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以求成良医
文章字数:2881
文/图 记者 王涛
王应立,1953年出生于洛南四皓镇;1972年高中毕业,回到当地做赤脚医生;1973年当兵;1977年转干并考入第四军医大学;198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兰州军区总医院从事老年医学研究;1991年调往广州军区总医院任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项、医疗成果奖l项,著作1部。
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其沉静、智慧的目光,纯净入定,全神贯注,病人宛如接受长者的爱抚,药理与哲理潜移而至,心灵欣然感应。
王应立,洛南四皓人,从青春年少到迟滞暮年,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他热爱的中医药事业,无怨无悔。几十年来,对于他来说,无所谓春夏秋冬,也无所谓白天黑夜,始终做着同一件事情——“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他如同茫茫大海中高挂的一盏明灯,始终闪烁着光芒,散发着热量,默默地守护着百姓的生命健康。
结缘中医
初见王应立,是在《商洛人(2)》的发行仪式上,他作为这本书的收录者而受邀参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中不失军人的干练,知识渊博、为人热情,尽显儒者风范。
1953年,王应立出生在洛南县四皓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里因其境内的四皓山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南药王”之称的唐代京兆游医韦善俊祠坐落于该镇药子岭上,成为后人祭祀的圣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似乎冥冥中注定,二十年以后的王应立继承了这片土地的灵气和先贤的遗志,走上了中医药研究日常的王应立除了著书立说、的道路。
王应立出生的年代正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蓬勃发展却又异常艰难。父亲每天要参加集体劳动,母亲带着兄妹6人艰难度日,家里的所有人每天只能喝着一碗菜疙瘩稀饭,年幼的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日日长大。
王应立十多岁的时候,父亲由于积劳成疾,一时间患病不起。眼看着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却没钱医治,懂事的王应立四处求医,却因为没钱屡屡碰壁。最后,他的孝心感动了邻村一位姓任的老中医,答应为他的父亲治病。看着父亲的病情日渐好转,年轻的王应立被神奇的中医吸引住了,立志要学习中医,也为当地百姓看病。
在为父亲治病的这段时间,王应立天天跟在老中医的身后请教,纠缠不过的老中医也为王应立的好学而感动,一边传授经验一边教他认识各种中药材。久而久之,邻居、同学谁家有个头疼脑热,都会请王应立开上药方,自己上山挖几副中药,效果立竿见影。而王应立也受到了乡亲们的尊敬,自己的医术也渐有长进。时间越久,王应立越感觉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术,他又拜访了当地一位擅长针灸的大夫,跟着他学习人体经络、针灸技法……
对于农村人来说,日久的勤劳耕作,牙疼、关节疼、肚子疼等病普发,王应立往往药到病除,针下立好,他也由衷地感到欣慰,觉得自己的坚守与付出是值得的。
军中求索
俗话说:“一招鲜桃李满园。”高中毕业的王应立,医术已经在当地赫赫有名。有了一技之长,吃喝不愁,但是王应立没有这样做,而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走上了当兵之路,开始了新的征程。
1972年,王应立高中毕业,回到大队当了一名赤脚医生,兼任大队的团委干部。由于医术精湛、工作踏实,当时公社的党委对其很重视,把他作为年轻干部培养并保送上大学。这些在别人眼里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他却没有应允,因为在他心里早就有了计划:响应国家的号召去当兵。1973年,王应立按照征兵要求进行了体检,一切都很顺利,可是最终并没有如愿以偿。后来他得知,是公社里的武装干部不愿意他走,想把他留住,作为生产大队的管理干部。第二年,他又去报名参军,这一次整个大队就他一个验收合格,没有办法,公社最终同意了他去当兵。在报名表的特长栏里,他填写了“中医”。
就这样,王应立走进了军营,被分配在陕西省独立师4团1营1连,在渭南富平庄里镇集训。20多天以后,部队的军医看他训练期间各方面表现不错,而且熟知卫生知识,推荐他到营里面的卫生所,做了一名卫生员。当时,全军只有他们营有中医药室,得天独厚的资源更是让他如饥似渴,刻苦钻研中医知识。白天,他和老卫生员一块背着水壶和馒头深入到铜川的大山里采药,晚上回到部队看书。两年之后,他的医术被团卫生队看中,请他在团里建立中医室。他也没有辜负团部领导期望,一边到长白山、大秦岭里采集中药,一边筹建中医药室,解决了团里缺少中医的难题。
“贴心、细心、耐心、专心、痴心、上心……”这是一名医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部队,王应立细心、真诚地对待每一名伤员,热情接待,迎进送出。一次,有位前来就医的战士大半天也没能讲明白病情,所带的就诊记录上面的字迹也已模糊不清,只能重新诊断检查,忙活了大半天才查明病因。王应立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暗下决心,要给战士建病历档案。用了近3年时间,王应立把所有战士就诊的原始记录、住院病历等信息一项一项地整理起来,并分类编号,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病历资料。
由于表现突出,工作踏实,王应立被团部领导看中,并被提干。1977年,高考恢复。当时整个陕西只有4个名额能上第四军医大学,而王应立所在的军分区只有1个名额,在团队领导的支持下,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第四军医大学。王应立知道,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人生的转折,因此他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大学里孜孜以求,结合自身的实践,对医学的理论、体系又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80年,王应立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兰州军区总医院,从事老年医学研究,专门给师以上老干部进行医疗保健。十年以后,他被调往广州军区总医院预防保健科任主任医师,逐步成长为该学科带头人。
博采众家考古酌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王应立看来,中医学是一门独特的科学,其独有的理论体系使得古人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要想继承和发扬中医学,苦读中医典籍、专心研究必不可少。也因此,几十年来,他一面刻苦钻研中医药知识,一方面编著书籍,博采众家,考古酌今。
如何提高健康保健水平、如何延年益寿,如今已经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话题之一。为了将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多年来,王应立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主编和参编《实用临床内科诊断治疗学》《临床合理用药指南》《临床常见疾病治疗手册》《实用军人心理学》《和谐心理健康人生》《老年医疗保健必备》《健康哲理》《性健康了才健康》等多部医学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这些书籍和论文内容科学,观点新颖,可读性强,适合大众阅读,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群在日常保健活动中参考。
王应立在搞科研的同时,更注重亲身实践,为百姓服务。几十年来,不管是下连队还是走基层,他总不忘随身携带处方筏,以便随时能够开处方。每年休假,他都会深入偏远山区做健康调查,而且经常免费为来自农村的困难病人看病。清明节期间,王应立回到洛南老家,两天时间就开了两本处方。周围的乡亲听说他回来了,都围在他家,请他诊断,他都不收一分钱。用他的话说:“部队把我培养出来,就是为大家服务的!”临走之时,乡亲们提着土鸡蛋相送,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踏遍青山不下征鞍。”2016年,王应立退休后又被返聘回广州军区总医院。守着不变的初心,他一路前行,奉献着自己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