与同在西安打工的胡岭村的村民张某结婚生子。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工地的事故中,张某不幸遇难,王某下肢瘫痪,公司赔了30万元然后把王某送回张某的老家柞水,再也不闻不问。儿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在家照顾母亲,王某在半山腰上的家中一躺就是10年。住在隔壁的张某的哥哥时常照看举目无亲的王某。张某的哥哥借了王某8000元钱一直没有归还。王某打听到法庭的电话,将赵欢和法庭的法官叫到了家里。望着家徒四壁的房间,无依无靠的王某,赵欢怎样也不能安心。张某哥哥的家门一直紧锁,当得知他在沟口带娃上学,法庭的同志们立即开车前往,好不容易找到张某哥哥的住处,却没人。此时,天已全黑,但大家心里却还是不踏实,没有丝毫的犹豫又回到山里,张某哥哥家的灯亮着!这一趟没白跑!当场得以调解,回到法庭已是深夜。担心张某的哥哥不能按期还钱,第二天一早,赵欢和法庭的同志又找他督促还款。两天之后,张某的哥哥凑足了8000元钱归还了王某,这下,赵欢才真正放心了。回到法庭后,王某打电话说要让人抬着她给法庭送锦旗,法庭的同志们回绝了。为了这个案子,来来回回跑了五六趟山路,但赵欢的心里却是敞快的。从这个小小的案子里,他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和工作的价值,也感受到了人民法官身上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扎根基层 奉献青春
    法院工作繁重而琐碎,有时还不被理解。但对于赵欢来说,法官这个职业是累并快乐着的。赵欢家在外地,每周只能回一次家,但他从无怨言;法庭的工作是寂寞的,夜里只有虫鸣相伴,但他从不觉苦;农民常常10点吃饭、中午来访,下班不能休息,但他从未拒绝;乡下的条件是艰苦的,但他从没退缩。法庭每天接待最多的是满脸怨气的当事人,他坚持做到起身笑脸相迎、倒茶请坐,努力用老百姓听得懂、想得通的话语与当事人沟通,让当事人明白法院只是一个解决纠纷的平台而不是衙门,以感化当事人换位思考,消除隔阂。因为不是本地人,赵欢还努力学习当地方言文化,熟悉和了解风土人情,以便更好的同当事人沟通交流。现在回到家里,说着说着就得冒出几句镇柞音,家里人常常开玩笑:“你现在都是半个柞水人了。”
    凤镇辖区多为大山,下乡办案常常要翻山越岭。2014年冬天,一个哑巴到法庭要求离婚,经过调查,发现其丈夫在外打工时受伤,腿脚不便,一个不能准确表达思想,一个拄着拐杖不能出门,两人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为了化解矛盾,赵欢和法庭的同志一道,专门到被告家里开庭。山高坡陡,道路不通,大家就扛着法徽步行几里,最后在被告的家门口开庭。开庭的时候,周围的群众都围坐过来,啧啧称叹。
    法庭的墙上挂着两面锦旗,是两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审结后,涉案的34名农民工送来的。凤镇法庭辖区企业较多,经常出现劳动纠纷。这两个案件,都是十几名工人一起到法庭讨要工资。为了帮助农民工尽快要到工资,赵欢和法庭干警多方协调,远赴四川、镇安等地帮助寻找当事人下落,最终要到了拖欠几年的劳务费。临走时,来自宝鸡的工人感叹:“这钱早都不指望了,没想到法庭给我们要到了,你们真是为民做主的好法官。”三年来,法庭为40余名农民工要到了工钱。
    在法庭工作中,赵欢经常能体会到群众诉讼的不易和法律知识的不足。为了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提升农村群众的法律水平,他一直坚持推进司法便民利民,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上山下乡、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诉求,开展诉前调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放宣传材料,解答群众疑难,送法入学校、进厂矿,开展法制教育。2015年8月12日,山阳县中村镇发生了突发性山体滑坡,很多遇害者是凤镇人,许多受害人家属都到法庭咨询补偿款的分配问题。为了保证事故的善后处置,赵欢和法庭干警一道,对相关咨询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帮助杏坪镇、凤凰镇调解了多起补偿款分割的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两年,辖区有多项省市重点工程,包括山柞高速建设、凤凰镇改造等工程,赵欢及法庭的干警和辖区政府、村组密切配合,妥善化解了一批相邻关系和土地纠纷,为辖区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政法干警,赵欢深深知道,他选择的不是鲜花铺就的道路,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掌声和喝彩,有的只是深夜办公室里的点点光亮,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在最基层守望着法制的理想,守护着心中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