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乡贤名宦晏安澜
文章字数:3675
2006年,镇安绣屏公园东侧半坡落成古朴的“安澜亭”。2012年,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编辑出版的《陕西精神:尚德重礼的陕西(百)人》一书中,晏安澜以商洛地区唯一代表人物入选。2014年,青铜关镇政府在西康高速公路冷水河岸边一处崖壁上,制作巨幅“安澜故里,秦楚雄关”的摩岩题刻。那么,一百多年前的乡贤晏安澜是怎样成为国家信赖、人民爱戴的人物的?
晏安澜(1851—1919),字海澄,号丹右,又名虚舟,镇安县青铜关镇悦爱村庙坪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历任户部员外郎、右参议丞、皇帝上书房领办、盐务处提调、盐政院丞等,曾任京官34年,官至三品。中华民国成立,又出任四川盐运使5年,是近代著名的盐政经济专家。晏安澜一生为官两朝,胸怀大道,历受朝野称赞。然而,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际,晏安澜同国人一起沒有消沉退缩,在艰苦的磨难中不断求索,竭尽全力为国计民生发挥着一名知识分子官员勤政务实的作用。可以说,他生平的阅历也是近代中国苦难史的缩影。从晏安澜不凡的生涯中,可见其才学优长、清正廉洁、爱国爱乡、勤勉务实,堪为重德尚礼的陕西楷模人物。
虚心听蒙师教诲
耕读传家的民风,自古以来深深植根于镇安城乡。晏安澜天资聪颖,志存高远,5岁起便去距家数里的北阳山拜秀才吴裕贤破蒙读书。初授读,便能琅琅上口,先生“叹异”。又先后去红岩峡、旬阳沙沟、山阳赛鹤岭等地,师从程西园、倪兰田、潘蓉亭等秀才、举子读书,于同治七年(1868)考取博士弟子员,进入镇安县安业书院深造。这些私塾学堂距家或数里数十里,或一二百里,山高河深行走艰难,可他风雨无阻,从不缺课。稍长,便一人背着被子书籍出外求学,至16岁时,不仅读完“五经”,而且学习了《试律》。由于他生长在贫瘠的高山,主食洋芋,身材单薄面色黑瘦衣着又土俗,因此常被富家子弟嘲笑,讥为“乌洋芋”。据说,在铁铜沟蒿滩子龙头石师从五品侯铨教谕柯振荣读书时,晚上同学们拼桌而眠。每遇屋子漏雨,有的同学便赶他到漏水处睡。可是,当他去那里睡觉时,那个地方却无雨漏了。
艰苦的环境,磨励了人的意志,培养了他蕴玉澹远的性格,读书更加勤奋。同治七年(1868),18岁的晏安澜考中了秀才,在县试和州试中皆名列前茅,被陕西督学吴清卿发现后,特批他享用一等助学金。不久,又拔入三原宏道书院。宏道书院是北宋关学宗师张载创立“尊礼贵德、太平理念、天人合一”理学的发源地。在这里,晏安澜受到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关学精神熏陶,树立起读书人应该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从此,他秉承张载的精神,决心作个与国与民有用的人才。一次,他回北阳山看望蒙师,吴先生说:“你虽然做了京官,还不忘穷先生,我只有洋芋糊汤招待你!”“我就想吃师母煮的糊汤。”晏安澜回答。饭熟了,先生颤巍巍地张罗着桌子,晏安澜见有条桌子腿坏了,便帮着支。先生就势责备道:“一个好汉要三个人帮,桌子腿瘸了要支。听说你回来,学友们摆接路迎,你怎么回避呢?”晏安澜马上承认自已礼数错了,过后设法给这些学友作了道歉。
试将花事问春司
晏安澜才情敏捷喜欢赋诗,留下一些感怀抒情或记实之作。如中进士后回原籍咸宁祭祖时,写下这样的联句:“身行万里半天下,眼有千秋愧此生。”借此鞭策自已不能满足懈怠。有二人求扇句,他分别题道“经年不见故园梅,谁写疏枝入扇来”“愿得乘风归去早,一尊静对绿窗开”。他为家乡镇安留下几首诗,有写文庙前院之水的《甘泉入泮》:“山城佳气泮官收,一线甘泉九曲流。尘世几人知水味,文章千古有源头。”有写县河回环逼城(注:今改河削山,原河道己建成虹化街)的《孤石回波》:“龙楼山下水如棱,直打孤城可奈何?吸尽西江惟片石,放归东海是余波。”主要诗作写在京官任上,一次见户部院中多株海棠花怒放,遂激情赋诗十多首,被同僚争睹传抄。如“见说树人为上计,试将花事问春司。几时锦帐风前设,何处金樽月下移”;“春菊冬莲不可期,海棠岁暮尚萦思”;“回首商山繁艳在,几番惆怅自题诗”。宣统元年(1909)监修光绪崇陵时,写有“太行山色接天青,山下桑榆正晚晴。欲置小园招野鹤,先携浊酒听流莺”,又写“闲中有味三春景,老去空谈万里程。欲望鼎湖弓剑在,一柸黄土不胜情”。他在四川盐运使任上写了不少山水诗,如《圣水寺》诗:“城南甘井世空传,山寺偏题第一泉。久客江湖知水味,不堪日夜送流年。”《方山唱和》诗:“江阳岩壑数千重,中有方山是大宗。路转忽惊新寺出,岁寒难得故人从。一分流水三分竹,十里横云九里松。莫怪登临迷望眼,此间处处尽回峰。”还有记他深入各地考察盐务的诗:“雾浓风紧浪花开,一叶扁舟亦壮哉。万里南游良不负,载将墨妙满船回。”
海城抗倭救国难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廷仓促应战,晏安澜义愤填膺主动要求参战,被朝廷委以湘军前敌营务督办之职,赴湘军大营,督师辽东海城前线军事。原来,他的恩师吴清卿此时担任湘军大帅,见晏安澜有心抗倭,便上奏皇帝批准,借用他至湘军。谁知吴帅在山海关交待营务后,便返天津治病,留下晏安澜这位文官“孤弱无依”地主持前敌营务。他日日电报请示大帅,天天与将官研究攻守方略,并左右戎马调和各部官兵,整日心力交瘁夜不成寐,决心“以书生冒风雪、冲枪炮”,“以收拾人心,挽劫运之一”,实践他保国杀敌的理想。
在率部行军至营口的400多里征途中,他常因候车不至,策马行走在队伍前面,还发现军队的柴草米酒后勤储备不足,官兵的早晚饭时常供应不及。甲午年除夕,当国人阖家团圆过春节之际,晏安澜正带着军队疲惫地抵达宁远望海甸,当天的两顿便饭还是靠江营供给的。他顾不上安顿自己,每到一地先了解大战前的军心民心,当发现这里嗷嗷待哺的饥民达一百余村一万数千人时,急电告吴大帅运粮赈济灾民。湘军设指挥大营于牛庄后,安澜夙夜劳心,虽咳嗽不已却坚持深入前线军营。为巩固军心士气,他“每出或骑或步,必在本队之前,即临险地,亦且只身独立久之,始归”。其部署的海城之战,因武器装备落后、湘军与川军各行其事配合不力、军纪败坏,而难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光绪二十一年(1895)初,晏安澜痛苦地记道:“日日进攻,大炮对击”,“又无日不到他营,无战不临前阵,寇亟攻之,我师败绩,阵亡六七百人,今夜冒雪归来,心力已瘁,竟不能支持矣。”二月八日,牛庒沦陷日军之手,清军溃败,晏一骑拼力突出日军重围。十九日,湘军奉旨退驻锦州,命晏返京。
由于众多原因,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了,腐朽没落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馬关条约》,引发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难能可贵者,晏安澜以明知自己难为而勇敢为之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这场反侵略战争担当了一份责任,成为其恩师、主帅吴清卿称赞的“文武兼资”的人才。
一马一仆南国行
每当户部有事时,晏安澜都能独当一面。光绪廿四年秋,阴雨导致黄河在杨史口一带决堤,洪水漫溢河北山东二十多个县,灾民遍地。十一月廿二日,光绪皇帝召见户部尚书询问查赈办法,尚书溥公对曰:“皆有为有守者。”这时,户部员外郎晏安澜正在考察山东灾后赈务,随后即赴冀鲁两省的德州、固安、雄县、郑州、任丘、河间、献县、阜城、陵县、临邑、齐东、惠民、海丰、平邑、乐安等县,通过两个多月走村串户地详细调查,肯定了各县成绩,指出了存在漏报、误报、虚报冒领赈钱等问题,严厉要求各地如实“依数造册,对孤寡残疾、极贫老妇再赈”,要求富户“斥私财”助赈。
宣统元年(1909)五月十八日,晏安澜又一次羸马瘦仆踽踽行走在北京至郑州泥泞的路上。因朝庭度支部针对“淮淅盐纲疲敝”,特派晏及张茂炯等十员赴南方产盐销盐地考察。时临盛暑大雨洪注,其他官员视为畏途不敢动身,独晏毅然南行。
盐,关系到国计民生。那时,他的家乡陕南是偏僻穷苦的山区,“斗米换斤盐”,老百姓常吃不上盐,也吃不起盐。晏安澜从事盐务之后就思考着国裕民便之道,为此钻研了唐代刘晏盐法和清代于文成盐法,并整理了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两淮盐纲,比较各种盐法实施的利弊,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著出《两淮盐法录要》和《沿海产盐州县地理志》,受到相国翁同龢赞扬。朝野评述:“陕西儒官有声绩者二人,一为三原王宏祥纂《赋役全书》,一为晏安澜纂《盐法纲要》。”
这次冒暑迎洪,远踔浙、皖、豫、湘、鄂、赣7省的产盐场所和销盐口岸。当他到达皖北淮河时,大雨致河水猛涨,为不误走访,晏安澜决计乘小舟冒险渡河。属员建议改期考察,他坚决不同意。在考察中,他从不放过每一次调查的良机,同当地百姓在大树下、古庙里、河岸边屈膝席地谈心。他从江淮一带了解到,盐商不仅在盐里掺泥沙,还囤积居奇偷逃国税,加上盐税繁苛,盐价偏高,许多百姓因买不起盐而淡食。他特意会见广东都督、司道府县及盐官,坚决纠正劣绅包办粤盐坑国榨民的流弊。经过半年时间考察后,他拟出对“商苦利薄、民苦食贵、私盐乘之”的对策,上书对盐政管理实行“一事权,明法令”,将盐务用人行政集权中央。此后各省专设盐官,并增设奉天盐运使、四川盐运使和山西省北盐务总局,改盐政处为盐政院,任晏安澜为提调,旋任盐政院丞。
至宣统二年,安澜为国拟出综收价、并局所、严巡缉、定引界、清残纲、征关盐之法,在全国推行后,盐价便宜了一半。淮北十四州人民欢欣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