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创新推进“三个信访建设”
文章字数:1836
    “着力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这是省十次党代会对信访工作的要求,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信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树立互联网+理念着力推进阳光信访建设
    面对信息时代的大潮,国家信访局把网络信访作为主渠道推广,提出“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五个网上要求,旨在通过网上信访平台,以公开促公正、用透明赢信任,以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拓展信访工作新空间。这种做法有效契合了信访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有力推动了信访工作领域的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我省将探索实行“9+1”阳光信访工程,把窗口接访、领导约访、联合处访、网络调防、数据研访、督查巡访、复核息访、群众评访、智能回访等“9方面”的群众信访,统一到信访信息系统“1张网上”,实现信访形式、过程、范围的全覆盖,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
   狠抓工作制度落实着力推进责任信访建设
    信访工作必须紧紧扭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日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我省按照建立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要求制定实施细则,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增强责任信访新动能。一是坚持督实。督查督办是督促信访工作责任落实的有效手段。今年以来,省信访局联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等单位,先后派出20多个督察组,深入实地驻点带案督查,有力促进了信访工作效率效能的提升。今后将进一步创新专项督查、重点督查、联合督查、随机抽查等体制机制,着眼“督大事、督难事、督急事”,通过明察、暗访、回访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形成“目标督查、任务督查、责任督查、绩效督查”四位一体的督查工作新格局。二是坚持考真。考核评价是推动责任落实的重要抓手,省信访局将对信访工作考核办法进行重新修订,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数量、地域特点、信访总量、诉求构成,化解问题成效等因素设置考核指标,把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以及信访事项“首接首办负责制”“三无”县(市、区)创建作为考核重点,引导地方和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上来,实现以考核压实责任、倒逼工作的效果。三是坚持问公。问责追究是推动责任落实最有力的手段,但在工作中要确保问的公道、追的服气。当前一些地方在信访问责方面失之于宽、失之与软、失之于松,追稳控责任多追肇事责任少,影响信访工作的健康发展。要用好用活信访问责的利剑,建立起信访、监察、组织等部门协调联动的问责机制,对决策错误、工作失职、侵害群众利益,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认真解决群众信访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切实发挥好信访部门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给予处分“三项建议权”作用。
   坚持依法办事原则着力推进法治信访建设
    信访工作有时出现困顿无序、饱受诟病被动局面,大多是不按规矩出牌,工作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致。中央和省委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信访工作,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全省各级各部门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守规则抓好双向规范。一方面依法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向不作为、乱作为、失职失责、侵占群众利益的现象开刀,让那些惹事的单位和个人付出代价,遏制信访问题产生的源头;另一方面依法规范群众的信访行为,持续开展缠访、闹访、非访、越级访治理,将信访行为从“闹”字拉回到“法”字上来,真正建立公正、严肃健康的信访秩序。二是坚守底线压缩弹性空间。中央明确提出,不能因舆论炒作、当事人及其亲属闹访等压力,作出违反法律规定的裁判和决定。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坚持底线思维,坚决踩下信访工作的刹车片,把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当成一把刻度精准的尺子和当断则断的剪刀,适时适地厘清边界,划设底线,压缩信访人和行政机关的弹性空间,该给的一分也不能欠,不该给的一分也不能给,克服花钱买平安等错误倾向,真正把规矩立起来,使信访工作先有刚性再有柔性,先有原则性再说灵活性。三是照章办事维护程序正义。把法治思想贯穿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使重证据、讲程序、按规矩成为一种操作习惯,推动信访工作回到《信访条例》这一原点上去,坚决关闭越级走访和无限信访的通道,把依法逐级走访和三级终结等制度真正落实到每一起信访案件,确保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有章法、不偏向。(转自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 作者 刘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