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提升农村基础水平
文章字数:864
本报讯(朱恢军 黄家瑞)今年,柞水县通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补齐农村短板,不断提升农村基础水平。
该县以打造“五美”乡村为抓手,整合项目资金,推进美丽乡村与旅游、农业、文化、特色小镇建设融合发展,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建设、年度脱贫摘帽贫困村建设同步推进,启动秦丰村、凤街社区2个秦岭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中庙、马家台、北河等31个特色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形成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美丽乡村群,为发展沟域经济等美丽经济新业态奠定坚实基础。突出抓好“丹治”三期工程、清洁流域治理项目、山洪灾害、中小河流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农村饮水安全、土地整理等项目争取和建设,完善村组水、电、路、视、讯、堤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马耳峡水库,新建加固乾佑河、金井河、社川河堤防10.96公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88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0亩,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4处,巩固提升受益人口5万余人;积极争创西川省级水利风景区建设,大力投资下梁滨河公园水景工程和凤凰古镇水景观二期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等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新建4G通讯基站104处,建成宽带光纤入户点1.7万处;加快山柞高速、小岭隧道、乾云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农村科教文卫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服务向全覆盖、普惠型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根基。围绕“中国天然氧吧”和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创建,大力实施生态建养工程,统筹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保二期和重点区域绿化,狠抓饮用水源区、水土保持区和工矿废弃地裸露山体植被恢复;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全年绿化造林5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3%;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以秸秆还田、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施用为重点,推进保护性耕作;强力推进环境突出问题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严格落实三级“河长”包抓制,严厉打击“四乱”行为,保持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生态环境。
该县以打造“五美”乡村为抓手,整合项目资金,推进美丽乡村与旅游、农业、文化、特色小镇建设融合发展,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建设、年度脱贫摘帽贫困村建设同步推进,启动秦丰村、凤街社区2个秦岭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中庙、马家台、北河等31个特色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形成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美丽乡村群,为发展沟域经济等美丽经济新业态奠定坚实基础。突出抓好“丹治”三期工程、清洁流域治理项目、山洪灾害、中小河流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农村饮水安全、土地整理等项目争取和建设,完善村组水、电、路、视、讯、堤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马耳峡水库,新建加固乾佑河、金井河、社川河堤防10.96公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88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0亩,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4处,巩固提升受益人口5万余人;积极争创西川省级水利风景区建设,大力投资下梁滨河公园水景工程和凤凰古镇水景观二期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等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新建4G通讯基站104处,建成宽带光纤入户点1.7万处;加快山柞高速、小岭隧道、乾云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农村科教文卫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服务向全覆盖、普惠型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根基。围绕“中国天然氧吧”和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创建,大力实施生态建养工程,统筹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保二期和重点区域绿化,狠抓饮用水源区、水土保持区和工矿废弃地裸露山体植被恢复;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全年绿化造林5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3%;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以秸秆还田、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施用为重点,推进保护性耕作;强力推进环境突出问题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严格落实三级“河长”包抓制,严厉打击“四乱”行为,保持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