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养蜂拓宽致富路
记者 谢非 肖云
文章字数:1210

    春风徐徐,万物复苏。
    商州区杨斜镇星火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蜂箱里的野生蜜蜂也慢慢的活跃起来,只见这些黑色的蜜蜂在蜂箱周围进进出出,在为酿造新年的第一滴蜜忙碌着。这些蜜蜂的主人是村民余金民,他用四五年的时间,把这些野生的小蜜蜂从野外山林引回来,留在自家的院中,从最开始的一个箱子到现在60多箱,这些黑色小蜜蜂给余金民的生活带来了甜蜜的改变。
    前些年,余金民老两口靠着在家务农养家糊口。上了年纪后,妻子患有心脏病,没法再干体力活。儿子外出打工,留下孙子在家里上学,余金民也没办法出门找活干,他盘算着,不如把平时养蜂的爱好当作养家的一个路子试试。养蜂不是特别费力,虽然见效慢些,可是有空闲时间在家照顾老伴和孙子。
    野生的蜜蜂人工养殖始终难以克服的困难是如何把蜜蜂留住,让它们在人工的环境里安心筑巢。余金民总结以前养蜂的经验,把箱子的体积缩小到只有常见蜂箱的一半大小,每个箱子的外表都涂上一层黄泥,并在每个箱子的正面扎上一小片红布。“蜂箱外面这层黄泥为的是模拟野外的环境,让蜂箱里冬暖夏凉。”余金民解释道,“红色的小布片是为了能让蜜蜂认识家门,知道这是自己的窝。”余金民说起自己的这些蜜蜂,如同像是自己养的宠物一般。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扩大养蜂规模的重要时期。因为要在此时对蜜蜂进行分箱。蜜蜂不同于一般的动物,首先要把蜂王找到,而后把蜂王放进新的蜂箱里,其余的蜜蜂才会进去。据余金民讲,野生的蜜蜂会在清晨全部飞出蜂箱,落在周围的树上。而他则要在凌晨早早的起来,观察蜜蜂何时飞出,然后用工具把蜜蜂引进已经提前放有蜂王的箱子,这样才会形成一个新的蜂巢。前年余金民把扶贫贷款五万元都投入在养蜂上。谁知去年的一次山林防虫害喷药,让他损失不少。“虽然村里已经跟我打过招呼,让我提前做好预防,但最终还是损失30多箱的蜜蜂。这些野生蜜蜂,人是根本控制不住的,只能看着蜜蜂损失掉。”余金民惋惜地说。如今,余金民家的院子里、屋檐下已经摆满蜂箱,他计划今年把自家的一块地平整后,搭起架子,准备再繁育几十箱,争取今年的规模能达到上百箱。
    每年的阴历十月是割蜜的时候,余金民家里有好几个大盆,里面堆满了割下来的蜂巢,轻轻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金色的蜂蜜就会从破碎的蜂巢中流出,十分诱人。而另一个大盆里,是余金民已经过滤出来的蜂蜜,呈现出棕红色。“纯正的蜂蜜从高处落下来是不会断线的。”余金民边说边用大勺舀起蜂蜜,越高落下的蜂蜜越细,但始终连成一线,缓缓落入盆里,“好的蜂蜜是会抽丝的,而且断了之后会回缩。这也是鉴别蜂蜜的方法之一。”
    由于余金民养的是纯正的野生蜜蜂,很多人都是上门买蜜的回头客,还有一些上门收购的人连着蜂巢就一起收走了。按照一个蜂箱一年收割四五斤蜜来计算,以现在的规模,余金民每年可收入一万多元。“我让人帮忙从网上买了一斤装和两斤装的空瓶子,还印制了专门的标签,既美观又方便携带。”余金民说,“盼着这些蜜蜂在我这里长久的住下去,我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