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字数:1322
茯苓,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栽培价值极高。
一、栽培条件
1.营养:茯苓菌丝的纯培养过程中常用土豆汁、松木屑、松木片作综合营养源,或使用葡萄糖、蔗糖、米糠等作碳源,氨基酸、蛋白胨等作氮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镁、硝酸铵、熟石膏等作矿物质来源,为保证茯苓菌丝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配制培养基时使用天然水而不使用蒸馏水。
2.温度:菌丝体在10~35℃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高于35℃,菌丝体易老化,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过高,则引起死亡,20℃以下生长缓慢,0~4℃的低温可保藏菌种。
3.湿度:菌丝体及菌核生长发育要求土壤含水量20%左右,子实体的形成需要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环境。
4.Ph值:茯苓生长的土壤PH3~7,栽培中土壤PH4~6为好。二、栽培准备
1.栽培场地:茯苓栽培场地宜选海拔600~900米的山坡,坡高15~30度,要求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清除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然后顺坡挖窖,窖深60~80厘米,长和宽据木段多少及长短而定,一般长90厘米,窖间距为20~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2.栽培备料:备料于头年秋冬,砍伐马尾松,砍后剃枝并依松木大小将树皮相间纵削3~10条,削面宽3厘米,深入木质部0.5厘米,使松木易于干燥并流出松脂。削好的松木就地架起,使其充分干燥,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敲着有清脆响声时,再锯成65~80厘米长的木段,置通风透光处备用。约至6月份把木段排入窖内,每窖排三到段,粗细搭配,分层放置,准备接种。
三、菌种准备
1.菌丝引:菌丝引是经人工纯培养的茯苓菌丝,菌丝母种用组织分离法分得,但最好用茯苓孢子制种,方法是应用8~9千克的鲜菌核置盛水容器上,离水约2厘米,室温24~26℃,空气湿度85%以上,光线明亮,仅1天后菌核近水面就出现白色蜂窝状子实体。20天后子实体可大量弹射孢子,此时即可无菌操作。
2.肉引:肉引为新鲜茯苓的切片,选用新挖的个体、中等大小、每个250~1000克、浆汁足的茯苓为好。
3.水引:水引指肉引接种的木料,即带有菌丝的木段,5月上旬,选取质地泡松、直径9~10厘米的干松树,剥皮留筋后锯成50厘米长的木段。接种用新挖的鲜苓,一般10千克木段的窖用鲜苓0.5~0.7千克。用头引法接种,即把苓种片贴在木段上端靠皮处,覆土3厘米,至8月上旬就可挖出。选黄白色,筋皮下有明显菌丝,具茯苓香气者作木引种。
四、接种管理
1.菌丝引:菌丝引接种选晴天,将窖内中、细木段的上端削尖,然后将栽培种瓶或袋倒插在尖端。接种后及时覆土3厘米。也可把栽培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1层木片及树叶,覆土。
2.肉引:肉引接种据木段粗细采取上二下三或上一下二分层放置。接种时用干净刀剖开冬种,将苓肉面紧贴木段,苓皮朝外,边接边剖。接种量另据地区、气候等条件而定,一般50千克木段用250~l000千克种苓。
3.木引:木引接种将选作种用的木段挖出锯成2节,一般窖用水引1~2节。接种时把木引和木段头对头接拢即可。接种季节随地区而异,气温高的地区4月上旬进行,气温低则可于5月上旬至6月接种。接菌后3~5天菌丝萌发生长,蔓延开要10天。此期要特别防治白蚁为害。接种后3~4个月可结苓,结苓时不要撬动木段,以防折断菌丝。结苓期茯苓生长快,地面常出现裂缝,应及时补上填缝并除去杂草。(据第一农经网)
一、栽培条件
1.营养:茯苓菌丝的纯培养过程中常用土豆汁、松木屑、松木片作综合营养源,或使用葡萄糖、蔗糖、米糠等作碳源,氨基酸、蛋白胨等作氮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镁、硝酸铵、熟石膏等作矿物质来源,为保证茯苓菌丝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配制培养基时使用天然水而不使用蒸馏水。
2.温度:菌丝体在10~35℃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高于35℃,菌丝体易老化,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过高,则引起死亡,20℃以下生长缓慢,0~4℃的低温可保藏菌种。
3.湿度:菌丝体及菌核生长发育要求土壤含水量20%左右,子实体的形成需要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环境。
4.Ph值:茯苓生长的土壤PH3~7,栽培中土壤PH4~6为好。二、栽培准备
1.栽培场地:茯苓栽培场地宜选海拔600~900米的山坡,坡高15~30度,要求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清除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然后顺坡挖窖,窖深60~80厘米,长和宽据木段多少及长短而定,一般长90厘米,窖间距为20~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2.栽培备料:备料于头年秋冬,砍伐马尾松,砍后剃枝并依松木大小将树皮相间纵削3~10条,削面宽3厘米,深入木质部0.5厘米,使松木易于干燥并流出松脂。削好的松木就地架起,使其充分干燥,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敲着有清脆响声时,再锯成65~80厘米长的木段,置通风透光处备用。约至6月份把木段排入窖内,每窖排三到段,粗细搭配,分层放置,准备接种。
三、菌种准备
1.菌丝引:菌丝引是经人工纯培养的茯苓菌丝,菌丝母种用组织分离法分得,但最好用茯苓孢子制种,方法是应用8~9千克的鲜菌核置盛水容器上,离水约2厘米,室温24~26℃,空气湿度85%以上,光线明亮,仅1天后菌核近水面就出现白色蜂窝状子实体。20天后子实体可大量弹射孢子,此时即可无菌操作。
2.肉引:肉引为新鲜茯苓的切片,选用新挖的个体、中等大小、每个250~1000克、浆汁足的茯苓为好。
3.水引:水引指肉引接种的木料,即带有菌丝的木段,5月上旬,选取质地泡松、直径9~10厘米的干松树,剥皮留筋后锯成50厘米长的木段。接种用新挖的鲜苓,一般10千克木段的窖用鲜苓0.5~0.7千克。用头引法接种,即把苓种片贴在木段上端靠皮处,覆土3厘米,至8月上旬就可挖出。选黄白色,筋皮下有明显菌丝,具茯苓香气者作木引种。
四、接种管理
1.菌丝引:菌丝引接种选晴天,将窖内中、细木段的上端削尖,然后将栽培种瓶或袋倒插在尖端。接种后及时覆土3厘米。也可把栽培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1层木片及树叶,覆土。
2.肉引:肉引接种据木段粗细采取上二下三或上一下二分层放置。接种时用干净刀剖开冬种,将苓肉面紧贴木段,苓皮朝外,边接边剖。接种量另据地区、气候等条件而定,一般50千克木段用250~l000千克种苓。
3.木引:木引接种将选作种用的木段挖出锯成2节,一般窖用水引1~2节。接种时把木引和木段头对头接拢即可。接种季节随地区而异,气温高的地区4月上旬进行,气温低则可于5月上旬至6月接种。接菌后3~5天菌丝萌发生长,蔓延开要10天。此期要特别防治白蚁为害。接种后3~4个月可结苓,结苓时不要撬动木段,以防折断菌丝。结苓期茯苓生长快,地面常出现裂缝,应及时补上填缝并除去杂草。(据第一农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