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夫妻九华山下发羊财
文章字数:1397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在柞水县红岩寺镇红安村九华山下,春风轻拂、桃红柳绿,不时传来牧羊人的吆喝声和波尔山羊的叫声,这是大学生牟玉坤在吆喝自己的羊群。
今年31岁的牟玉坤,2009年在西安昆仑技校高级镗工毕业。获得高级铣工证,毕业后在陕西周德干镗工一年,后到美资企业美光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工作,月收入5000余元。2013年夏天,他回家行人情时,和堂兄到九华山游玩,放眼望去,九华山下绿草葱葱,拥有广阔的草木资源,这里没有工厂,蓝天碧水、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好,是养殖的理想场地。回到单位,他毫不犹豫地辞掉工作,想回家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回到老家,他把自己的梦想告诉了大伯欧阳泽海(红安村支部书记),大伯坚决反对,告诉他,“养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资金、技术、场地、草场,近几年羊肉市场不景气,利润低、风险大,要仔细斟酌。”他告诉大伯,资金我有一点积累,不够以后再想办法,技术现养现学,可慢慢积累经验,场地可以租用,草地九华山四周有1000多亩,养1000只羊不成问题,并从羊肉的价格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谋划出一套养殖模式。得到大伯的同意,他就开始租用贫困户的山坡地、撂荒地建羊舍,第一次购回60只价值6万多元的山羊。饲养几个月后,山羊不适应九华山上高寒气候,加上没有及时打疫苗,损失过半。牟玉坤请来专家查看羊舍和周围气候条件,认为这个品种不适合高寒山区饲养,应尽快将余下的山羊卖掉,另换品种。
面对困境,大伙都劝他收手,可大伯对他说:“认准的事,不要灰心,哪里跌倒哪里爬,多读书、多请教、查资料,全面掌握养羊技术,因地制宜,科学养殖,资金不够,我给帮助。”大伯的话如同暖流涌上心头,让站在十字路口的牟玉坤勇气倍增。
几个月过去了,牟玉坤都没有回家,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正在苏宁电器公司上班的妻子张先知来看他。得知丈夫的艰辛,就决定与丈夫一块儿养羊,相互有个照应。
得到妻子的支持,他更有信心了。2014年初上羊200多只,年底发展到400余只。除过成本,纯利润4万余元。这年底,他成立志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50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合作社现有场房2500平方米,库房300平方米,青储窖70立方米。2016年羊存栏1000只,出栏800多只,年收入100万元,净利润40万元。
目前,合作社采取奶山羊做母羊,波尔山羊做父本,利用奶山羊奶水充足体型大及波尔山羊出肉率高的特点进行杂交,拥有羔羊初生重、大,成活率高,生长快的优点,圈养与散养相结合,有利于各期羊的饲养管理,有效提高了羔羊成活率及养殖的成长速度。
合作社积极响应扶贫攻坚产业扶贫政策,主动吸纳贫困户入社,与贫困户签订合作养殖协议,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养殖模式,制定“借羔返羊”产业脱贫扶持方式,年初将健康健壮的羔羊分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饲养,年底按市场价回收,将贫困户养羊的市场风险降到最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贫困户的荒山草场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不仅能降低贫困户的养殖风险与养殖成本,还能解决农户的销售难题,同时参与合作社的管理与年底利润分红。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一只羔羊300元的价格,帮助贫困户买羔羊回来代养,合作社保证成活率,死亡合作社赔付,年底统一销售后给贫困户每只羊回报50元,再加上国家扶贫给贫困户每只补贴200元,贫困户可以拿到250元纯利润。不劳动、不操心、不担风险,连本带利得到550元。目前,合作社带动周边15户贫困户养殖,年销售成羊300只,户均增收1.4万元。(南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