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刘高兴们”的“新营生”
——商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采访见闻
文章字数:1142
  
    编者按4月25日,新华社刊发了《“刘高兴们”的“新营生”——商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采访见闻》,及时报道了我市实施美丽乡村和秦岭特色小镇建设,通过“旅游+扶贫”,走出了一条“村新镇美、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本报今日予以转发,敬请读者关注!新华社西安4月25日电(记者李勇张军)“我就是如假包换的刘高兴!”暮春的棣花镇花繁依旧,4月下旬的一个上午,记者来到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棣花村,双脚还未踏进农民刘高兴的家门,洪亮的应答声就在耳畔响起。
    刘高兴原名刘书祯,有着在西安拉平板车、收破烂、贩蜂窝煤的打工经历,被同村好友、著名作家贾平凹作为创作素材,写进了长篇小说《高兴》,是主人公刘高兴的人物原型。
    “陕西最穷是商洛”。贾平凹的故乡商洛是陕西贫困人口较多的市。全市总人口240余万,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仍有49.03万人。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条件,使当地发展农业、工业均受到很大限制,外出务工成为商洛农民的普遍选择。千千万万个“刘高兴们”离开家乡,下矿井、捡破烂、运煤球……主要从事又苦又累的营生。
    “秦岭最美是商洛。”地处秦岭南麓的商洛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境内森林覆盖率54%,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015年以来,商洛市委、市政府先后启动了美丽乡村和秦岭特色小镇建设,通过“旅游+扶贫”,走出了一条“村新镇美、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越来越多的“刘高兴们”从城返乡,“寻下新营生,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
    “平凹写城里的刘高兴,我写乡下的贾平凹。”端坐书案前的刘高兴放下毛笔,咂口茶。惬意白净的脸庞,再也难见当年风吹日晒的艰辛。同行的棣花镇镇长周龙说:“刘高兴现在可是棣花镇的名人,开门家中坐,游客寻上门。他写的《我和贾平凹》一本售价50元,他的书法一幅最高要卖500元……”
    曾任棣花村会计的李百善,是小说《秦腔》中村会计上善的人物原型。他说:“我今年72岁了,也吃上了旅游饭。自家烙的锅盔,客人吃了都说香,再卖一些小食品,一天收入少时一二百元,多时1000多元。去年国庆节,7天卖了7000多元。”周龙说,今年1-3月,棣花镇已接待游客4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亿元。现在镇里80%以上的青壮年劳力返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李百善接过话茬说:“过去守着青山绿水受穷,现在靠青山绿水致富,干的都是‘美丽营生’。去年一家企业聘我管账,经我手给村民发的工钱就有6万多元。”
    建设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目标是实现“城镇景区化、产业绿色化、田园景观化”。商洛市委书记陈俊说,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共创造各类就业岗位6000余个,仅2016年就接待游客1330万人次,收入29.27亿元。目前全市已建成1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计划再打造20个秦岭特色小镇,力争十三五末使美丽乡村增加到100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