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朱鹮的故事
文章字数:1690


     文/图 安商
    提起朱鹮,大多数人认为是汉中那儿的珍稀鸟类,与我们商洛无关,其实不然。朱鹮适生于秦岭以南,商洛曾经因为有大量水田,也曾有过大量的朱鹮栖息。据苍鹭所繁生的洛南县周湾年长的村民称,过去,他们那的红鹤(指朱鹮)比现在的白鹤(指苍鹭)多多了。近年来,镇安和柞水相继有朱鹮留息的报道。
    退休后,我有时间学习摄影,便从商洛及周边拍摄一些保护动物和鸟类,希望通过影展的宣传,能为环境保护做一点事。4年前,我就从拍摄朱鹮开始了。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20世纪中叶数量急剧减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普遍认为朱鹮已经在地球上灭亡。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科考、普查,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了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种群,后经过多年拯救、保护、繁育和异地野化放飞等,朱鹮种群有了较大发展。朱鹮是中国特有物种,属濒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正是它们的珍贵,我每一次的拍摄都十分认真,久而久之,我们成了“朋友”,我也从心底里喜欢这些具有灵气的鸟儿。
    朱鹮雄雌同形同色,长喙、凤冠、赤颊。成鸟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上下体羽干及飞羽略沾粉红。后枕部有长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喙。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有水田、河滩、池塘的地带,喜欢在高大的乔木上栖息,在附近水田、沼泽、溪流里觅食。它的食物以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为主,也吃一些草菜、豆谷等植物。觅食的时候,常常将长而弯曲的嘴插入泥土、水中寻找,一旦发现,即啄而食之。
    春季是朱鹮的繁殖季节,成年雄雌鸟结成配偶,离开秋冬组成的群体到高大的乔木树上筑巢、产卵,开始其繁殖生活。繁殖的鸟巢十分简陋,用树枝搭架,里面垫以蕨类,有细藤条、草叶及草根等,有时也利用旧巢。
    朱鹮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卵壳淡青色,有黑褐色斑点。繁殖期的朱鹮羽色与秋冬不同,这是由于期间它不断用嘴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出来的灰色色素涂抹羽毛,使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等都变成了灰黑色。
    朱鹮雄雌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左右。一只孵卵时,另一只则外出觅食。孵卵时常缩曲着颈部或将头部盘起,有时也站起舒展翅膀抖动身体,还经常翻卵、晾卵、理巢等。夜间巢中只留一只亲鸟,不孵卵的那只在其它树上栖息。孵卵出壳一般以两枚居多。刚出壳的雏鸟上下体绒羽分别为淡灰色和白色,脚为橙红色。雏鸟发育很快,当天就试图站立、吃食。雏鸟由父母轮班喂养,育雏前期亲鸟每天返巢喂食六七次,后期增加到十多次。喂食时亲鸟张开长嘴,抖动脖子将其半消化的食物吐出:雏鸟则争着把长喙伸进亲鸟嘴里吃食。
    亲鸟喂完食物后有时会为雏鸟清理粪便,方法是叼巢底的树枝,让粪便漏到下面去,或者把沾有粪便的碎铺垫物叼到巢的外边,然后再叼来新的巢材加以补充。
    育雏期父母对雏鸟的哺育、呵护极佳,常用柔暖的躯体和两翅覆盖着幼鸟,这样既能抵御风寒又防止外敌侵害。育雏时,常见一只亲鸟为另一亲鸟梳理凤冠、羽毛,恩爱、甜密好感人啊!
    幼鸟夭折的情形时有发生,主要来自蛇和其它天敌的伤害;食物匮乏,幼鸟营养发育不良;互相争食斗殴不小心从巢中掉到树下甩死或饿死也较常见。
    小朱鹮出壳后20多天羽翼逐渐丰满,开始在巢中训飞。再过20多天就要离巢,随父母飞到田野觅食,开始独立生活。朱鹮3岁左右性成熟,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
    一定区域里的朱鹮夜间习惯群聚在相对固定的高大乔木上栖息过夜,少则几只,多则二三十只。出巢后的小朱鹮同父母一起加入到这样的群体之中夜宿。黄昏时,它们三五成群地陆续飞回,早晨又迎着朝阳三五成群地飞往各自常去的地方觅食。
    朱鹮的行为姿态极其优美,站立时,羽冠在微风中飘动,潇洒动人;休息时,把长长的嘴插入躯体的羽毛之中,安静休闲;行走时,步履轻盈迟缓,高贵优雅;飞行时,红色的头脚前伸后展,粉红色的飞羽鼓翼缓慢有力,其色彩飞姿美极了。
    朱鹮性情孤僻沉静,胆怯怕人,但朱鹮自然保护区的群众人鸟共生,和睦相处,成了好朋友好伙伴。如今,洋县自然保护区的朱鹮种群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了享誉中国、世界盛名的朱鹮之乡。4年来,我追随朱鹮,记录它们的生活,目睹着这一濒危鸟种的繁盛,体会着因为它们的存在给秦岭之美赋予的内涵。为此,我刊发这组朱鹮的故事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