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人富了不算富”
文/图 记者 刘婷
文章字数:909
索志恒正在地里劳作
   
  (作者 刘婷)
   索志恒是个致富带头人,他认为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如果能带动全村的乡亲走上致富路,那才算真的富了。
  索志恒今年48岁,是丹凤县土门镇长沙沟村村支书。他不善言辞,但是一提起村上的发展如数家珍。索志恒过去干过修理工,去外地包过工程。他看到村上群众大多过着苦日子贫富不均,2000年毅然回到村上种魔芋、板蓝根,2002年试种黄姜挣钱后,从200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黄姜,同时带动乡亲们发展黄姜产业。连着7个月,索志恒每天从外地拉回来一车两吨黄姜种,分发给乡亲们。等到黄姜成熟的时候,乡亲们给索志恒归还相应的黄姜种也行,还钱也行,由乡亲们自主选择。连续发展了三年黄姜产业,村上的群众腰包都鼓了起来。随后,索志恒又开始种植金银花,成熟季节雇佣当地剩余劳力摘花,帮扶了不少贫困户。
  2012年索志恒在村上当了村文书,2014年被选举为村支书。一上任,索志恒首先解决吃水问题。他积极联系水务局争取项目,自己买回仪器测量水源,保证全村都吃上干净的水。看到村上的河堤没有加固,存在安全隐患,索志恒见缝插针,跑上级,找领导,争取到700多万元,重新修砌河堤。要致富必须发展产业,索志恒果断决策,在村上发展125亩樱桃园,考虑到樱桃挂果得三四年时间,他又探索出长短结合的致富模式,在樱桃地里套种大蒜和蒜苗。去年栽植1000多斤蒜种,到年底收获1万多斤蒜苗,全村增收3万多元钱。今年又套种了许多蒜苔和蒜,预计收获季节,仅大蒜一项毛收入就能达到120万元。同时,他还动员群众发展33万袋代料香菇,去年增收165万元。去年底,全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8000元以上。今年,索志恒对村上的产业作了规划,种植了130亩连翘,这是为发展中华蜂解决蜜源问题,实现一举两得。
  索志恒发现邻村的产业有香椿、大枣、樱桃,但是都没有储存机械,只能应季供应,这样产品附加值低。他准备向上争取项目,在村上建立气调库,为全镇的农产品储存保驾护航,同时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实现效益归互助资金协会的贫困户所有。索志恒还积极联系在外务工人员魏涛,动员他回乡办农家乐,同时在村上发展土鸡、黑猪、羊等产业,确保为农家乐提供优质食材。
  索志恒说:“我不图别的,就是想为村上干点实事情,确保村上的群众过上好日子,逐步实现小康的目标。”